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近期,美國政府加征關稅給全球貿易帶來的緊張氣氛仍在加劇。一些投資和市場分析機構也已經觀測到,作為“關稅大棒”的始作俑者,美國正在反噬自身。對此,美國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日前撰文稱,美國因為擔心中國崛起,而任由自己變成了“保護主義者”?,F在看來,“中國的崛起嚇壞了美國”。
誠然,縱觀這個世界,還有哪個國家能夠像中國那樣,在遭到美國貿易挑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動手”?近期,美國接連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除了涵蓋全球的鋼鋁產品外,華盛頓還接連兩次對中國輸美商品加稅。不過,與其他國家在遭到美國關稅打壓時,其領導人都不得不通過打電話或者訪美“求放過”不同,中方是在第一時間展開反制,不僅對美國部分輸華商品加稅,同時還對一些美國企業實施制裁或者出口管制。
也難怪美國被中國的崛起給“嚇壞”了,因為中方不但在關稅問題上有資本和底氣與美國硬碰硬,更重要的是,無論是高科技、外交還是軍事領域,美國的每一次挑釁,不管是體現在哪個層面上,都無一例外地遭到中方對等甚至加倍的反擊?,F在的美國,雖說有心通過打壓阻擋中國崛起的腳步,但實際上已經有心無力了。因此,有分析認為,美國近期對幾乎所有盟友加關稅,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以此為籌碼,迫使盟友以犧牲自身利益為代價,參與美國的反華行動。
不過,美國似乎高估了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也低估了盟友對美國的抵抗決心。原因很簡單,當今全球形勢已今非昔比,對美國盟友而言,他們不再只有美國單一的選擇。中國的崛起,尤其是在抵御美國全方位挑釁方面所展示出來的實力和決心,讓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看到避免遭受美國保護主義政策欺凌的希望。
也就是因為有了中國的存在,讓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有除了美國外的另外一個更好的選擇。
這屆美國政府邁著“六親不認”步伐,在貿易和安全等領域上頻頻刁難盟友,結果非但無法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好處,反而在不斷地將盟友和伙伴推向中國這邊。據觀察者網報道,歐洲議會發言人日前證實,歐洲議會日前已撤銷了限制議員與部分中國官方人員會晤的規定。對此有報道認為,在美歐關系迅速破裂的當下,此舉或可視為中歐關系解凍的新跡象。
另外,還有外媒注意到,最近,歐洲對華最鷹派的人士,和被西方視為“強硬派”的中方代表,都不約而同地在公開場合采取了更溫和的口吻。中歐關系改善的前提,就是美國不但接連對歐盟輸美產品加稅,同時還威脅撤銷對歐洲的安全保障承諾。
尤其是在解決烏克蘭問題上,美國更是將歐洲視為空氣的存在,進而導致美歐聯盟瀕臨破裂。作為對美國挑釁行徑的回應,歐盟迅速遠離美國向中國靠攏,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作為對歐盟示好的回應,中方也積極開展對歐盟的外交魅力攻勢,其中就包括支持歐盟在烏克蘭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呼吁共同維護多邊秩序等。中方立場在歐洲引發共鳴,這也是中歐關系快速升溫的一個主要原因。受此影響,印度、韓國等國近期也都紛紛向中國示好,希望通過加深對華合作,抵御來自美國保護主義政策的傷害。顯然,各國既然有了中國這個更好的選擇,為何還要在美國面前忍氣吞聲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