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一批90后創業者正以技術創新與教育普惠為支點,撬動未來人才的戰略布局。3月9日,在編程貓迎來成立十周年的這天,這家由90后創始人李天馳創立的AI教育企業,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發起的“AI Day人工智能日”正式啟動。這一全球性倡議的背后,不僅是對編程貓十年教育實踐的認可,更折射出中國年輕一代創業者推動技術變革與社會責任的深層邏輯。
從“AI Day”到全球人才網絡:雙軌制破解教育公平與精英培養難題
“AI Day人工智能日”的設立,可以被教育業內視為編程貓十年發展的里程碑。自2015年李天馳與合作伙伴從歐洲歸國創業,編程貓以“為下一代提供更有價值的教育”為使命,逐步成長為覆蓋全球3800萬青少年的AI教育平臺。而3月9日這一企業生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為“AI Day”人工智能日,則是對其推動編程教育公平化、普及化表示肯定所給予的國際性背書。
2025年首屆AI Day的核心議程,直指人工智能時代的兩大命題:教育普惠與頂尖人才培養。在今年,編程貓正式發布“點貓人工智能教育平臺”,通過上線低門檻工具“課堂百寶箱”和預制模板庫,優化教師事務性工作負擔的同事,讓邊遠地區亦能享受教育資源;另一項重磅行動則是與國際信息學奧賽共同成立“IOI金牌俱樂部”,并設立針對選手和教練的專項獎學金,構建覆蓋全球的AI頂尖人才庫。
“人工智能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競爭,但人才不應只是金字塔尖的‘極少數’。”編程貓創始人李天馳對記者表示。這一“雙軌制”模式中,普惠平臺致力于縮小數字鴻溝,而金牌俱樂部則通過“選手激勵+師資培育”機制,激活全球競賽生態——編程貓每年將向IOI金牌選手提供全覆蓋獎學金,同時設立教練獎學金支持師資培訓。首批俱樂部成員已吸納近40名來自多個國家的IOI金牌得主,未來他們將參與校企聯合課題研發,并反哺基礎教育在編程貓擔任“金牌導師”。
作為中國信息學競賽(NOI)人才輸送的“隱形管道”,編程貓的布局早已超越單純的教育場景。有公開數據顯示,編程貓學員中不乏有通過“強基計劃”進入清華、北大等頂尖學府;而在產學研鏈條上,編程貓與廣東實驗中學、深圳蛇口育才教育集團等共同推進探索的拔尖人才培養體系,已形成“基礎夯基+競賽拔尖+產學研貫通”的閉環。
此次與IOI的深度綁定,更是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生態。IOI金牌俱樂部作為官方唯一全球性組織,將串聯歷屆金牌選手和NOI國家隊成員,成為國家人工智能技術攻堅的“超級大腦”。這一戰略與國家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需求高度契合。有教育專家指出,中國在AI應用層優勢顯著,編程貓與IOI的合作,實際是在構建一個跨國界、跨學科的人才池,這對突破關鍵技術封鎖具有戰略意義。
90后創業群像:技術理想主義與商業邏輯的平衡術
編程貓的十年歷程,亦是中國90后科技創業者群體的縮影。李天馳與另一位AI領域代表人物——深度求索(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均展現出“技術信仰者”的特質:前者深耕教育場景,將編程軟件轉化為普惠產品;后者專注AGI(通用人工智能)底層技術研發,其開源模型在全球開發者社區引發關注。
“年輕創業者更敢于挑戰傳統路徑。”一位投資機構合伙人分析稱,編程貓早期選擇自主研發圖形化編程工具而非引入Scratch,深度求索堅持全鏈路自研大模型框架,都體現出這一代創業者對技術話語權的執著。“他們既懂技術痛點,又擅長用商業手段放大社會價值,這是區別于前幾代企業家的關鍵。”
在3月7日的“AI Day人工智能日”的啟動儀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Firmin E. Matoko評價稱,編程貓證明了教育科技企業可以兼具商業成功與社會價值。而對于“李天馳們”而言,這場跨越十年的探索,或許只是AI人才革命的起點——據規劃,未來每年3月9日,編程貓將在全球范圍內領銜開展“AI Day人工智能日”系列活動,讓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國方案”持續走向世界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