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肘子到吃糊涂面
文/周鐵再
一個大豬肘子吃了半年多,從2024年的8月間吃到了2025年的2月間。從吃肘子一直吃成了糊涂面,的確吃出了不同的噴香味道。媳婦乜斜了我一眼說:你算是把個肘子吃成精了。
2024年的8月份,遇到了農家養的黑豬肉,一不留神把4個大肘子全買下了,速凍在冰箱里,想吃了就加工個過過口福。陸陸續續把前3個都弄得恰到好處,2025年的2月份在加工最后一個時鹽放多了,所以汁兒不敢收干,收干了肘子肉就太咸了。于是就把汁兒攪了些菜做成了餃子餡,素餃子煮時湯里得弄點面,這樣就不容易煮爛。餃子吃完了還有些多余的湯,我就把小孫女吃剩的一點飯菜一股腦倒進去又做成了糊涂面。一肘三吃,悠然有思。
我是非常迷信山里野生與老鄉們種養的東西的。遇到了就庫存,存了就慢慢吃,吃時不浪費,湯湯水水都是寶,營養身體更營養靈魂。特別是春天的日子里,這花那葉,這草那芽,這果那根,隨便一弄存放起來都是寶貝疙瘩。家里一個冰箱不夠用就又添置了一個,一年四季好吃好喝的啥都不缺。
吃喝都不缺了,還不能人為地缺心眼。我常常自問的是,這些好東西是從哪里來的,我為啥能吃上。如果沒有平安盛世,如果沒有大山的饋贈與老鄉們的勤勞,如果不去留心收藏,我吃個屁,所以特別珍惜。吃好常思自己責,小善而為責常思。能親力親為吃出些小道小理很是受用。黃金再貴,沒有人品貴;財富再多,不如良知多。做出來的理叫道理,編出來的理叫屁理。高高在上,冬暖夏涼,磚家叫獸,歪理邪說,如此等等弄出來的理都是禍國殃民之理。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儉以養德,儉以養廉,儉以養貴。肚子里面少點油水,多些墨水,方避儉腹高談,方能多干實事兒,造福桑梓。人都有些習慣,好習慣與不好的習慣。好習慣興家,不好的習慣敗家。一個人當修煉為勤儉的人,一個民族當修煉為勤儉的民族,勤儉到勤勉到勤奮就是不敗之器。我總感覺好男兒當當兵去去嬌氣最好。要成器從吃飯開始慢慢吃出底氣。如果把浪費當成習慣,其實就是顆定時炸彈,早晚會引爆致毀一切的。一個不懂勤儉不行勤儉的人,你還指望他會有勤勉勤奮之能?吃飯是最要命的事兒,可以保護生命,也可以毀滅生命,如果胡吃海喝,能把一個人吃得病入膏肓,能把一個人吃得毀掉未來……
從基本規律來看,一個人的成長,兩課不能缺,一是勤儉,一是吃苦。這兩課缺了只能一輩子受罪,罪于物質或精神。從自己的成長軌跡來看,這兩課一直在踐行的路上,所以自己的人生總體還算不差,日子還算順心順意。十全十美的人生從來沒有的。我總堅信,一個勤儉勤勉的爺爺,不可能帶出一個好吃頹廢的孫女,成功不是叫外賣,烹飪營養育后人,一次兩次,一年兩年,N次N年,小孫女自然會從爺爺這兒悟道悟行悟能悟成,從形似到神似給后輩做出榜樣是我的永恒信念。
小孫女說:我吃不完的飯菜爺爺咋吃了?
我說:不能浪費。
小孫女說:那我以后一定吃干凈,不讓爺爺吃剩飯剩菜。
我豎起大拇指說:真棒!
勤儉是家教之一。也許有問者,不就是吃點剩菜剩飯啥的,有啥好逼逼的?一聽也就是那回事兒,一琢磨就不是那回事兒了,核心是不在一個頻道上的兩碼事,對牛彈琴都談不上。做人做事兒,核心的是把自己擺進去,就連自己都不信,不想,不做的東西,為何要去教導與畏難別人呢?一個能種出土豆的老農至少創造了財富,一個滿嘴臭氣的噴子也只能污染空氣。
【作者簡介】周鐵再(男),河南省盧氏縣人,二十三年從軍路,戎馬半生一世緣。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記錄些生活感受,于是就這樣做了,樂此不疲,與朋友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