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前言
全球范圍內,乳腺癌是女性癌癥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乳腺癌病例230萬,死亡68.5萬。更嚴峻的是,約50%的新確診患者年齡超過65歲。老年患者常伴隨虛弱、共病和多重用藥問題,治療難度顯著增加。傳統化療的高毒性讓許多醫生和患者望而卻步,而靶向治療的突破性進展——抗體藥物偶聯物(ADCs),正為這一群體帶來新希望。
ADCs憑借“精準制導”的設計理念,將靶向抗體與高效細胞毒性藥物結合,既能精準殺傷腫瘤,又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近年來,T-DM1、T-DXd、Sacituzumab Govitecan(SG)等ADCs在臨床試驗中表現亮眼,但老年患者的數據卻長期“隱身”。最近,Nature子刊《Breast》將深度解析ADCs在老年乳腺癌中的真實療效與安全性,揭開這一“沉默群體”的治療密碼。
01
老年患者數據揭秘
眾所周知,ADCs的核心在于“三位一體”結構:靶向抗體+連接子+載荷毒素。以HER2靶向的T-DXd為例,其藥物抗體比(DAR)高達8,遠超T-DM1的3.5,且具備“旁觀者效應”,可穿透細胞膜殺傷鄰近腫瘤細胞,即便HER2低表達也能起效。這種設計大幅提升了療效,同時降低全身毒性。
盡管老年患者在臨床試驗中占比不足25%,但現有數據仍傳遞出積極信號。
T-DM1-療效確切,老年患者警惕毒素累積
T-DM1是全球首個獲批的乳腺癌ADC藥物,通過將HER2抗體與微管抑制劑DM1結合,延長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期。關鍵試驗EMILIA和TH3RESA顯示,T-DM1相較傳統方案顯著改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然而,老年亞組分析發現,≥65歲患者的中位PFS和OS獲益趨勢弱于年輕群體,可能與毒性累積相關。
安全性方面,KAMILLA研究納入373例≥65歲患者,結果顯示老年組3級以上不良事件(如血小板減少、肝酶升高)發生率達42.9%,高于年輕患者的33.2%,且14.3%的老年患者因毒性停藥。提示臨床需密切監測肝功能及血液學指標,必要時調整劑量。
T-DXd:高效低毒,老年耐受性更優
新一代HER2靶向ADC藥物T-DXd憑借“旁觀者效應”和更高載藥量,展現出更優療效。DESTINY-Breast系列試驗匯總分析顯示,≥65歲患者接受T-DXd治療的中位PFS達16.8-25.1個月,OS延長至30.2-39.2個月,與年輕患者相當。也就是說即使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T-DXd的療效也呈現出積極的趨勢。
安全性上,老年組間質性肺病(ILD)發生率為17.5%,略高于年輕組(11.8%),但多為低級別。歐洲真實世界研究TREX-Old進一步驗證,70歲以上患者中僅11.1%出現輕度ILD,且通過劑量調整可有效管理。這表明T-DXd在老年人群中的風險收益比顯著優化,成為HER2陽性患者的優選方案。
TROP2靶向ADC
Sacituzumab Govitecan(SG)作為首個靶向TROP2的ADC藥物,在難治性三陰性和HR+/HER2-乳腺癌中表現亮眼。
ASCENT試驗針對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亞組分析發現,≥65歲患者接受SG治療的中位PFS達7.1個月(對照組2.4個月),OS延長至14.7個月(對照組8.9個月),客觀緩解率(ORR)高達45%,顯著優于年輕患者(ORR 28%)。TROPICS-02試驗中,HR+/HER2-老年患者的中位PFS為6.7個月(對照組3.5個月),OS達14.9個月(對照組10.1個月)。從療效數據中看,老年患者生存獲益更顯著,這一“逆齡優勢”可能與老年腫瘤生物學特征及SG的作用機制相關。
盡管療效突出,SG的毒性管理仍是難點。≥65歲患者中,75%發生3級以上不良事件,47%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17%因毒性停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UGT1A1基因多態性可能增加老年患者的血液學毒性風險,因此建議治療前進行基因檢測以優化劑量。
02
新興ADC表現情況
另外近年來新興的ADC中,榮昌生物的RC48也極具代表性。
針對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的回顧性研究顯示,PFS為5.9個月,ORR為29.6%,總體耐受性良好,但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27%)、白細胞減少(19%)和感覺減退(12%)較常見。盡管療效與奈拉替尼/卡培他濱方案相當,但樣本量小(中位年齡49歲,范圍34-83歲),老年患者數據匱乏,且療效較T-DXd(DESTINY-Breast01中ORR 60.9%)仍有差距。
新碼生物的ARX-788則是另一種靶向HER2的新型ADC,能夠將抗體與細胞毒性有效載荷AS269連接。一項2/3期試驗的中期分析顯示,其治療曲妥珠單抗耐藥患者的中位PFS達11.33個月(vs拉帕替尼+卡培他濱8.25個月),3-5級AE發生率與對照組相當,但獨特毒性包括視力模糊(18%)、干眼(15%)和輕度間質性肺病(ILD,6%)。血液學及胃腸毒性低于T-DM1/T-DXd,可能更適合老年或體弱患者,但缺乏年齡分層數據(試驗未公布中位年齡)。
除此之外,第一三共跟默沙東共同開發的HER3 ADC Patritumab Deruxtecan的1/2期試驗中,HER2陽性患者ORR達42.9%,中位PFS 11個月,OS 19.5個月,但73%患者出現≥3級AE(如中性粒細胞減少、腹瀉)。II期ICARUS-BREAST01研究顯示,HR+/HER2-患者部分緩解率28.6%,疾病穩定率53.6%,但12.5%因AE停藥。盡管入組年齡跨度大(28-82歲),但老年亞組安全性數據仍不明確。
03
未來方向—精準老年醫學
可以看到雖ADC藥物的發展為老年乳腺癌治療帶來革新,但老年群體代表性不足仍是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未來需從三方面突破:
精準化需求:需整合綜合老年評估(CGA)分層治療,開發基于炎癥指標(如IL-6)或軀體功能(FRAIL-B指數)的預測模型。
多學科管理:意大利“ADC Clinic”模式通過肺功能監測、藥物審查和康復計劃,使80歲以上患者治療完成率提升至78%,嚴重ILD發生率降低65%。
創新試驗設計:推進老年專屬試驗(如GAP70+),采用真實世界數據優化劑量策略,建立“分子分型-生理儲備-社會支持”三維決策框架,最終實現延長高質量生存的目標。
參考文獻
Bonotto M, De Pieri G, Esposto R, Lay L, Aprile G, Puglisi F, Minisini AM.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Breast. 2025 Feb 23;80:104428. doi: 10.1016/j.breast.2025.10442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020509.
公眾號內回復“ADC”或掃描下方圖片中的二維碼免費下載《抗體偶聯藥物:從基礎到臨床》的PDF格式電子書!
公眾號已建立“小藥說藥專業交流群”微信行業交流群以及讀者交流群,掃描下方小編二維碼加入,入行業群請主動告知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