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8億賣掉全球港口,李嘉誠用自身的經歷證明:沒有背后的國家,利益至上的商人,只會成為其他勢力覬覦的對象。
作為一個商人,李嘉誠堪稱最純粹的,這種“純粹”的描述,既不帶褒義,也不帶貶義,就是描述客觀事實。
也許在李嘉誠的心目中,利益至上的商人本身就不需要有國家,逐利而居,無利則去,才是商人的本性。
而李嘉誠幾十年的商業行徑,也似乎驗證了這一點,他的所有商業決策,幾乎不受國家和民族感情影響,或者說,他心目中就本身沒有這些感情。
李嘉誠幾乎所有的商業決策,都以自身利益為準則,因此,李嘉誠賺到了龐大的財富,一度登頂華人首富。
在商業上,李嘉誠確實極為成功,例如,李嘉誠控制的長江和記實業公司控制了全球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業務,他的港口遍布全球,2 43個港口的協議總價更是高達228億美元。
港口是如今世界航運最關鍵的業務,因此,猶如地主收租一樣,有了這些港口,長江和記實業幾乎旱澇保收。
以長江和記實業持有的90%股權的巴拿馬港口公司為例,每年有近萬艘船舶通過巴拿馬運河,能創造34億美元的凈利潤。
既然港口運行一本萬利,為什么最擅長賺錢的李嘉誠,卻愿意將包括巴拿馬港口在內的幾乎所有經營的港口,全部賣給美國著名財團貝萊德集團呢?
雖然買賣的雙方都沒有公布原因,但是毫無疑問,這一定與特朗普上臺之后,美國將目光轉向巴拿馬運河有關。
我們不知道李嘉誠出售巴拿馬運河股權和控制權,是美國的逼迫還是主動的選擇,但很顯然。這不可能是一個單純的商業行為,而是與美國帶來的地緣因素有著直接的關系。
其實,作為一個商人,尤其是擁有海量財富的成功商人,想要拋棄政治和國家民族的影響,單純以利益至上,是不可能的。
李嘉誠能夠發家,本身就與香港特殊的殖民因素和英國匯豐銀行的支持有關。
而他作為一個華人,即便早已投資全球,但想擺脫膚色,融入西方勢力,本身也是無稽之談。尤其在如今全球經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全球貿易萎縮,經濟不景氣等各種大環境之下,如果沒有國家的保護,再多的錢,也不過是西方勢力案板上的一塊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