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評論是國家高端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臺。
導語: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發展的內外部挑戰依舊不小。國際層面,嚴峻的外部環境可能對我國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沖擊;國內層面,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等問題仍較突出。對此,政府工作報告聚焦體制機制改革的難點堵點,部署了整治“內卷式”無序競爭、擴大單邊開放、打破科技創新瓶頸等攻堅任務。
近日,鄭永年教授接受《浙江日報》《明報》記者采訪,就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內容展開解讀。他指出,中國已通過對外開放與科技創新躍居國際競爭第一梯隊,在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可能的外部打壓時需保持戰略定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一國際公共品,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信任度。同時,他強調,高水平對外開放離不開國內大市場。各地應注重相互之間的開放,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破東西部地區、南北方地區之間的市場壁壘,讓生產要素充分流通起來。?
此外,近期鄭永年教授還在大灣區評論上發表評論文章,解析俄烏沖突背后,中國應如何推動構建公正和平的國際新秩序。IPP評論特對鄭永年教授近期觀點進行匯編。
鄭永年:國家間競爭將是常態,中國要保持戰略定力??????????????????
2025年3月7日《浙江日報》
近日,鄭永年教授在接受《浙江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的對外開放是最大的國際公共品,跟一國直接貿易變少,通過其他國家的間接貿易又會多起來。沒必要把投資或貿易對象“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鄭永年教授指出,中國憑借對外開放和科技創新,已然躋身國際競爭的第一梯隊。競爭形勢于中國而言將會是一種常態,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成為國際社會可靠、穩定的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將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圖源:新華社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
對此,鄭永年教授指出,我國的對外開放是最大的國際公共品,跟一國直接貿易變少,通過其他國家的間接貿易又會多起來。沒必要把投資或貿易對象“放在同 一個籃子里”。美國等國家限制對華投資或貿易,但限制不了資本流向東南亞、中東、歐洲、非洲等地區。浙江要積極參與到單邊開放中,利用好“一帶一 路”倡議,讓更多的企業走向世界,進一步拓展東盟、歐盟等市場。
同時,他指出,高水平對外開放離不開國內大市場。各地應注重相互之間的開放,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破東西部地區、南北方地區之間的市場壁壘,讓生產要素充分流通起來。比如讓東部地區的資本優勢、產業優勢、管理優勢與西部地區土地優勢、勞動力優勢實現互補,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中國將持續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協定,積極推動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進程。圖源:新華社
他認為,浙江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上積累了許多優勢:一是 勞動分工的專業化程度、經濟密度較高;二是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了“浙江人經濟”和“地瓜經濟”;三是通過新技術、新產品積極搶占海外市場。因此,浙江可以揚長避短,加強上述優勢,建設高能級開放強省。
因此,浙江可以聚焦兩點:一是狠抓科技創新。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引導其往“專、精、特、新”方向努力,提高勞動產品的附加值,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二是進一步明確政府和企業的定位。政府負責構建生態,企業負責培育業態。
今年以來,以杭州宇樹機器人、DeepSeek為代表的浙江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非常亮眼。圖源:新華社
更多解讀
鄭永年:要釋放更多經濟活動,形成“增量”
2025年3月8日《明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近日,鄭永年教授在接受《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避免“內卷”,需要釋放更多經濟活動,形成“增量”。他建議進一步放松管制,發展更多元經濟活動。
鄭永年教授指出, “內卷”的本質是存量經濟的競爭。價格戰實際上是將所有東西低端化,變成“地攤貨”。實際后果是導致經濟萎縮,不利于稅收、就業,讓從業人員薪資水平無法提升,更令商品質量變差、假貨死灰復燃,最終毀滅中產階級。
鄭永年認為,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是導致“內卷”加劇的一個因素,例如珠三角城市之間就有產業“同質化”問題。包括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許多廠家一哄而上,導致“內卷”。
2024年我國迎來低空經濟發展熱潮,不少國企民企紛紛涌入這一賽道。圖源:新華社
鄭永年教授認為,破除“內卷式”競爭,要釋放更多經濟活動,形成“增量”。他建議進一步放松管制,發展更多元經濟活動。
例如,香港有逾萬艘私家船,內地擁有很長海岸線,私人船舶產業卻沒有發展起來。另外,在生物醫藥領域,現在監管過嚴,審批周期太長,價格上不去。藥品定價并非一定要和醫保掛鉤、不是便宜就好,如果原研藥在我國落不了地,企業就可能把專利賣給美國,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更多解讀
鄭永年:中山要把握國際地緣政治演變窗口期
2025年3月8日中山網??????
3月7日,鄭永年教授與中山市委外辦主任、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江驥一行舉行座談,圍繞中山市近期對外交流合作成效等進行交流。
中山市訪問團一行向鄭永年教授(左一)贈送牌匾。圖源:通訊員供圖 ???
鄭永年在座談上表示,近年來中山通過低效工業用地改造整備土地、搭建平臺,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這些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他表示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讓深圳和中山走得更近,各生產要素正在加快聚集和蝶變。中山要把握國際地緣政治演變窗口期,充分發揮自身僑胞遍布世界、產業基礎扎實、粵港澳大灣區位置獨特等比較優勢,主動出擊,以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突圍方向,吸引更多優質外國企業帶技術、帶人員落戶中山,推動中山傳統產業集群智能化改造升級,高新產業集群打入國際市場。
他還指出,“外事+經濟”是地方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課題。外事、經貿、投資、產業等部門也需要協同創新,打造有利于國際資源優化配置、服務地方發展的工作機制。
更多解讀
鄭永年:俄烏沖突如何結束至關重要,這關乎戰后世界秩序問題
2025年3月7日大灣區評論???
近日,鄭永年教授在公眾號“大灣區評論”上發表評論文章。文章指出,在解決烏克蘭問題上,中國既要肯定一切追求和平的努力,也要強調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原則。這既是為了世界和平,也是為了解決臺灣問題。文章詳情請見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媒體注目下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爭吵,引發國際輿論嘩然。
鄭永年教授指出,特朗普已公然把披在美國身上“軟力量”的外衣撕開, 美國公然破壞甚至放棄了國際法,和另一個強權直接談判出賣另一個較小國家。對小國家來說,近代以來所確立的主權國家原則轟然倒塌了。
當地時間2月18日,俄美代表在沙特會面。圖源:央視新聞
他進一步指出,俄烏沖突如何結束至關重要,這關乎戰后世界秩序問題。
他認為,中國互聯網上的聲音令人擔憂,無論是崇拜特朗普實力政治者,還是勸說澤連斯基“臥薪嘗膽”者都不應該是一個曾經被迫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無數不平等條約而被欺負、瓜分的國家的國民所應當持有的態度。
“弱國無外交”是中國近代史的寫照。當人們看到特朗普公開訓斥澤連斯基的場景時,最先想到的應是李鴻章到日本簽署《馬關條約》的場景。澤連斯基遭遇的困境和當時的李鴻章本質是一樣的。
2月28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迎接澤連斯基。圖源:新華社
近代,無論是革命還是戰爭都是圍繞著三種主權,即民族主權、國家主權和人民主權,而展開的。爭主權、爭獨立更是成為近代以來中國外交的最重要的單一主題。中共十九大把中國成功現代化的經驗概括成為“既得到發展,又保持獨立”。來之實屬不易。??
對于現在的俄烏戰爭,中國有國家立場,對于如何結束這場戰爭,我們也應當保持國家立場。應當認識到,俄烏戰爭的國際秩序并非決定于特朗普或者特朗普的美國,而是取決于各大國的互動和較量,中國就是其中一個關鍵角色。
對中國來說,有幾點需要認識清楚:
第一,“列強”再次“瓜分”世界。如果 以特朗普的方式來結束戰爭,結果將演變成為列強再次瓜分世界的前奏。美國國內,一旦特朗普以“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來包裝新帝國主義,美國民眾會支持他。不要高估歐洲的意愿和力量,一個沒有美國的歐洲是分裂的,一個分裂的歐洲最容易受美國或者俄羅斯的干預。正如二戰之后,歐洲國家會選擇美國或者俄羅斯。其他國家會處于恐懼狀態——要不被“列強”所選擇,要不自動投向一個 “列強”。
第二,對美俄關系不做輕易判斷,而需要做認真的觀察。中國最為擔心的是美俄結成聯盟來對付中國。但美俄在經歷了短暫的“合作”后可能開啟新的對立和冷戰。迄今,美俄更像在“瓜分”烏克蘭(俄羅斯需要通過美國的 承認而把其所占領的烏克蘭領土合法化,而美國則是通過搶奪烏克蘭的資源而 把自己在烏克蘭的存在合法化)。俄烏戰爭或以二戰后“兩德模式”收場。如果這樣,當美俄開始在第三國(烏克蘭)直接交往的時候, 這便是美俄對立的起點。正如美國外交家喬治·凱南8000字的“X電報”,兩種擴張文化是沒有任何調和余地的。換句話說,美俄之間的緩和可能只是暫時的,對立是永恒的。
第三,中國因此需要立場,需要明確的立場。我們不僅不參與任何一方瓜分世界,還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行徑,表明我們的原則立場,申明在尊重一 個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來結束這場戰爭,堅決反對以瓜分烏克蘭的方式來結束這場戰爭。
一些西方國家一直在烏克蘭問題和臺灣問題上混淆視聽,把兩者等同起來。現在又在制造所謂的“特朗普瓜分烏克蘭會給中國大陸解決臺灣問題一個機會和合法性”的輿論。 鄭永年教授認為這是個 荒謬的錯誤。
臺灣問題是近代帝國主義的產物,臺灣從來不是一個獨立國家,也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臺灣問題歷來是中國的主權問題,而烏克蘭不是俄羅斯的主權問題。在解決烏克蘭問題上,我們既要肯定一切追求和平的努力,也要強調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原則。這既是為了世界和平,也是為了解決臺灣問題。
更多解讀
IPP公共關系與傳播中心 ??
內容整理 | 周浩鍇
審閱 | 劉 深 ?
終審|劉金程
觀點集錦|鄭永年:特朗普已開啟了重建國際新秩序的過程
鄭永年:俄美會談是特朗普對“自由世界秩序”的一記重拳
光明日報|DeepSeek“破圈”意味著什么?
關于IPP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個獨立、非營利性的知識創新與公共政策研究平臺。IPP圍繞中國的體制改革、社會政策、中國話語權與國際關系等開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知識創新和政策咨詢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開放式的知識創新和政策研究平臺,成為領先世界的中國智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