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又一次讓我有了頓悟。
我在看關于Deepseek的相關報道,看到這樣一段描述:“DeepSeek在模型開發過程中并沒有繞開英偉達的CUDA框架,只是采用更低層次的編程語言,對底層硬件實現更精細的控制。”
我問Deepseek,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它給我做了一個比喻:
想象CUDA框架就像汽車的自動擋模式——它幫你自動處理換擋、離合等復雜操作,讓駕駛變得簡單但不夠靈活。而DeepSeek選擇的是手動擋模式:雖然同樣使用汽車(CUDA框架),但通過自己控制換擋時機和油門深度(低層編程),實現了更精準的操控和更極致的性能。
我的理解是:因為用了更底層的方法,實現了更精準的控制,所以大幅了提高效率。
這讓我想到了學習這件事。
我常說:現在的大班教學、集中授課的方式,太落后了,是不得已的辦法。所以其實無論是上課,還是作業,甚至考試,很多教學行為都是很低效的。無法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所以必然有很多動作都是冗余的。
現在我更加能夠理解,為什么學霸都在超前學?不是因為超前學能夠提高考試分數,而是學校進度太慢了,不適合一些學生的求學需求。
反過來說,為什么教學進度太快不是好事。因為如果大多數學生都沒聽懂,都是囫圇吞棗的過去了,就需要更多的時間返工、刷題、改錯。
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才能讓自己每一次努力都有收獲。太快不行,太慢也不好,都是效率低、效果差。
要想大幅提高學習效率,就不能只在一些動作表面做文章。
比如,不能只盯住預習、復習、寫作業、記筆記等上面,也不能糾結于買什么課?買什么資料?買什么練習題?你應該關注更多的底層能力,這些能力有可能大幅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自學的能力,自學的方法。我為什么特別強調《學習高手100講》和《最簡版英語語法》課程要優先學習,因為這些是學習的方法,是學習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只有掌握了更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大幅提高學習效率。
再比如,成長型心態,又是所有方法的底層基石。刻意練習、重做錯題、提取練習、費曼學習法等,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但是,如果你沒有成長型心態,怕輸、怕錯、怕難、怕繁,你任何一個方法都不可能學會,也根本用不好。
我的《學習高手100講》,第1講是整體介紹,第2講是《》,第3講是《》,第4講是《》……這些都是學習的基石,但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都會忽略。
越是觸及本質的思考,越有力量,越能夠影響和改變你的行為,進而大幅改變學習效果。
打個比方:知道等差數列公式的學生,可以口算出1+2+3……+100的結果,而不知道的學生只會一個一個算,又費時又容易錯。
所以,在學校到底學什么?不是囤積知識,不是往你的記憶內存中復制文件,而是學習“學習的方法”,升級你的操作系統。當你擁有了更高維度的認知,更深的洞見,更廣的視野,你以后再面對新問題新情況的時候,也能快速學習,自己找到解決辦法。
高維認知,底層能力,這才是受益終身的財富和本領。
洞悉本質的人,和淺嘗輒止的人,注定有不同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