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裝中國靈魂,豐田打出一個王炸!
只要13.98萬元,就能買到一輛廣汽豐田鉑智X3,配置一套端到端式的“魔門塔”高階智駕系統,一顆英偉達OrinX芯片,一顆高通8155車機芯片,一顆激光雷達,全車搭載27個傳感器,再加華為鴻蒙車機系統。在所有車型中,鉑智X3把性價比做到了極致。價格比它貴的,配置沒有它高,配置比它的高的,價格沒有它便宜。同等配置,14萬以內,全球唯一,就這一款了!
因為價格厚道,配置拉滿,豐田鉑智X3剛一推出,一個小時,訂單就突破1萬輛了。可以說,這是豐田搞新能源轉型以來,打出來的第一個王炸。它也代表著,合資車的玩命一搏,把內卷發揮到了極致。那豐田是怎么做到的呢?隊長給大家剝開這個車的殼子,大家就會發現,這輛鉑智X3,除了車標是豐田的,其他幾乎全部都是中國產。它的國產化率達到了驚人的99%!
為什么會這么高?因為不用中國零部件,根本就做不出性價比這么高的車。首先,早在去年,豐田就與華為達成合作,在凱美瑞車型上,率先引入了華為鴻蒙車機系統,取得初步成功。雖然凱美瑞巔峰不在,但銷量依然能打,2024年,全年賣出15.8萬輛。
其次,豐田聯合“魔門塔”,打造端到端的智駕系統。城市NOA有路就能開,額外還配置了一顆激光雷達,精度更高。此前隊長就講過了,中國的城市NOA系統,幾乎被魔門塔所統治了。比亞迪、豐田、上汽、奔馳等,都大規模搭載了魔門塔的智駕系統。為什么這些大車企都選魔門塔?關鍵就在于,低成本。魔門塔憑借先進的算法,不需要激光雷達,走純視覺路線,就能做到“城市有路就能開”。
它能夠從原始傳感器數據,直接得到軌跡信息,不需要額外重復分析。什么意思呢?就是和人的眼睛一樣,看見了,就能走。這套系統積累了10億公里的復雜場景數據,涵蓋高價值場景超過4000萬個。
其三,它的激光雷達來自于“速騰聚創”。這也是一家中國公司,產品打入比亞迪、長城、理想、小鵬、埃安以及豐田等,全部都是用的速騰聚創。
其四,它的動力電池則是來源于廣汽一手扶持的“中創新航”。
把這些剝開了,你就發現,只要涉及到智能化的核心零部件,鉑智X3幾乎都選了中國供應鏈。電池是中創新航,智駕系統是魔門塔,車機系統是華為鴻蒙,激光雷達是速騰聚創,就連輪胎也是中國的“朝陽輪胎”,隸屬于中策橡膠集團,整個進口零部件占比只有1%。那這1%是什么呢?主要就是高通8155車機芯片,英偉達OrinX算力芯片等。
鉑智X3只是頂著一個豐田的外殼,其靈魂被中國公司所全面接管。為什么豐田會走到這一步呢?根源就在于,整個智能化產業鏈,日本公司既沒有技術優勢,也沒有成本優勢,更沒有規模優勢。日本缺乏智駕,缺乏激光雷達,缺乏車機生態系統,還缺乏動力電池。豐田想在電動汽車領域翻身,就只能投靠中國產業鏈了。
而反應遲緩的日產、本田,中國銷量是每況日下,越做越差。豐田已經是唯一頂住價格戰壓力,保持全年銷量微跌的中日合資車企了。日產中國三年狂跌50%,本田去年一年就猛跌30%,唯獨豐田微跌3.7%。豐田更早地認清了趨勢,也更決絕地投身于中國供應鏈。
從鉑智X3開始,豐田就已經把自己的靈魂,全面交給中國公司了。實際上,豐田電動化的未來,基本都押注在中國了。雷克薩斯在上海建廠,也是想抄特斯拉的作業,立足中國,利用中國產業鏈,加速電動化轉型,銷往全世界。
這也預示著,日本本土的電動化、智能化產業鏈,喪失了競爭優勢。而豐田的投華,只是一個開始,德國BBA換上中國靈魂,也不會等太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