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昨日,至永春一都采風。路過吳殊村,發現一座神秘的石構小廟。廟夠小,和一般土地廟無異,卻名之為 “ 墘兜宮 ”。 宮內供奉神靈為“ 都督大夫”,無神像,僅有香爐。問村民,皆不知 都督大夫 具體何神。
廟前刻有多字,如廟名“墘兜宮”,對聯為:“靈顕兜宮功實大,恩沾舒保福無疆。”落款為:“嘉慶乙丑年文蟲立”。廟內有一石爐,爐身刻有“敕封墘兜宮都督大夫正德十六年舒翁吳畬陳發能”等21字。
據村莊資料,吳殊村,又名吳畬村。
經研究石刻大致可得悉:一、墘兜宮至少明正德十六年即已修建,因爐身有相關紀年,捐爐人為舒翁與吳畬村陳發能。二、墘兜宮可能于清嘉慶重建,因廟前刻有紀年,重修者“文蟲”(建廟人自謙)。三、廟中供奉神靈為唐將雷萬春,傳雷萬春死后被唐肅宗封為“榮祿都督大夫”,成為類似張巡的忠烈神靈,同時,也被畬族雷姓視為亦祖亦神人物。
現有幾個謎團:一是作為民間信仰雷萬春在吳殊村的神職功能究竟為何?二是爐身石刻中的舒翁是誰?與廟前石刻中的舒保(地域名稱?)有何關系?
這座 墘兜宮堪稱 “世界上最小的雷萬春廟”!最為重要的是,它有石刻紀年,其歷史已超過五百年!
歡迎知情讀者提供更多的線索!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撰寫論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后臺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