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你們及時勸阻,再晚一點,我的血汗錢就被騙走了……”3月4日,靈山警方與銀行充分發揮“警銀”聯動預警機制,快速反應,及時勸阻一名正遭遇網絡購物詐騙的群眾,避免財產損失1.7萬多元,以實際行動守護了群眾的“錢袋子”。
3月4日14時許,霍先生來到靈山縣廣西農村信用社靈山豐收分社辦理一筆1.5萬元的取現業務。按照“三必問”的工作要求,柜員經詢問發現霍先生對于取現的用途含糊其辭,該行為立即引起了柜員的警覺,推測霍先生很可能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隨即暫緩辦理取現業務,并對霍先生進行規勸。然而,霍先生卻沒有聽從柜員的勸告,一直堅持要取現,柜員立即通過“警銀”聯動預警機制,將該情況報送給縣反詐中心。接到反詐中心的通報后,縣公安局靈城派出所民警黃澍浩與同事迅速趕赴現場,對霍先生的取現原因、用途進行全面了解。面對民警的詢問,霍先生一開始并不愿說明情況,后經民警耐心做思想工作,霍先生最終告訴民警,其加入了一個“健康科普”群,群里經常推送一些“神藥”廣告,他就是相信了里面的廣告,打算購買一種價格為1.7萬多元的藥,由于手頭錢不夠便打算到銀行取現。隨后,民警對該“健康科普”群進行了解,發現該群的客服通過各種詐騙話術,以高價售賣虛假藥品。“不要輕信此類‘特效’藥品,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大家追求身體健康的心理,吹噓、夸大產品功效,而且,不走官方渠道進行交易,風險極大……”民警向霍先生進行了反詐宣傳教育,為他講解了“網絡購物詐騙”等常見電信網絡詐騙類型、特點、作案手段和防范策略,以及遭受侵害后應該采取的有效措施,并現場為其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教會其使用方法。最終,霍先生幡然醒悟,立即停止了業務辦理。“是我被騙子的話術迷昏了頭,多虧了你們,否則我就損失慘重了。”霍先生感激的說道。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網購商品一定要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良好的正規電商平臺,要警惕“特效”藥品騙局,不要相信所謂的“專家”的夸張宣傳和神奇療效,世上沒有包治百病的神藥,若身體不適,要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醫,以免貽誤病情和掉入騙子的陷阱。
來源:靈山警方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