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花箋》在書店賣爆了。僅小紅書就近900本,加上書店其他平臺前后銷量,破1500本是至少的。
這本書,也創(chuàng)造了十三年來書店的記錄,成為熱銷品榜首。
《園林花箋》何以熱銷?按照中國人的老話說,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正是春天好時節(jié),蘇州園林百花開,拿著一本《園林花箋》是看花,實在是身在姑蘇風雅。
地利是蘇州園林勝地,全國知名IP,想起蘇州,園林繞不過去,來蘇州不去園林白去。植物與園林密不可分,看懂植物必須要有《園林花箋》。
人和是書店社群精準,出版社上下配合順滑,書店團隊前后異常努力。三線共創(chuàng),有了熱銷成果。
以上三點只是初級反思,接下來,我想聊聊中級的。
我想說的是,過去三年,每天都在推薦新書,到底是作對了,還是做錯了?回頭看,我在想,如果我做好選題,瞄準書品,集中精力,是不是會比層出不窮的推薦更有成效?如果這個道理是確立的,那它就指導我在品類上做更深,而非蜻蜓點水啥好推啥,盡管我們已經很在乎選品了。
我的意思是,我把曾經推薦20本書精力放在1本書上,是不是對讀者和書店都是好事呢?以前我只是想想,現在我有點確信。或許,這跟年紀大了,我想更多聚焦,而非處處沾水。精力的有限性阻礙了理想的豐富性,但每當看到心田里的深井,我就有了信心。
最后,我還有一個終極反思,那就是書店之根本究竟是書,還是場景?這個話題不是二選一,而是一種底層思維。那就是,一家書店的基礎是對于書的珍視,把書賣掉才是書店的第一性,在這之上衍生的服務,也更有意義。
如果叫自己是書店,書品不好,長年不動,掛著羊頭賣狗肉,每每說起書,就覺得好難好難,被迫改行。那我的問題是,你為書,付出多少努力?
這個問題涉及運維本質。
一本《園林花箋》的熱銷依然存在機緣巧合性,但如果從熱銷背后可以獲得更多啟示,我想,這比賣掉書更值得讓人欣喜!!
春天來了,喜歡去園林的朋友,可以入手這本《園林花箋》。預估下周可以全面發(fā)貨!預估下周可以全面發(fā)貨!預估下周可以全面發(fā)貨!
點擊以上圖片,均可入手本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