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無忌憚的得罪中國,魯比奧的政治生涯要走到頭了?美媒給出時間表,18個月或許就是他的在任期限。
事實上,作為被中國多次制裁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和特朗普同一天就職后,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曾曝光有辭職的打算。日前,美媒引述了幾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共和黨人士消息,魯比奧很不滿意自己對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沒有任何影響力,所以很可能會主動提出辭職,最多18個月就可能會離開。
當然了,特朗普政府沒有過任何官方回應,但結(jié)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魯比奧辭職或許不是小概率事件。至于為什么,其實原因還是在特朗普身上。
首先,魯比奧的確和特朗普存在嚴重的外交分歧,烏克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自2月中旬開始,特朗普就開始火速的想要叫停俄烏沖突,并不惜得罪歐洲國家和俄羅斯單獨舉行了兩次會談,雖然特朗普明確能夠從烏克蘭身上獲得龐大的利益,但在民主黨眼中,特朗普已經(jīng)是個十足的“親俄派”。
而魯比奧雖然是特朗普一手提名上來的,但他本人卻是堅定是援烏派和對俄鷹派,力主推行遏制俄羅斯與援助烏克蘭的政策,這就和特朗普當下的執(zhí)政計劃相違背。
其次,特朗普這個人有著很大的掌控欲望,再加上上一任期的教訓,此次他挑選美國高層的重要品質(zhì)之一就是“忠誠”。現(xiàn)在的特朗普已經(jīng)羅斯福之后最具權力的總統(tǒng),三權盡歸己身,所以他需要的是一個上行下效的美國政府體系,其中不能存在反對他的聲音。
這意味著魯比奧的舉動已經(jīng)觸碰到了特朗普的逆鱗,在近期任命9名外交特使執(zhí)行結(jié)束俄烏沖突和加沙沖突之類的重大任務,魯比奧作為美國外交一把手竟然毫不知情,這說明特朗普已經(jīng)在刻意架空魯比奧了。這讓后者無法接受,所以才有可能會提出離職,不過并不是在近期。
對中國來說,魯比奧這個激進的反華政客能夠下臺,這自然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早在特朗普上一任期開始,他就曾不止一次的抹黑中國人權問題,在諸多反華議題上幾乎都是他發(fā)起或者是聯(lián)合署名,因此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次被制裁的美國國務卿,哪怕中美關系需要國務卿來對接,但我國依舊沒有解除他的制裁,這里面的意思很明確了。
中國此前就將話說得很明白了,想要解決中美關系,美國內(nèi)部需要確立一個明確的方向,那就是總體轉(zhuǎn)變對華的戰(zhàn)略認知。中美關系并非只能以對抗為主,只有美國政治的氛圍發(fā)生集體轉(zhuǎn)向,擺正對中國的態(tài)度時,中美關系才有可能扭轉(zhuǎn),魯比奧這樣激進反華的政客,上臺后也沒有更改對中國的態(tài)度,我國自然也不會解除對他的禁令,以此來警示特朗普政府,希望他好自為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