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
鐵甲逶迤三百里,鋼雨傾盆一瞬間。
任爾蘇沃洛夫術,難敵硅芯電子眼!
卻說俄軍北線集群,自切爾尼戈夫南下,鐵甲洪流延綿六十四公里,坦克、步戰車、油罐車首尾相銜,恰似巨蟒橫亙基輔北郊。此乃俄近衛第1坦克集團軍主力,麾下T-90M“突破3”主戰坦克兩百余輛,輔以BMPT“終結者”火力支援車,浩浩蕩蕩欲直插基輔心臟。俄軍總參原擬效蘇沃洛夫“閃電突擊”之策,三日破城,然烏軍化整為零,以村落為壘、林地為屏,層層遲滯。裝甲縱隊行至伊萬基夫鎮外,忽聞"轟隆"巨響,首車觸發烏軍預設反坦克雷。工兵中校德米特里急率排爆隊前出,卻見雪地下埋著農用拖拉機改裝的電磁干擾器,俄軍掃雷設備盡數失靈。此時林中"標槍"導彈破空而至,三輛步戰車頓成火球。烏軍第112國土防衛營上士瓦西里率民兵小隊,身披雪地偽裝網,以民用無人機指引炮擊,俄軍前鋒困于雷區進退維谷。至2月28日,裝甲縱隊困于伊萬基夫至德米特里夫卡一線,燃油告急,彈藥匱乏,攻勢漸頹。近衛第1坦克集團軍先鋒T-90M"突破3"主戰坦克,履帶碾碎凍土,車長列昂尼德上尉掀開艙蓋,望見公路兩側白樺林間寒鴉驚飛,忽覺脊背發涼——此景與三日前奇襲安東諾夫機場何其相似!彼時空降兵折戟處,如今殘破的安-225運輸機殘骸仍斜插跑道,烏軍第4快反旅死守航站樓,俄軍雖占機場卻難起降運輸機,徒留鋼鐵廢墟見證首戰之憾。
克里姆林宮地下指揮所內,普京面沉似水,指尖劃過電子沙盤上蜿蜒的俄軍補給線。國防部長紹伊古急報:“北線油料僅夠維持48小時,若后勤不繼,恐重演1941年冬德軍凍斃之禍!”普京冷然道:“令空天軍全天候護航,車臣特戰旅前出清剿伏兵,72小時內必抵基輔!”然俄軍電子戰系統“克拉蘇哈”雖屏蔽烏軍通訊,卻難阻北約“星鏈”衛星實時監控,俄軍動向盡在烏統帥部掌握。
當夜,月黑風高,烏軍第73特種作戰中心(綽號“幽靈旅”)中校瓦列里·科瓦爾,親率百名精銳,攜英制NLAW反坦克導彈、美制“標槍”潛入俄軍后方。此部皆著雪地迷彩,面涂黑炭,口銜木片,踏滑雪板悄行于林間。科瓦爾早年服役于頓巴斯,熟知俄軍補給規律,專挑油罐車隊護衛薄弱時下手。
至凌晨三時,俄軍第1472后勤營車隊行經T-10-12公路,油罐車駕駛員尼古拉嚼著口香糖,忽見導航屏幕亂碼——此乃烏軍"幽靈旅"施放GPS干擾。科瓦爾伏于山脊,夜視鏡中俄軍車隊如熒光長蛇,首車插紅旗,心知此為指揮官座駕,遂令狙擊手葉夫根尼先發制人。只聽“砰”然一聲,俄軍少校額間綻血,車隊驟亂。烏軍趁勢四起,NLAW導彈破空呼嘯,專攻油罐車薄弱側甲。但見火龍騰空,燃油傾瀉,火海綿延三里,映紅夜空。俄軍護衛車隊倉促反擊,卻被預設IED炸斷退路。烏軍以俄軍尸體為盾,抵近投擲溫壓手雷。車臣特戰兵阿赫瑪特剛躍出艙門,即被烏軍工兵謝爾蓋飛身鎖喉,兩人纏斗墜入火海。烈焰映照下,科瓦爾率殘部滑雪遁入林海,俄軍追兵觸發預設IED,又折兩輛虎式裝甲車。
此一役,焚毀俄軍油罐車32輛、彈藥車15輛,斃敵二百余,北線俄軍燃油存量驟降七成。
翌日拂曉,烏軍總參作戰室內,總司令扎盧日內凝視“星鏈”傳回的實時影像:俄軍于切爾諾貝利地區設立臨時補給樞紐,露天堆積如山彈藥,防空系統尚未完全展開。扎盧日內撫掌大笑:“天賜良機,當請‘海馬斯’顯威!”
美援M142“海馬斯”火箭炮此時方抵烏三日,藏于基輔西郊密林。此炮射程80公里,配M31衛星制導火箭彈,圓概率誤差不過一米。操作手皆為美軍緊急培訓之烏軍骨干,中尉奧列克西·馬爾琴科曾于亞利桑那州受訓,熟稔“火控-衛星-裝填”全流程。得令后,六輛“海馬斯”疾馳至預設陣地,30秒內完成定位裝填。 馬爾琴科緊盯觸控屏,北約遙感數據如瀑布流瀉。"海馬斯"火箭炮昂首指天,衛星制導模塊完成最后校驗。隨著"發射"指令,十八枚M31火箭彈呼嘯升空,俄軍切爾諾貝利補給站頓成煉獄。彈藥殉爆沖擊波震碎三十里外民居玻璃,當年核事故隔離區的烏鴉再次驚飛,恍如末日重臨。俄軍第45工兵營長謝爾蓋·伊萬諾夫驚魂未定,電告上級:“七座倉庫盡毀,兩千噸彈藥化為烏有,運輸連全員玉碎!”
卻說莫斯科郊外俄軍前線指揮部內,車臣強人拉姆贊·卡德羅夫怒摔電臺,指斥電子戰部隊無能,聲如雷霆:“吾輩血戰格羅茲尼時,何曾受此硅片之辱!昔年巷戰短兵相接,刀鋒飲血,何需這般雕蟲小技!” 言罷,帳下眾將肅然,皆知此人性烈如火,麾下車臣兵悍勇冠絕三軍。
卡德羅夫者,車臣總統也,其父艾哈邁德·卡德羅夫曾助普京平定車臣叛亂,后遭暗殺身亡。小卡德羅夫承父遺志,手握“卡家軍”精銳,擁兵萬余,皆自幼習武,擅山地近戰,號“獸人軍團”。彼時普京急召,卡德羅夫即點兵三千,攜T-90坦克、BMP-3步戰車并“虎式”裝甲車,星夜馳援基輔北線。其部眾頭纏黑巾,胸佩雙狼徽章,高呼“安拉至上”,殺氣直沖霄漢。
然烏軍早有防備。車臣前鋒甫入伊爾平河畔,便遭烏軍第72機步旅女兵連伏擊。上尉安娜·舍普琴科率部以“標槍”導彈設伏,專攻車隊首尾。霎時火光四起,三輛“虎式”裝甲車化為廢鐵。卡德羅夫聞報大怒,親率衛隊沖鋒,手持PKM機槍掃射,喝道:“區區女流之輩焉能阻我!” 俄軍趁勢強渡,卻見河畔民居中八旬老翁彼得羅·科瓦連科以二戰反坦克槍突襲,竟擊穿BMP-3側甲,臨終猶笑呼:“此槍1943年獵虎于庫爾斯克,今再飲俄血!”
普京于克里姆林宮得悉戰況,急調空降兵馳援。然伊爾-76運輸機群方抵白俄,即遭烏軍“山毛櫸”防空系統攔截,兩架凌空爆炸,傘兵未及落地已殞命長空。卡德羅夫見狀,再遣精銳“阿赫馬特”特戰營迂回敵后。此營皆車臣百戰老兵,擅夜襲破襲,攜“柳葉刀”巡飛彈潛行林間,專獵烏軍“海馬斯”火箭炮。然北約“星鏈”衛星洞若觀火,烏軍得預警即轉移陣地,車臣兵屢撲空,反遭無人機群轟炸,折損百余人。
卡德羅夫怒極,連夜面謁普京,獻計曰:“當效格羅茲尼巷戰舊例,焚城斷路,逼其決戰!”普京默然未應,唯令軍工加速產“柳葉刀-3”無人機,專獵“海馬斯”。并調“克拉蘇哈”電子戰系統助陣。然烏軍以硅片為刃,星鏈為眼,俄軍鋼鐵洪流竟困于無形天網,卡德羅夫徒嘆:“昔年彎刀快馬,今竟敗于方寸芯片!”
正是:
車臣悍勇驚風雨,硅網無形縛蒼龍。
莫道冷兵輸熱甲,乾坤勝負在掌中!
俄軍困獸猶斗,近衛第4師師長格羅莫夫親率裝甲集群,強渡伊爾平河。烏軍第72機步旅上尉安娜·舍普琴科,率女兵連死守橋頭堡。眾女兵以“標槍”伏擊,擊毀T-90四輛,格羅莫夫座車履帶斷裂,棄車遁走。河畔民居內,八旬老翁彼得羅·科瓦連科,以二戰反坦克槍擊穿BMP-3側甲,臨終笑呼:“此槍1943年獵虎于庫爾斯克,今再飲俄血!”
安東諾夫機場方向,俄軍空降兵殘部困守貨運倉庫。少校伊戈爾試圖修復通訊,忽見窗外黑影閃動——烏軍無人機群攜莫洛托夫雞尾酒俯沖而下,點燃最后三架米-8直升機。地下管網中,烏軍工兵鋪設光纖竊聽設備,俄軍調動盡傳基輔。此消彼長間,北約"星鏈"衛星穿透"克拉蘇哈"電子迷霧,俄軍補給樞紐坐標實時顯于烏總參指揮屏。基輔城內,澤連斯基持槍巡視防線,見民眾以手機燈光為“星鏈”指引目標,慨然嘆曰:“昔以喜劇娛民,今領悲壯衛國。硅片雖小,可載民心!”
莫斯科總參部內,電子地圖上北線集群紅光盡黯。紹伊古頹然跌坐,想起七日前普京"三日飲馬第聶伯河"的豪言,此刻第聶伯河冰面倒映的,唯有殘破戰車與沖天濃煙。
正是:
鋼鐵雄師困泥沼,硅光一閃定乾坤。
莫道書生無膽氣,鍵盤亦可退萬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