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彭雪楓犧牲的消息后,毛主席悲痛欲絕。
1926 年 10 月,彭雪楓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4年后,他奉命奔赴井岡山。
彭雪楓剛加入紅軍不久,紅 5 軍便隨紅 3 軍團參與了第一次攻打長沙的戰役。
此戰中,彭雪楓率部率先登上長沙城,并沖入敵軍包圍圈,成功解救被圍的軍團政治機關,展現出卓越的指揮才能,受到軍團長彭德懷的嘉獎。
1932 年 8 月下旬,紅 2 師師長郭炳生對革命喪失信心,企圖誘騙不知情的紅 5 團指戰員臨陣脫逃、叛變投敵。
時任師政委的彭雪楓得知消息后,僅帶領 15 名戰士前去追趕。有人擔心他的安危,勸他多帶些人手,他卻表示:“帶人還是少而精為好。真遇到敵人,人少目標小,作戰靈活性更大?!?/p>
彭雪楓與 15 名戰士歷經 5 天 5 夜的追趕,終于追上郭炳生。在反復勸說無果后,彭雪楓對紅 5 團將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成功說服受蒙蔽的指戰員重返革命陣營,將損失降至最低限度。中革軍委為此授予他 “紅星獎章”。
四年以后,彭雪楓接受黨中央的任務,跑到山西去做抗日團結的工作。年初紅軍東征那會兒,閻錫山看到了紅軍的厲害之處,加上他也不喜歡蔣介石想把手伸進山西來,所以就答應讓他的外甥代表他去見彭雪楓,商量事情。
經過不懈努力,閻錫山最終同意紅軍在山西設立貿易貨棧,向陜北輸送民生物資,允許紅軍在太原設立秘密電臺,以便雙方高層及時溝通,同時達成雙方合作成立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的協定。
在隨后的 “西安事變” 中,彭雪楓不僅促使閻錫山保持中立,還在山西各界廣泛開展統戰工作,宣傳中共 “停止內戰,團結抗日” 的主張,擴大了黨的政治影響。
后來,在長征途中,彭雪楓再一次讓毛主席看到了他的戰斗指揮才能。特別是在遵義會議后,他率領紅十三團參加了攻打婁山關的戰役,這是遵義會議后的第一場勝利。
1935年2月,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紅軍在云南扎西進行整編。蔣介石調集40萬大軍,企圖對紅軍形成合圍。
在毛澤東的英明決策下,紅軍決定回師東進,再渡赤水,重占遵義。婁山關,作為川黔交通要沖的咽喉之地,是紅軍奪取遵義的關鍵。彭雪楓被任命為攻打婁山關的主將,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并迅速率領部隊向目標挺進。
在攻打婁山關的過程中,彭雪楓首先對地形進行了細致的勘察,然后決定采用巧妙的戰術:派出紅十三團的兩個營,分別對婁山關主峰點金山和點燈山進行正面強攻,以此吸引敵軍的注意力。
同時,他親自帶領另一支部隊,穿越布滿荊棘的密林,挑選了一條崎嶇陡峭的山道,從點金山的右翼繞行至敵軍背后。等他們臨近點金山側翼后方,意外發現山的背坡竟無敵軍把守。
彭雪楓當即下令,指揮戰士們以最快速度向點金山頂峰發起突擊,并順利占領了這一戰略要地。
隨后,他指揮后續包抄的戰士們奮力沖鋒,與正面戰場形成合圍之勢。經過長達10個小時的艱苦戰斗,彭雪楓終于率領紅十三團成功攻占了婁山關。這一勝利,不僅為紅軍打開了通往遵義的道路,更成為了長征以來的首個重大勝利。
在戰火中,彭雪楓遇到了自己的革命伴侶林穎。
1940 年,彭雪楓與林穎初次相遇。初次見面,彭雪楓身上獨有的沉穩大氣、堅毅果敢,瞬間吸引了林穎的目光,而彭雪楓也對林穎一見鐘情。
隨著工作上的頻繁接觸,二人對彼此的了解日漸深入。彭雪楓雖身為部隊高級將領,卻毫無高高在上的架子,對待同志和藹可親,關懷備至,處理工作更是一絲不茍,嚴謹認真。
而林穎在工作中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態度,都讓彭雪楓對她更加的欣賞。
一次部隊緊急轉移,林穎毫不猶豫地沖在前面,主動承擔起照顧受傷戰士的重任,她細心地為傷員換藥、喂飯,輕聲安慰他們,這一幕讓彭雪楓看在眼里,暖在心頭。
1941 年,在同志們的鼓勵與支持下,彭雪楓終于鼓起勇氣,向林穎袒露了自己的心意。最終,她輕輕地點了點頭,接受了這份感情。
9 月 24 日,在淮北,彭雪楓與林穎舉行了一場簡單卻莊重的婚禮?;槎Y現場,沒有奢華的儀式,沒有豐盛美味的婚宴,只有同志們誠摯的祝福。
婚后,彭雪楓軍務繁忙,常常奔波于各個戰場,但只要稍有閑暇,他就會和妻子林穎相聚。
回到住處,林穎會細心地為彭雪楓縫補破舊的衣衫,在彭雪楓疲憊不堪時,林穎會打來一盆熱水,輕輕地為他泡腳解乏,彭雪楓則會緊緊握住林穎的手,眼中滿是感激與愛意,道一聲 “辛苦你了。
然而,1944 年,日軍悍然發起旨在打通大陸交通線的 “一號作戰” 計劃,國民黨軍防線瞬間崩潰,一觸即潰,中原大片地區迅速淪陷。為了收復失地,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彭雪楓奉命率部西征,挺進河南敵后戰場。
出征前夕,彭雪楓與林穎在營地中依依惜別。彭雪楓緊緊握著林穎的手,他深知此次出征,前方必定危險重重。林穎強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鼓勵彭雪楓放心出征。她堅定地表示,自己一定會照顧好自己,在后方默默等待他凱旋歸來。
臨分別時,彭雪楓從懷中掏出一個親手制作的簡易香囊,遞到林穎手中,輕聲說道:“帶著它,想我時就聞聞,就當我在你身邊。” 林穎雙手接過香囊,緊緊地貼在胸口。
在西征的日子里,彭雪楓與林穎只能依靠書信來維系彼此的思念。
在一封寫給林穎的信中,彭雪楓深情地寫道:“國際國內形勢空前有利,這實在令人備受鼓舞,中國革命歷經二十余載,如今曙光初現,苦日子應該就要到頭了。我在前線一切安好,只是時常想念你。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切勿過于操勞。”
同時,他還不忘關心林穎的生活細節,細致入微地叮囑道:“送來花生醬一瓶,可當作佐餐。只是不知道你近來嘔吐的情況是否好些了?心中甚是掛念!”
9 月 6 日晚,在拔除漢奸李光明部據守的夏邑縣八里莊據點時,彭雪楓為了更好地觀察戰場形勢,以便精準指揮戰斗,不顧危險,毅然站在圍墻高處。然而,一顆流彈突然襲來,擊中了他的左胸。彭雪楓倒在血泊中,年僅 37 歲。
彭雪楓也成為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領之一。
噩耗傳到毛主席的耳朵里后,他難過道:“小小的八里莊,竟然損我一員大將!”
彭雪楓犧牲了,為了不打擊部隊的士氣,也為了不讓身懷有孕的林穎太傷心,新四軍領導在商量后決定,先不告訴大家這一噩耗。,并將他的棺木輾轉運回 4 師師部駐地,暫存于一艘停泊在濉河上的大木船里,日夜派人守護。
直到 1945 年 1 月 24 日,彭雪楓犧牲的消息才公之于眾。 1945 年 2 月 2 日,7000 多淮北軍民從停泊在濉河上的大木船上,將彭雪楓的靈柩迎至大王莊,并于 2 月 4 日至 6 日舉行公祭。
2 月 7 日,1.6 萬余淮北各界群眾齊聚洪澤湖畔的大王莊,參加彭雪楓的追悼大會和安葬儀式。
同一天,中共中央、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也在延安舉行彭雪楓同志追悼大會。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和延安各界代表千余人,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一代名將彭雪楓。
彭雪楓犧牲后,林穎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她積極參與組織各類宣傳活動,她的身影頻繁出現在根據地的各個角落,忙碌于救助傷員、組織生產,為保障部隊物資供應貢獻力量。
孩子的出生,給林穎的生活帶來了新的意義。盡管獨自撫養孩子困難重重,生活清苦,但她從未有過絲毫抱怨。
新中國成立后,她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