最近幾年,“資本寒冬”是生物醫藥行業里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
而在這凜冬之際,處于小眾賽道上的核醫藥卻跑出了一條上揚的曲線,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
一個數據相當搶眼:在創新藥產業融資普遍遇冷的背景下,2023年約有18家核藥企業獲得融資,總金額突破60億美元。
在國內,原本“籍籍無名”的核藥產業也開始走進資本的聚光燈,迎來了難得的曙光。
據統計,2023年至2024年,約有17家國內核藥企業完成融資。其中,2023年7月,先通醫藥獲得超11億元融資,成為當年中國國內醫療健康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
我還注意到,作為國內創新核藥的領軍企業,先通醫藥在無錫亦有落子,其全資子公司江蘇先通醫藥有限公司就坐落在無錫高新區。
而與此同時,一批核藥企業也不約而同地聚集在此。
無錫高新區,怎么就闖出了一支核藥“奇兵”?
01.
核藥有多火?
先來說說核藥是什么。
核藥,又稱核素藥物、放射性藥物,是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可供疾病診斷和治療的一類特殊藥物。
核藥通常由放射性同位素搭配特定的“靶向分子”組成,其中,“靶向分子”負責將放射性同位素輸送至特定器官、組織或細胞,同時,利用核素的輻射特性,達到標記病灶和殺傷腫瘤的作用。
生活中很多人談“核”色變,但實際上與核藥緊密相關的核醫藥已經默默發展了上百年。
自從19世紀末倫琴發現X射線、居里夫人發現鐳和釙以來,放射性療法就發展成為人類對抗癌癥的治療方法之一。
早在1905年,居里夫人就使用鐳針進行了第一例放射性同位素插入治療。
1946年,約翰?勞什敏團隊首次成功將放射性物質注射到人體內治療腫瘤。
1950年,雅培推出第一種商業放射性藥I131人體血清蛋白,開啟了放射性藥物進入醫療市場的先河。
1970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逐步撤銷對放射性藥物的豁免,并開始將其作為藥物進行監管,這使得放射性藥物的監管步入正軌。
經過數十年的不斷發展、開發迭代,如今核藥已經成為人類對抗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
當前,根據功能的不同,核藥可以分為診斷類核藥和治療類核藥。
診斷類核藥主要用于醫學影像學檢查,幫助醫生發現病變和診斷疾病。
患者口服或注射服用放射性藥物后,醫師通過特殊設備探測放射性同位素發出的輻射,就可以大致確認病灶的位置、形態、代謝等情況,也是目前幾乎所有醫學診斷技術中唯一能實現活體代謝過程功能顯像的技術。
治療類核藥,是將放射性同位素選擇性地運輸到病變位置,利用射線對病變細胞產生的電離輻射生物效應,對病變組織或細胞產生殺傷作用。
更通俗地講,治療類核藥就像搭載了核武器的彈道導彈,把“核彈頭”核素安裝在相應載體上,通過血液循環,精準命中腫瘤細胞的靶點,利用核素產生的射線能量將其徹底摧毀。
過程中不僅不會損傷其他健康組織,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耐藥性。
當下最熱門的RDC藥物,則是集診療于一體,在同一種靶向載體上搭配診斷性核素和治療性核素,在發現病灶的同時及時消滅腫瘤細胞,極大提升了效率。這也是臨床實操當中唯一能夠實現診療一體化的藥物。
擁有如此顯著的臨床優勢,核藥賽道的火爆也就情有可原。
并且,這還是一片市場前景廣闊的藍海。
數據顯示,全球核醫藥市場將從2023年126億美元增長到2029年底的210億美元,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8%。
最近幾年,海外頭部藥企也在加速布局核藥賽道,包括拜耳、諾華、禮來、阿斯利康等海外頭部藥企,都在重金收購創新核藥和公司,金額動輒數十億美元。
而更牽動資本神經的,是跨國醫藥龍頭諾華旗下的兩款RDC核藥產品,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Lutathera和前列腺癌的Pluvicto,賣出了遠超預期的行情。
其中,以治療前列腺癌為主的核藥Pluvicto于2022年上市,當年即賣出2.7億美元。在供應極為緊張的情況下,2023年全年銷售額達到9.8億美元,距離“十億美元分子”的目標僅一步之遙。
2024年,Pluvicto銷售額突破了13.92億美元,同比增長42%,成為全球首款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的核藥產品。另一款核藥Lutathera也賣出了7.24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兩款核藥總收入21.16億美元。
華爾街預計,Pluvicto的銷售峰值將達到60億美元。
上市第三年即成為年銷售額破10億美元的“重磅炸彈”藥物,一鳴驚人的Pluvicto不僅讓諾華坐穩了核藥領域的龍頭,也讓更多藥企看到了核藥的商業潛力和市場價值,更加篤定地布局賽道。
根據機構數據,過去十年來,投入核藥領域的資金在2024年達到頂峰,2025年,賽道熱度大概率只升不降。
核藥產業,徹底燃起了一把大火。
02.
與時間賽跑
實事求是地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的核藥研發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
2021年官方發布的《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稱《規劃》)就指出——
國內核藥生產所需的醫用同位素,其中碘-131、鍶-89僅滿足國內20%的需求、镥-177僅滿足國內5%的需求,其他常用堆照同位素全部依賴國外進口。同時,國內核藥研發進展相對緩慢,創新藥物缺乏,臨床使用的還是以國外的仿制藥為主。
為何核藥研發這么難突破?
事實上,核藥研發不但門檻很高,而且處處是門檻。
一方面,由于同位素的放射性,核藥的研發、生產、經營都需要受到嚴格監管,復雜程度遠高于普通藥物。
另一方面,同位素還存在特定的半衰期、輻射自分解及不穩定等特性,對物流運輸的時效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
以最突出的同位素半衰期為例,每個同位素都有特定的半衰期時長,一旦達到半衰期,藥物的有效濃度就會大大減弱,核藥的“有效期”嚴格受限于半衰期。
對于診斷類核藥,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成像檢查,減少患者輻射暴露,半衰期只有短短十幾分鐘到幾個小時。這就要求核藥生產企業要有快速生產和運輸的能力,并且還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各項檢測和評估,難度可想而知。
哪怕是治療類核藥,為了持續地對病灶產生輻射殺傷,半衰期會相對更長一些,但平均也就十多天左右。
和普通藥物的保質期動輒以“年”計算相比,核藥顯得相當特殊。
因此,核藥通常都是按需就近進行生產,一套完整的核藥生產鏈,一般只會輻射周邊一定范圍的醫院。
歸根結底,這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產業。
而面對核藥領域的重重門檻,國內已經默默邁出了追趕的步伐。
2021年,國家層面的“發令槍”打響:
《規劃》提出,要從優化產業政策、健全監管體系、加強人才培養三個角度提供保障措施。到2025年,一批醫用同位素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并根據市場需求,適時啟動建設1-2座醫用同位素專用生產堆,實現常用醫用同位素的穩定自主供應;到2035年,在充分保障我國人民健康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醫用同位素“走出去”。
而在產業端,中國同輻、遠大醫藥、東誠藥業、先通醫藥等一眾核藥企業已經率先開跑,多條診斷類及治療類核藥管線已經進入臨床階段,覆蓋腫瘤、心血管、內分泌、神經系統等多個領域。
在這其中,就有一群來自無錫高新區的身影。
有沖鋒在核藥研發一線,專注于創新核藥研發的藥企——
無錫諾宇醫藥,公司先后完成了多個重大疾病領域中幾十個靶點篩選及開發策略驗證工作。除了已進入IND申報管線的PCC項目外,公司在至少2個突破性的新藥開發策略方面獲得完美的驗證數據,有望替代當前產業最流行的ADC和ARC類藥物。
有提供CRO服務及檢測分析平臺的技術服務型企業——
無錫賽賦國通醫藥技術有限公司,擁有中國首家民營企業級放射性GLP實驗室、無錫首家從事核藥非臨床評價的實驗基地。可提供從生產到非臨床和臨床的放射性藥物一體化生產研發技術服務(CR/DMO)。
無錫觀合醫學檢驗所,提供全面的生物分析和核藥實驗室服務,涵蓋常規檢測、生物分析(PK/PD)、病理和分子病理等關鍵領域,正在打造。同時還提供核藥臨床研究一站式服務,包括輻射劑量學、PK方法和檢測、運營支持以及臨床研究能力提升和公益培訓。
有掌握核藥銷售經營經驗的核藥經營企業——
江蘇先通醫藥有限公司,作為先通集團旗下唯一的放射性藥品經營企業,不僅代理銷售集團內上市的所有放射性藥品,還將代理銷售其他國內外知名企業生產的放射性藥品。
此外,在無錫還有一個核醫學水平超高的臨床專科——江南大學附屬醫院核醫學科,作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江大核醫學科現已成為一個以核素檢查、治療為特色,擁有大型先進設備及優秀團隊的集醫療、科研、教學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科室。
以及一個重量級的核藥研究所——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致力于核藥的創新開發,建有國家衛生健康委核醫學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的診斷用放射性藥物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該所診斷類放射性藥物配套藥物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70%,穩居第一。
從核藥研發、技術服務、檢測分析、臨床實驗、銷售運營到臨床應用,無錫已經悄然打通了核藥的全產業鏈條,在上游核素供應環節,也有貝塔醫療、中科稀土醫用同位素項目等提供支持。
而在這條“核鏈”中,無錫高新區是當之無愧的“核心板塊”:江蘇先通醫藥、無錫賽賦國通落地于無錫高新區;無錫諾宇醫藥、無錫觀合醫學檢驗所則扎根在高新區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
翻看產業發展的歷史,無錫高新區發展核藥產業的時間并不長,卻在短短幾年內牽引出一條核藥產業鏈。
03.
與核藥共舞
從培育產業的角度來看,早期一些相關企業的落地,往往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話固然有一定道理,不過我認為,這還不只是“無心插柳”那么簡單。
在同一個板塊,有一兩家專攻相同領域的企業落戶可能是“巧合”,但能夠聚集起一群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那么這個板塊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首先是交通。
在地圖上以無錫為中心,三百公里畫個圓,你會發現這座城市正好處于長三角的中心區域, 從無錫駕車出發,前往南京、上海、杭州的時間,都在2.5個小時左右。
對于運輸時效性要求極高的核藥生產企業而言,無錫高新區的地理位置可謂極佳,正好覆蓋了長三角多數城市,在這里生產的核藥,能夠順利對接到南京、上海、杭州等重要樞紐城市的醫療需求。
也正是看中了無錫的地理區位優勢,先通醫藥選擇在無錫高新區創辦全資子公司江蘇先通醫藥,負責集團唯一的核藥代理銷售業務。
其次是效率。
專業人士向我透露,不僅核藥自身具有輻射性,患者在口服或注射核藥后,其血液樣本、排泄物樣本當中也都帶有輻射性。因此在核藥研發和樣本檢測過程中,包括存放、運輸、檢測、經營等環節,都需要有嚴格的資質監管。
要想申報下來相關的資質,門檻也相當高,當中涉及到實驗場地的設計規劃、防護設備的檢測配備、專業人員的管理培訓,還要形成一套相應的安防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無錫高新區在這方面可謂是“火力全開”,全力輔助企業申辦相關的手續。
以輻射安全許可證為例,有了這張證,企業才能合法合規地開展相關核藥實驗和檢測。
無錫觀合醫藥,從提交材料到獲批公示,前后只花了不到兩個月時間,為企業快速切入核藥賽道,搭建核藥檢測平臺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間。
江蘇先通醫藥,2023年5月落地無錫高新區,8月份就獲批輻安證。2024年8月,公司還順利獲得江蘇省首張《放射性藥品經營許可證》。
這樣的審批速度和效率,讓很多業內企業都感到羨慕。
效率背后,我看到的是無錫高新區的魄力和膽識。
面對核藥及其核醫學,很多地方管理部門缺乏正確看待的意識,常常會“談核色變”。對相關企業的落地猶豫不決,對實驗場所實施過高的標準,導致核醫學科建設成本居高不下、防護材料過度使用等問題。
并且在制度規劃、資質申請、設施搭建等過程中,必定牽涉到多個部門的協調合作,一個部門“亮紅燈”,核藥發展的步伐就很可能停下來。
對待有風險的產業,“亮紅燈”很容易,“亮綠燈”很難,更難的是能“亮一路綠燈”。
無錫高新區不僅敢亮綠燈,還精準地把一群企業聚集成產業鏈,不斷完善著核藥研發生態圈。
就拿針對核藥研發所需的臨床檢測來說,高新區招引的無錫觀合醫藥正好能為企業提供所需的檢測,并配套有一系列的技術服務支持;而在與其他企業以及江大核醫學科等開展合作的過程中,觀合醫藥又能從一線的臨床實驗和操作當中,快速學習到與核藥應用相關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推動公司業務的成熟。
因此,與其說高新區“與核藥共舞”,倒不如說:
無錫高新區正為核藥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產業,打造一個足夠被看見的舞臺。
近期熱門文章推薦
回復關鍵詞閱讀
- 無錫的精華,都被央視春晚整明白了(關鍵詞:央視春晚)
常熟造的“外貿神器”,讓中國小商家腰桿挺起來(關鍵詞:常熟外貿神器)
阿滿百香雞大戰紫燕百味雞,為何選擇南京(關鍵詞:紫燕百味雞)
年吞吐量剛破千萬的碩放機場,拿什么追趕樟宜機場?(關鍵詞:碩放機場)
一個研究院,默默給無錫“孵化”150多家高新企業(關鍵詞: 研究院 )
浙江非網紅小縣城,正在悶聲發大財(關鍵詞:浙江小縣城)
- 揚州毛絨玩具賣家做跨境,靠一個創意狂賺美金(關鍵詞:毛絨玩具)
- 如果不是蘇州這個園區,中國自動駕駛第一股可能要晚來兩年(關鍵詞:蘇州園區)
再一次被蘇南的鄉村震驚了(關鍵詞:蘇南鄉村)
南通出事,問題可能在豬身上(關鍵詞:南通)
一支穿云箭,中國創新藥出海千軍萬馬來相見(關鍵詞:創新藥出海)
上海嘉定看著臨港,眼里滿是自己年輕的模樣(關鍵詞:上海嘉定)
常州龍頭200億砸向淮安,這個全球第一穩了(關鍵詞:常州龍頭)
復活的蘇州,焦灼的東莞(關鍵詞:東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