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1月全球電動汽車(EV、PHEV、HEV)的電池裝車總量約64.3GWh,較去年同期實現了25.7%的增長。
在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TOP10企業中,中國電池企業占據了六席,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蜂巢能源和億緯鋰能,這些企業合計市場份額高達68.1%,比去年全年還提升了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韓國電池企業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的總市占率卻在持續下滑,1月份僅為16.9%,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個百分點。此外,日本企業松下的市占率也出現了下滑。
從裝機量同比變化來看,除了三星SDI外,TOP10中的其他九家企業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寧德時代繼續領跑全球,裝機量同比增長了25.0%,達到了25.0GWh。其客戶不僅包括了極氪、問界、理想汽車和小米等中國OEM,還有特斯拉、寶馬、奔馳和大眾等國際巨頭。
比亞迪則以42.6%的增長率位列第二,裝機量達到了10.9GWh。比亞迪不僅自主生產電池,還生產電動汽車,憑借其強大的價格競爭力,在市場上獲得了廣泛認可。比亞迪計劃保持增長勢頭,目標是2025年實現新車銷量約600萬輛,并積極向國際市場擴張。
韓企方面,LG新能源和SK On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裝機量分別同比增長了10.1%和35.0%。而三星SDI的裝機量則下降了23.7%,這主要是由于歐洲和北美主要汽車OEM對電池的需求下降所致。
此外,隨著一些國家擴大電動汽車補貼范圍,歐洲電動汽車銷售開始復蘇。在美國,盡管有關于減少稅收抵免的討論,但預計不會完全取消。中國則保持了穩定的增長趨勢,盡管1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銷售有所放緩。
面對各國的保護主義政策和監管變化,電動汽車市場預計將發生結構性重塑。為了應對這些變化,各國電池企業必須在供應鏈穩定化、新興市場投資、下一代電池技術開發等領域加大力度。韓國三大電池公司計劃在InterBattery 2025展覽會上展示圓柱形電池來進一步加強競爭力,并擴大產品組合以應對汽車制造商不斷變化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