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運河穿城而過,如同城市的生命線。架于其上的座座橋梁,成為市民每天生活的必經之處。清晨,上班族腳步匆匆,在橋上奔赴新一天;傍晚,老人們踱步其間,悠閑欣賞運河景致。
這些橋,默默串聯起城市的角角落落,是揚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紐帶。最近,一則關于運河上兩座大橋即將翻新的消息,備受關注。
最新消息
兩座大橋啟動整治!
2025年的春風拂過運河水面,揚州迎來了兩座重要橋梁的 "煥新計劃"。
記者3月6日從建設部門了解到,針對儀揚河大橋和揚州運河大橋存在的隱患,揚州市今年啟動整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由于投用時間長,揚子江南路儀揚河大橋南北兩端路面存在“跳車”現象。整治將對橋臺沉降段進行聚合物注漿加固,增設橋頭搭板等,重新鋪設水穩和瀝青面層,調整沉降范圍橋梁接線縱坡,消除橋頭“跳車”隱患,同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并對橋下空間實施整治提升。
而承載著揚州人60多年記憶的揚州運河大橋,雖已啟動翻建前期工作,但實質性翻建還沒有定下時間表。針對大橋存在的問題,需對橋梁結構進行加固維修,同步增設完善橋梁防撞護欄、設置限高門架等,確保揚州大橋翻建前的安全運行。
實探揚州運河大橋
承載歲月的交通脊梁
揚州運河大橋始建于1959年,全長194.06米,橋高18米,在當時可是創下了三項全國之最。
它是內河首座以 “運河” 命名的公路橋,也是首座采用空腹式鋼筋混凝土拱橋結構的橋梁,更是首座實現橋下通航與橋上通車立體交通的樞紐。
到了1982年,還完成了一項了不起的擴建工程,原橋墩以上部分及空圓弧形鋼制分力拱被整體遷移至寶應縣運河大橋,在國內橋梁整體遷移方面開了先河。
多年來,它不僅是G328國道的關鍵節點,更是揚州主城區與江都區之間重要的連接通道,承載著巨大的交通流量,見證了揚州城市的發展變遷,對揚州來說意義非凡。
如今實地探訪揚州運河大橋,能看到它雖然歷經歲月洗禮,但依然車水馬龍,繁忙依舊。橋體表面能瞧見一些歲月留下的痕跡,不過整體還算堅固。
橋面上,各種車輛來來往往,行人也穿梭其中,運河里,船只一艘接著一艘,有序航行。不難看出,這座橋在揚州的交通體系里,仍舊占據著重要位置。
在2020年,揚州運河大橋進行過一次翻修。那時,橋身被腳手架包裹得嚴嚴實實,工人們忙著對橋體進行全面檢查與維修。
當時橋底不少混凝土出現脫落,鋼筋也有銹蝕情況,好在經過那次精心翻修,橋體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重新恢復了活力,繼續為大家服務。
▲2020年翻修場景
在采訪過程中,不少市民都表達了對揚州運河大橋深厚的感情。
老周曾在橋東經營雜貨店多年,他說他爺爺當年參與了這座橋的建設,小時候常聽他講建橋的故事。“這座橋就像我們家的一位老長輩,見證了幾代人的生活。”
揚州的橋
大運河上的文化珠鏈
揚州的運河水系上,分布著許多形態各異的橋梁。有許多像揚州運河大橋、華揚大橋這樣新時代的橋梁代表,還有如渡江橋、徐凝門橋這些古樸、歷史悠久的橋。
這些橋梁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文化載體,見證著運河風情。
運河上的橋,星羅棋布,鉤織了一幅別樣的景象:時而煙雨迷離,時而空闊綺麗,隨著穿街入巷的河水,蕩滌著每個揚州人的心田。這些橋橫跨在寬窄不一的運河兩岸,就像散落的遺珠,點綴著悠遠的長河。
在任意一座運河的橋上,“潮平兩岸闊”的盛景,總能一覽無余。橋兩邊,一面是柴米油鹽的生活,一面是南來北往的繁華。
▲左右滑動查看揚州的橋
揚州運河大橋這座即將迎來新生的老橋,如同一位智慧的長者,將帶著半個世紀的記憶,繼續擺渡著城市的未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越多越多像揚州大橋這樣久經歲月的大橋需要修繕才能繼續完成它的使命,也有更多的新大橋騰空橫架,承擔起未來多方位的需求。
這些橋,守護著歷史的印記,連接著兩岸揚州人的情感與生活,更是見證著這座城市瞬息萬變的迅猛發展。
來源:名稱揚州網
推薦閱讀(點擊藍色字體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