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前三周的SUV銷量排名數據顯示,最暢銷的SUV是長安的CS75,而銷量前35名中的電車僅有10款,其余都是燃油SUV;前十名則只有4款是電車,可以看出在SUV市場已基本由燃油車占據主導地位,電車已無法繼續如此前那樣壓制燃油車。
一直以來電車宣稱比燃油車省錢,這是它的主要競爭優勢,然而如今連最耗油的SUV都再次由燃油SUV主導,意味著消費者并不愿意因為省油選購電車了。
導致電車的能源成本優勢失去,在于電車的諸多綜合成本比燃油車都要高。首先是電車的保險費比燃油車高得多,2023年的數據就指出電車的保險費成本比燃油車高出兩成以上,以至于有車主表示每年省下的能源成本都交給保險公司了。
其次則是電池更換成本奇高,有車主表示使用5年電池就已嚴重衰退不得不換電池,普遍來說換電池的費用5萬至8萬元,某電車企業提供的免費換電服務要求極為苛刻,即使達到免費換電要求也只是免費換電芯,換電的其他費用還要3萬元。
最后則是電車的二手車不值錢,用上5年以上的電車基本沒有二手車商收購,即使愿意收購的也只是給予幾千塊,原因其實與換電費用非常高有關,而燃油車的二手車相對值錢許多,如此算起來,數年后換車的成本遠比燃油車高得多,電車不但不省錢,比燃油車還要費錢多了!
正是由于電車的諸多優勢都沒有宣傳中的那么好,消費者已認清電車的諸多弊病,導致電車從去年下半年的發展勢頭就出現顯著放緩,甚至到去年底以來已被燃油車反超。
2024年11月份以來,燃油車的反超勢頭開始加速,燃油車在新車市場的占比已逐漸回升到去年底的58%,今年1月份更是回升到59%,電車在新車市場已成少數派,這與2024年上半年嘲諷燃油車是少數派形成了鮮明對比。
隨著燃油車再度在汽車市場取得優勢,外資汽車正進一步通過降價壓制電車,外資品牌的燃油車動輒就是價格腰斬,以前售價14萬的卡羅拉如今只要7萬,售價超過20萬的凱美瑞如今只要12萬左右,燃油車的價格優勢吸引了更多消費者選購燃油車。
外資車加大優惠促銷力度,在于他們看到了國內電車企業的已陷入困境,諸多電車企業的利潤低微乃至出現虧損,這些電車企業大部分乃至全部汽車都在國內市場銷售,而外資車企在海外市場有大量銷量,獲取了豐厚的利潤,豐田甚至因為它的節油混合技術在歐洲和美國獲得認可而漲價銷售,有海外市場提供豐厚的利潤支持,完全可以通過資金消耗的方式讓這些電車企業陷入資金困境,這就是趁他病要他命三千,外資車企希望如此成為最后的贏家。
面對燃油車的價格戰攻勢,國產電車企業今年本來計劃進一步降價的,但是最終這些電車企業并未進一步降價,而是提供保險費補貼等有限的價格優惠,有家企業更是提供免費智駕,顯示出國產電車企業面對外資車的價格戰已有怯意,如此電車恐怕已很難再度取得主導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