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拜登任期內,加拿大緊跟白宮政策方針,也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試圖以此討好美國。但是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可不管所謂的“美加友誼”,不到2天,中美頗有默契地同時對加拿大出手,墻頭草不是那么好當的。
率先出手的是特朗普。據環球網報道,特朗普宣布自己可能對進口自加拿大的木材和乳制品征收新的關稅,并表示除非加拿大降低關稅,否則美國將對其征收對等關稅。
而不到48小時,中方亦宣布了對加拿大的反制。據新京報3月9日報道,中方已發布通知,告知將從3月20日起,對原產于加拿大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最高幅度可達100%。
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中美做出這一行動的出發點是完全不同的。
特朗普認為加拿大靠著便利的地緣條件,從美國這里奪取大量貿易逆差,這“不公平”,因此揮舞關稅大棒逼迫加拿大讓步;而中方則是對等反制,回應之前加拿大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并且中方已經通過簽署中烏豌豆、野生水產品議定書,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加征關稅的影響。兩者在性質上不應混為一談。
但是對加拿大而言,這恐怕沒什么區別。現實是加拿大同時受到了中美兩國的反制,而且這一反制頗有默契地集中公布,給加拿大進出口貿易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
據美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今后從加拿大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大約有62%要被加征關稅,而這個數字在拜登任上是0。至于中加貿易,從2023年的海關數據來看,當年中加雙邊貿易額890.1億美元,已經同比下降了6.6%,如今情況恐怕更糟。
過去幾年時間,加拿大游離于中美之間,有時對華釋放一些善意,有時又緊跟拜登政府的遏華政策,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左右搖擺的狀態,試圖把中加關系、美加關系當成博弈的籌碼。
“長袖善舞”不是不行,但特魯多不是莫迪,加拿大也沒印度的兩把刷子,中美博弈的場合里,實在沒有加拿大左右局勢的可能。現如今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上臺,白宮已經不想再虛與委蛇下去;而中方亦有“敲山震虎”的必要,借敲打加拿大來警告其他想加關稅的國家。
這種沒經過商量的“默契“,充分說明中美關系的另一種可能:與其斗得兩敗俱傷被黃雀在后,未必不能考慮強強聯手共圖發展。特朗普與中方打貿易戰不會有什么收獲,可是和別的國家打可就不一定了,硬骨頭啃不動,吃兩塊垂涎已久的肥肉也是好的。
總而言之,中方希望當下的國際秩序能夠得到尊重,各國的權益能夠得到有力保證,但只要某些國家一天不放棄那種“唯我獨尊”的歧視性態度、仍秉持著對華施壓的戰略,那中方的決心亦不會動搖,不想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貿易戰。對加拿大是這樣,對美國也是這樣,朋友來了有美酒,敵人來了有獵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