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這屆年輕人第一次被資本背刺,竟然栽在「無痛攢金」的童話里。
當黃金沖破740元/克創下歷史新高,全網「2024年最正確決定」的凡爾賽大賽如火如荼時,一群曾經的金豆黨卻對著手機里「金豆回收價425元/克」的短信哭成狗——兩年前被全網吹爆的「理財刺客」,此刻終于亮出了獠牙。
按理說現如今的他們應該也是咧嘴笑的一員,究竟發生了什么讓他們笑不出來?
隨著經濟進入下行周期,股市動蕩,基金暴跌,房價也低迷的情況下,黃金卻一路上漲。
年輕的投資者感慨著“年少不知黃金香”,扭頭進入了攢金的大潮之中。
《2023珠寶飾品行業趨勢白皮書》中顯示,25歲至34歲的年輕群體是黃金消費主力軍,年輕人購金比例從16%增長至59%。
“金豆”也是這時進入了大家的目光中,克重均在1g左右,二三十的加工費,幾百塊錢就能買一顆。
入手門檻低,靈活性強,黃金保值等優點一下子讓金豆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不少年輕人表示:“小金豆既滿足了買買買的消費心理,又是變相的投資理財,這錢花得值。”
隨著資本的推波助瀾,“金豆”逐漸帶有了一定的社交屬性。
網友@睡不醒說:“其實我不懂黃金,但辦公室里的同事都在買,我不買就感覺落伍了。”
社交平臺上的風潮更甚,小紅書上“攢金豆”相關話題閱讀量已超七億,帖子底下都是追問怎么能低價購買、求推薦店鋪、有沒有交流群之類的評論。
翻閱幾篇后,我們會發現非主流品牌的店鋪更受年輕人歡迎。
因為這些店鋪不僅價格低,還可以通過簽到打卡的方式領取抵用券,能以一個更實惠的價格買到金豆。
還有店鋪為了吸引年輕人,推出每天可購買幾毫克,累積攢金兌換金豆的活動。這樣算下來克價能比大盤價格低一至二百左右。
很多人就是看中了這點,爭相入手了小品牌的金豆。這也讓小金豆的熱度更上一層臺階。
發展至此,金豆的價值已然不僅僅是那幾百塊錢,而是消費的潮流,投資的寵兒,打開社交的鑰匙。
行為金融學中有一句話:當所有人擠向船舷,翻船概率幾何級增長。
小金豆的熱度持續了一段時間后,網絡上逐漸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多個網友發帖稱自己線上購買的小金豆出現了問題。
河北滄州的藝琳想將自己的金豆打成首飾,在打金店融了之后被告知里面還有大量雜質,經過提純,20g的金豆變成了僅有10g的金疙瘩。
這些金豆,是她從三家線上店鋪分別購買的,現在已經融在一起了,無法得知有問題的金豆是哪家售賣的。
藝琳氣憤之余,在網上發帖吐槽自己的經歷。這一遭,不僅使她虧損了五千多元,并且無法維權售后,最后只能自認倒霉。
相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消費者購買的小金豆,號稱是含量999的足金,經檢驗后都變成了足金的親戚:K金、沙金、金包銀……
還有一種情況是想出手金豆卻頻頻遭拒的。網友曉毅便遇到了這種情況。
曉毅覺得品牌店鋪的金豆售價偏高,便跟著網上教程,入手了十幾個水貝市場的金豆。
當又一輪黃金價格上漲后,曉毅便想著將金豆賣出,掙上一筆。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他問了多家金店,都被拒絕了。
金店的銷售人員表示,只回收自家品牌的金豆,且回收時價格都是比當日金價低上幾十塊的。
不死心的曉毅又問是否可以參加舊金換新的活動,依然被拒絕了。
銷售說:“如果想用金豆兌換金飾的話,則需要購買一定克數以上。”
無奈之下,曉毅只能通過私人金店低價回收了,他不僅沒賺到錢,還損失了本金。
真假難辨,回收不暢等情況讓消費者怨言沖天。某投訴平臺2024年金豆回收糾紛投訴量就激增120%。
電商平臺也在整頓清理,金某貝、可某欣、圣某愛在內的一批以金豆為主要商品的店鋪紛紛閉店跑路。
種種亂象,讓消費者冷靜了下來,開始理性審視“金豆”這一產品。
購買金豆的大部分消費者的預想是:低價買入,等到金價上漲時,或需要用錢時,立馬賣出,賺取差價。
可現實是:金豆購買時的工費,再加上回收時的手續費,這就已經吞噬掉相當一部分的利潤了。
更別說還有真假難辨,回收受阻等情況。
年輕人買金熱的背后,是他們想要抵御通貨膨脹,抵御風險的心理。經濟的不確定性推動著年輕人入手黃金這一避險資產。
但被包裝成社交密碼的理財金豆,讓年輕人陷入了“羊群效應”。
當“#攢金豆”話題閱讀量上億時,羊群就已經開始迅速壯大了。
想要跟風的羊為了能融入圈子,為了能對抗資產焦慮,紛紛入手金豆。
可暗坑不斷的市場給了羊群迎頭一棒,沒有了解清楚就入場,注定是要交點學費的。
但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都要接觸到理財行為,年輕人又該怎么規避風險?
以攢金豆這個事情舉例,消費者應該在入手前先“靈魂三問”:
1.我買金豆是為了投資還是跟風打卡?
2.金豆的回收渠道是否暢通?
3.如果金價下跌20%,我是否能坦然持有?
說白了,這就是獨立思考+認知到位。真正抗風險的從來不是玻璃瓶里的小金豆,而是頭腦中的認知水位線。
當人們習慣用“是什么”和“為什么”審視每一個投資決策時,鐮刀再快,也割不著清醒的人。
當社交平臺、周邊人群都在進行一場理財狂歡時,年輕人更需要保持警惕。
不要跟風購買,不要追漲殺跌,更不要貪圖便宜。
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做好資產配置。
所有未經思考的從眾行為,都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金豆隨時可以攢,但比金豆更珍貴的是獨立的思考和認知。
畢竟,羊群終會散去,只有清醒者才能找到綠洲。
參考資料:
1.新華社:每月買一顆,年輕人迷上“攢金豆”?
2.南方日報:漲破600元/克!年輕人迷上“攢金豆”,現在能入手嗎?
3.新京報評論:“攢金豆”網店關停,給年輕人“買黃金”提了個醒 | 新京報快評
4.珠寶課:如今超流行的“攢金豆”,很多人被坑了
作者:槐序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