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曾和你一樣,在無數個深夜里挑燈苦讀,在成績起伏中迷茫掙扎,在夢想與現實的夾縫中尋找方向。
36位學子,36段不同的青春,卻同樣在清北等985名校圓夢。
在關鍵時刻,如何破局?如何逆風翻盤?如何從平凡走向卓越?
他們,這樣說——
01?
關于方法,他們說——
在最基本的知識理解上,我們要在學新課的時候努力跟上,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同時要深刻把握一輪復習這一次最為重要、最為細致的知識掃蕩,可以說一些基本定理、方程式背也要背下來。這是理科的基礎,基礎的東西,背一背又有何妨?
基礎打牢之后,我們可以在學有余力的時候了解二級結論,這些二級結論在數年前可能作為題目出現在高考當中,我們無需記憶結論的具體信息,但應對它們的論證細節做好最基礎的了解。在廣泛掌握二級結論之后,考試中一些難題我們或許有機會可以“秒殺”。
——《在這場青春大考中做好“本我”》
練習:把平時當考試
一位奧運冠軍的教練曾說,冠軍身上的膏藥揭示著他得勝的秘訣,那就是堅持不斷的刻苦訓練,學習也是如此。一個優秀的競爭者,無論是文體競賽,還是考試測驗,都是有著豐富的練習經驗兜底的。作為學生(或考生),我們考場上的自信與游刃有余,源于平時的練習帶給我們的題感。
我們知道平時的練習非常重要,但很多同學平日里都很刻苦,為何成績沒有起色呢?或許是“假努力”在作祟,包括但不限于熱衷將知識點一字不落地從書上抄到筆記本上,反復地練字,對著答案做題,半個小時才背一個知識點等。這樣機械式的學習不僅不能帶來進步,反而會消磨學習應有的緊張感。
沒錯,學習理應是緊張的。引入限時訓練,將給練習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帶來極大幫助。以刷題為例,我們可以通過鬧鐘等計時工具來限定自己,比如半個小時內寫完兩面習題。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應想象自己是在參加高考,一切以做對題、做完題為重,排除法、瞪眼法,連蒙帶猜統統運用上去,時間一到馬上停筆,做出來多少就是多少。如此訓練,我們就真正知道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就能最大限度激發自己解題的潛力,真正上考場時,緊張感也會消弭,親測有效。背書也可以參考這樣的方法,在限定時間內一定要背完多少知識點,自我強迫帶來記憶力的反復刺激,記憶是最深刻而最持久的。
我們不能因為限時而對練習本身打折扣。以背書為例,我習慣于“反復默讀—合上資料背誦—打開資料核對”這樣三步走的方法。在默讀階段,便一個字都不要放過,無論任何科目,每一本書上的每一個字,在考試前都應看至少兩遍,長此以往便能積累語感,讀書下筆會流暢很多;在背誦階段,便要絞盡腦汁去回想,不能模棱兩可地放過知識點,不然上考場便會后悔不及;在核對階段,要重點默讀記憶不牢、出入較大的部分,做到溫故方可知新。
——《窮其道者,歸處亦同》
02
關于勵志,他們說——
磨煉意志,自強不息
高中生活,猶如一條漫長而波瀾起伏的河流,時而寧靜,時而波濤洶涌。在學習和生活的挑戰面前,我始終將“堅強意志,自強不息”作為我不斷向前的動力之源。每當我回望那些艱辛歲月的一幕幕場景,心中滿是感激。正是這些經歷,豐富了我的人生,鑄就了我堅韌的品格。在這段充滿競逐與挑戰的旅程中,堅定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正是每一個追夢學子獲取成功的必要條件。
回想起我高一的懵懂時光,當我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初踏校園時,內心的期待與現實之間的反差令我倍感壓力。新的學習環境、陌生的課程讓我極其不適應,尤其是我一直以來有些畏懼的數學課,常常將我淹沒在復雜的公式與抽象的概念之中。面對這樣的挑戰,困惑與挫敗感猶如潮水般涌來,讓我不禁動搖起了曾經堅定的初心。然而,我很快意識到,唯有堅忍的意志才能幫助我走出低谷。為達成心中的目標,我開始采取積極的行動。首先,我制訂了一份詳細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每一堂課的復習和預習時間。每一堂課, 我都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
——《風物長宜放眼量》
我知道,這時候的你也許正在懊惱或絕望,也許覺得去年春天在北大校園里見到的一切——那莊嚴素雅的博雅塔,有著漂亮的歇山頂的教學樓,還有那泛著金色波光的未名湖,未名湖里一個猛子扎進水里又在另一片漣漪中央冒出來的小鴨子——一切的一切,似乎永遠都只能被封存在夢里,成為心底不可為外人道的秘密。我也知道,你含著眼淚在日記本上一字一頓地寫下了“北大,等著我”這樣幼稚、倔強又像是賭氣的話。
你知道嗎?我寫下這句話的時候,窗外下了一上午的秋雨停了,一縷陽光透過云層照下來,剛好照在眼前那紅墻灰瓦,有著歇山頂和金色描畫的教學樓上。這是你只有在夢里才敢變成小鳥飛過來短暫停留的地方,但是如今的我對這樣的景色已經習以為常。
——《給十年前的自己的一封信——從倒數到北大:普通女孩的十年逆風翻盤》
03
關于感悟,他們說——
高中時,我們曾坐在書桌前,懷揣著對世界的憧憬。從高考的起點,到北京師范大學的校園,再到海外的留學經歷,世界的畫卷在我不曾預見的方式中逐漸展開。風從何處吹來,吹向何方?人從何處走來,又將去向何處?
世界很廣闊,各地風土人情迥異。我依舊像剛出生的嬰兒,充滿好奇地探索,有時奔跑,有時駐足,腳印深淺不一。世界也極小,我們早已融入其中。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曾說:“每個人身上都系著一個世界,由他所見過、愛過的一切組成,即使他身處不同的世界,他依然不停地回到那個與他相系的世界?!奔埞P記錄的命運軌跡,正是我們與世界交手、握手言和的見證。你我經歷的一切構成了心中的江河與日月,無形卻厚重。
——《成為自己,走向世界》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泵總€人都可以有遠大志向,何謂“遠大”?超出個人,超出個人主義的算計,看見他人,看見蕓蕓眾生的喜樂悲苦,便是朝向遠大的第一步。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碑斘覀円材芤源俗鳛樽约毫⑸碛谑赖淖鴺撕统叨葧r,生命的厚度方可得到拓展。而這種朝向遠方的能力,從來不是只在書齋中就可習得的,相反,它要求我們帶著從書本中、從課堂上、從一次次的討論爭辯中獲得的啟示和靈感走出校園,進入更廣闊的天地,看到更多的面孔,聽到更多人的聲音。
——《“匹夫不可奪志也”》
更多細節,請看近日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等你在名校——36位名校生指點迷津》,其精選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的36位學子的文章,由他們講述勵志故事、分享學習和考試經驗、指點迷津、為天下學子鋪砌名校之路增磚添瓦。
此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勵志篇、方法篇和感悟篇。勵志篇講的是一些學子志存高遠,歷經艱難險阻,終于圓夢名校的故事?!吧倌曜援敺鰮u上,攬星銜月逐日光?!狈椒ㄆY了數十位名校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可以為求學路上的學子提供一些方法論的指導。方法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成績。感悟篇寫的是名校學子在成長路上的所見、所思、所想,滿懷真情實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廣大學子可以從中汲取無窮無盡的向上的力量,在成為學霸的路上越走越遠,用萬千色彩和風景裝點成長之旅。每個想要孩子成為學霸的父母也可以將其作為教育、指引孩子的葵花寶典,讓孩子以夢為馬,蹚出自己的名校之路。
文字 | 許皓雪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等你在名?!分袊詫嵆霭嫔?/p>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