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這個時間點上和俄羅斯和伊朗舉行海上聯合軍演,究竟怎么看?我看到很多人把這個事和最新發生的一系列的新聞聯系起來了。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路透社3月6號的報道,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考慮在海上攔截伊朗油輪,攔截的方法是想讓其盟友切斷馬六甲海峽及其他咽喉要道,阻止伊朗的石油貿易。目前,負責制定白宮政策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研究對伊朗油輪海上檢查的可能性。
對這一計劃,美方有人在講,不必擊沉這些船只或逮捕相關人員,只要讓其交付延遲,目的就可以達到。雖說明面上針對的對象是伊朗油輪,但是涉及到馬六甲海峽及其他關鍵海峽的航行自由,更何況伊朗相當一部分原油是賣到中國的。這個事在咱們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第二是央視新聞9號報道,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已經敦促伊朗就核問題與美國談判,否則可能面臨軍事行動。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8日對此回應稱,一些國家想要將其意愿強加給伊朗,伊朗絕對不會接受。像這樣剛剛發生的新聞,很容易被人與中俄伊的海上聯演聯系起來。
其實讓我說,把中俄伊的海上聯合軍演和這些新聞事件直接掛鉤是有點想多了。通常情況下,像這樣的多國海上聯合軍演確定,它是要有一個周期的,不是說今天商量好了來一個軍演,明天馬上就能演。更何況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翻看一下歷史,中俄伊三方的海上聯合軍演不是第一次了,最早是在2019年,2022年的時候又舉行了一次,從2023年開始,這個演習被正式稱作“安全紐帶”。從那以后,2023、2024連續的進行了這一軍演,現在看當下馬上要開展的這次軍演,不過是這個系列軍演的延續。
另外從參演的兵力,從演習的地點來看,基本上也都是一模一樣,每次中方都是從護航編隊當中派出軍艦參演,而伊朗方面每次提供的演習場所也都是恰巴哈爾港附近,稍微有點意思的倒是中方對這個軍演的正式稱謂。
我們看到新華社的報道當中,把參演三國排序是中國、伊朗、俄羅斯,其實這種排序方法也是很有講究的。中方發的消息肯定會把我們排在第一位,然后緊接著為什么是排伊朗,而不是俄羅斯呢?因為演習在伊朗附近舉行,是依托伊朗的軍港進行的,所以伊朗是主辦國,因此伊朗就被排在第二位,俄羅斯排在第三位。
如果再細看演習是什么樣的性質,按照公開發出的消息當中,我們看到演習的主要科目是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恰好是反海盜的一套打法。當然具體的內容就要看打擊海上目標,到底以什么樣的手段打擊,這個決定了演習的強度究竟有多大。
講了半天有人會說,你說和伊朗、俄羅斯的當下的新聞和形式沒有一毛錢的關系,真的是這樣嗎?當然如果說絕對的沒關系,也不對。
注意看新聞的內容當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講到,演習旨在深化各參演國家軍隊之間的軍事互信和務實合作。要說有關系,這句話就體現了它們之間的關系,但是注意到這種東西它是一個長期的延續的。這也體現出中國與友好國家之間的關系,和對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外交政策,它是一個穩定的、持續的過程,并不會像自媒體當中所看到的那樣,如過山車一般一驚一乍。要說有關系,這個演習體現出來的恰恰是中國的外交,包括軍事外交的延續性和一貫性。
最后說點題外話,這次軍演,許多人聯想到路透社發的那個消息,倒是很有意思。美國真會在馬六甲海峽搞這種“海盜式”的所謂海上封鎖行動嗎?我覺著大概率是不會的,如果說他要真昏了頭,組織這一類的行動的話,對我們來說可是天上掉餡餅的事。
記得有一句話嗎?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據說這句話是《史記》當中記載的,項羽說的一句話,這些年解放軍添了不少新家伙、好家伙,但是要想衣錦還鄉,總要有一個由頭,有一個機會吧?美國真要搞點這種行動,如同給解放軍提供了一次衣錦還鄉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