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正經歷“量價齊跌”的走勢,不僅是各地房價連續下跌,而且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也出現了持續萎縮,房子越來越難賣掉。為此,我國出臺了各種救市利好政策。除了放開限購之外,還有降低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等。
不過,比房子“賣不掉”,更難受的三件事已經出現,并在國內各個城市逐步上演。而這些問題所造成的破壞力遠超房子“賣不掉”,它們正在掏空樓市根基,甚至還會影響到社會和金融的穩定。
第一件事:空置房超過1.5億套
國內住房空置率一直居高不下,像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達到20-25%。而二三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達到了25-30%。資料顯示,國內空置房數量超過1.5億套,足夠容納4億人居住。而導致空置房數量占比高的原因是,很多炒房客在買了空置房之后,既不出售,也不出租,就這樣一直空置著,想等將來房價上漲后,再待價而沽。
事實上,空置房數量越來越多要比房子“賣不掉”更讓人難受,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炒房客大量囤積房產,既不出租,也不出售,而需要房子的人卻沒有房子住,這會導致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②在房價呈現上漲趨勢時,擁有大量房產的炒房客資產快速升值,而沒有買房的家庭卻越來越買不起房,這會導致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③一旦房價出現下跌,炒房客會把手里的房產集中拋售,這會給房價下行帶來巨大壓力,不利于房產市場的穩定。
第二件事:爛尾樓帶來的危害很大
從2023年開始,國內就出現了因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而出現爛尾樓的情況。而爛尾樓的出現要比房子“賣不掉”更可怕。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爛尾樓項目超2000個,涉及住房500萬套。僅恒大、碧桂園等頭部房企就有近300個房產項目停工。
房企之所以出現爛尾樓,主要原因是,現在新房越來越難出售,導致房企手里的資金無法及時變現。此外,很多房企由于之前瘋狂擴張拿地,債臺高筑,現在巨額債務又集中到期,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出現爛尾樓結局。
實際上,爛尾樓帶來的危害要遠比房子“賣不掉”更可怕:①開發商出現爛尾樓,會使購買期房的家庭損失慘重。②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出現爛尾樓的情況,會使房地產市場信心缺失,樓市愈加低迷。③開發商出現爛尾樓,購房者在拿不到房子的情況之下,集體選擇斷供房貸,銀行壞賬率快速上升,這也不利于金融體系的穩定。
第三件事:斷供潮是“金融核彈”
近些年,法拍房數量在快速增長。2023年全國法拍房超350萬套,較2021年翻了一倍。2024年法拍房數量預計突破400萬套。而導致法拍房數量出現激增長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房價下跌幅度大,把首付款給跌沒了。于是,不少炒房客就只能選擇斷供。另一個是,現在實體經濟不景氣,很多人收入減少或失業,已經沒有能力按時償還銀行的房貸。
其實,房子“賣不掉”并不可怕,因為只要選擇降價促銷,總能找到“接盤俠”。而斷供潮的到來,則比房子“賣不掉”更令人感到擔憂。背后的原因是,隨著斷供潮的到來,銀行手里斷供房越來越多,即使通過法院7折拍賣,也很難在短期內全部變現。從目前來看,隨著斷供房的越來越多,會帶來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比房子“賣不掉”,更難受的三件事:空置房、爛尾樓、法拍房這三大隱患,而且這些隱患正在中國各個城市逐步上演。我們的建議是:其一,對于二套及以上的家庭開征房產稅,這樣可以迫使囤房者把手里的房子出售或出租。
其二,要求開發商務必確保按時交樓(可提供一定的貸款支持),并且逐步提高現房在新房銷售中的占比。其三,政府可以收購銀行手里的法拍房,用于保障房、廉租房,避免越來越多的法拍房給金融體系帶來的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