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帶著一股勢不可擋的勁頭,直接炸翻了內地影壇。
上映至今,除了票房一路長虹之外,還引發了一場文化爭議,眾多名人參與其中,有的豎起大拇指為其點贊,有的不屑一顧,還有的直接痛批。
這到底是咋回事?
啡哥結合《哪吒2》票房和名人點評,扒一扒,他們到底說了啥?
一、票房分析和海外定檔訊息。
上映40天的《哪吒2》內地票房依舊強悍無比,在最新“三八節”檔期中,把所有的新片全部碾壓了,我們看看詳細情況吧。
3月8日婦女節當天,大盤共計轟下2.2億,其中《哪吒2》獨吞?63%?市場份額,單日票房狂攬?1.4億,連續第39天奪得單日票房冠軍。
成績斐然遠超同期其他影片,單日票房是亞軍《唐探1900》的10倍。
包括彭昱暢的《天堂旅行團》、劉浩存的《想飛的女孩》、周冬雨的《平原上的火焰》,還有奉俊昊的《編號17》等20余部影片合計僅分得37%票房?。
還有,該片單日排片占比36%,上座率高達13.4%,顯示出極強的市場號召力?。由此可見,《哪吒2》后勁實在太強了。
截至3月9日發稿時,《哪吒2》全球累計票房突破?148.5億元?,與全球影史第六名《復仇者聯盟3》(148.82億元)僅差2000萬了。
如無懸念,今日晚些時候,將正式超越《復聯3》,沖進全球影史票房第六名!
這真是可喜可賀啊!
另外,《哪吒2》海外票房捷報頻傳,北美市場累計達到1.31億元(1810萬美元)?;新加坡影院排片率高達72%,創下單日470場排片紀錄;英國倫敦西區影院首映場次秒空。
最厲害的當屬日本定檔了,獲悉《哪吒2》日本上映日期確定為4月4日,日本乃全球第三大票倉,而且動畫是他們的最愛,相信哪吒定能點燃日本觀眾。
這成績單太過亮眼了。哪吒不再只是個動畫小英雄,他已經成了“中國文化輸出”的代言人,一場全球化的狂歡就此拉開。
可就在票房狂歡的鑼鼓敲得震天響時,輿論場卻悄悄掀起了一場風暴,各路名人坐不住了,在接受采訪時紛紛跳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介紹第一個名人就是甄子丹。這位硬漢功夫巨星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及《哪吒》,說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片,它的魅力吸引很多人來到中國,他感到非常自豪。
還建議香港電影人放下包袱,到咱們內地來學習,學習《哪吒2》的成功之道,還稱我們國家的消費力、人口和各方面水平都在不斷提升,中國電影潛力巨大。
甄子丹直接把《哪吒2》拔高到“電影工業標桿”的地位,有了他的背書,簡直是給中國電影打了一針強心劑,這簡直就是硬核認證。
緊接著,霍啟剛也加入了夸夸團。他直接把《哪吒2》和“香港文化認同”掛鉤了,他說技術是磨出來的,國家人才輩出,這部電影打破了好萊塢主導的講故事方式,就是咱們自己的文化自信。
這話一出,評論區炸鍋了,有人稱贊,有人酸溜溜地吐槽,不管咋說,霍啟剛的站臺,直接把《哪吒2》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其實,還有很多名人都做了點贊好評,包括馮遠征、靳東等,央視等官方媒體也一直沒閑著,隔三差五為其打call。
官方定調一錘定音,一個由名人、媒體聯手打造的“中國文化自信宇宙”正式成型。看起來,《哪吒2》穩坐神壇,風光無限,對吧?
別急,好戲才剛開場。
三、唱反調的人來了。
正當所有人都沉浸在票房神話和文化自信狂歡中時,有三位名人站出來,直接掀翻了桌子。
他們分別是李陽、李成儒和作協副主席閆晶明,每一個名字都自帶流量,他們毫不留情地開懟,言辭那叫一個犀利啊。
直接把這部電影推上了“文化教育”“背離傳統”和“低俗”的審判席上。
首先我們來說說李陽。
這個以“瘋狂英語”出名的家伙,向來是個嘴不饒人的主。他直接把《哪吒2》懟得體無完膚:“胡說八道,情節混亂,我沒看一會兒就走了。”
他還說:“實在看不下去,沒有邏輯的,完全是編造的故事,失去了當年哪吒這個故事的精髓。《哪吒2》爆火是因為孩子喜歡這個片子,因為太熟悉里面的音樂,里面的沖突,里面的稀奇古怪的人物。”
然后還談到了教育問題,網友瞬間分兩派,有人覺得他毒舌過頭,有人卻默默點贊:“教育問題確實要改善。”
李陽的狂懟,像是給《哪吒2》的光環狠狠劃了一刀。
啡哥根據他采訪時說的話,得出結論:李陽如此痛批《哪吒2》,其根本原因就是李陽看了三分之一就跑了。
整部電影的內核精華部分都在后三分之一,一個是對命運的反抗,一個是對階層的隱喻,還有就是人類的真情實感。
他沒看完全片,竟然開懟,李陽這是想干什么?
其次,是老戲骨李成儒。
他一開口就是滿滿情懷:“哪吒不該這么酷,童真去哪了?現在的哪吒只會擺酷耍帥,還不如我小時候看的《哪吒鬧海》”
他直言,《哪吒2》3D特效堆得滿滿當當,卻丟了童真和水墨風的魂,變成了技術暴發戶的炫富秀。
這話一出,老觀眾集體淚目,有人喊話:“能不能再給我們一個手繪的哪吒啊!”李成儒的嘆息,像是一記重錘,砸在了《哪吒2》的創作初心上。
至于李成儒的“童真消亡論”,一是對創作初心的拷問,二是像李成儒的觀眾老了,跟不上年輕人的潮流。
哪吒是個孩子,確實沒錯,但是這部電影的制作方向從來都不是和《熊出沒》一樣的,他的故事有天馬行空的想象、成人向的深邃內核和孩童般的嬉笑與純真感動。
也就是說,《哪吒2》并不是專門給孩子去看的,主創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參考了好萊塢電影《瘋狂動物城》和皮克斯高分電影。
我個人覺得,李成儒的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等孩子長大了,再來看這部電影,又會有一番不一樣的解讀,這就是為何這部電影的觀影人次高達3億的根本原因。
按照李成儒的路數來做,票房絕對不能達到如此之高的地步。
最后一位名人便是中國作協副主席閆晶明。
身為文學大佬,那在文學圈算得上泰斗級人物了吧,他的批評又含蓄又狠,文化人寫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2月23日,他在某個晚報專欄發表了一篇:祝《哪吒2》愈演愈烈的文章。
文中第一段說的是“票房能代表藝術嗎?”他自己給予了肯定回答:“不能!”
第二段,閆晶明一上來就火力全開,直接瞄準了電影里的那些“具象化”情節。
他點名批評哪吒的尿被形容成“濃郁”,玉虛宮的馬桶居然成了餐具,甚至連動物放屁都帶形狀——網友調侃這是“屎尿屁三連擊”。
在他看來,這些情節簡直是“辣眼睛”,完全破壞了藝術的純粹性,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
他還特別強調,這種創意壓根兒不算原創,第一個寫出來的人叫創造,后面跟著學的,那都是抄襲,直指導演餃子剽竊周星馳電影“梗”。
第三段,說到最后的大戰場面,閆晶明突然話鋒一轉,cue到了張藝謀。
他諷刺道,這場面“恢宏”得連張藝謀看了都得自愧不如,言下之意就是《哪吒2》為了追求視覺效果,已經走火入魔,完全不顧藝術本質了。
以閆晶明的文學高度,我就不妄加揣測了,我也不知道,他說的是否正確,但是有網友提出來,賈淺淺的“屎尿屁”詩差點進了作協。
閆晶明又當如何評價呢?
四、尾聲。
《哪吒2》的全球征程還在加速,票房破150億是板上釘釘的事,日本上映的成績單可能是決定它命運的關鍵一戰。
甄子丹和霍啟剛的大贊,把它捧上了“文化自信”的神壇;李陽三人的檄文,卻給它潑了一盆冷水。這場名人交鋒,不是簡單的褒貶,而是中國動畫崛起路上的自我審視。
哪吒,這個不被命運束縛的少年,他的故事還在繼續。作為普通觀眾,你會為《哪吒2》打call,還是跟著三位反其道而行之的名人一起挑刺呢?
評論區見真章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