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和暢征帆滿,意氣風發譜新篇。3月5日和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我校師生紛紛通過網絡、手機、電視、報紙等多種渠道及時關注兩會動態,認真學習兩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堅定信心、乘勢而上,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農業強國、人才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堅定信心 勇擔強農興農使命
黨委書記劉登才表示,本次全國兩會是在“十四五”規劃實施收官、“十五五”發展謀篇布局之年召開的重要會議,為川農大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奮力投身農業強國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作為“211”和“雙一流”高校,川農大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對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著力抓好三農工作”等任務目標,以更高質量黨建護航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勇擔強農興農使命,穩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積極探索構建“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農業”等領域的川農大模式,更加高效高質地開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川農大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校長吳德表示,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后,深感振奮與鼓舞。報告全面回顧了過去一年我國在經濟、社會、民生等各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穩”的態勢持續鞏固,“進”的步伐堅實有力。同時,報告也直面當前挑戰,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發展路徑,充分展現出政府的務實作風,充分傳遞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決心和信心。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報告中多次強調要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讓我們對未來的科技自立自強充滿期待。報告對民生問題的關注也讓人倍感溫暖,“無論是教育、醫療、養老,還是就業、住房等領域的決策部署,都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特別是在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面提出的具體舉措,展現了政府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心。”作為農業高校,我們深感責任在肩,一定要以實際行動培養更多高層次的農業科技人才,產生更多的農業科技成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川農大方案,為端穩中國人自己的飯碗做出更大川農大貢獻。
砥礪奮進 服務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學院直屬黨支部書記、副院長向兵表示,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深受鼓舞,緊跟國家戰略部署,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二是加快人工智能與農業的深度融合,為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三是構建校地企協同育人體系,培養知農愛農的高素質人才。
農學院院長王靜談到,政府工作報告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也對高校農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學院近50%的本科畢業生選擇投身西部農業,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未來將緊緊圍繞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組織學生深入基層,圍繞支農增收、農技推廣等領域開展實踐,錘煉學生的實踐推廣能力,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動物科技學院院長朱礪談到,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扶持畜牧業穩定發展”,這些宏觀規劃對畜牧業從業人員而言是重大利好,預示著畜牧業科研人員將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在政策傾斜和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我們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中成表示,報告在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時,特別強調要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推動數字技術與制造、市場優勢深度融合,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和智能制造裝備,為未來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學院將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加強與農業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創新型人才,為智慧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川農智慧與力量。
機電學院副教授趙永鵬表示,政府報告為智慧農業裝備研發指明了方向,自己所在的團隊始終致力于智慧感知技術與現代農業的結合,近期創新構建了“太赫茲光譜+人工智能”快速檢測體系,突破土壤微塑料污染檢測難題。接下來,將持續投入科研工作,為耕地質量保護和特色作物種植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為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經濟學院經濟學系系主任鄧鑫表示,今年兩會再次聚焦鄉村振興,不僅讓“三農”問題研究者倍感振奮,也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農業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自身將加大健全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促進生態資源向經濟價值轉化,助力農村產業升級,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拼搏實干 抓好就業民生工程
招就處處長廖鵬表示,作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詞,“就業”一共出現了31次, 穩就業依然被擺在突出位置。招生就業處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好的就業服務,推動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一方面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緊密結合學校學科專業特點與行業產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開拓就業市場。另一方面堅持“一人一策”,力求根據畢業生不同的就業擇業情況,用心用情開展精準幫扶、給予精準指導,切實幫助每位畢業生實現滿意就業。
風景園林學院黨委書記饒遠林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這些舉措不僅為城鄉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高校畢業生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學院將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實踐教學,通過拓展就業渠道、提供精準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更好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社會發展貢獻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
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黨委副書記付剛表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是就業競爭力的關鍵,學院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社會實踐與科創活動。同時,將深入開展就業服務,加強校企對接,協助用人單位開展前置性人才選拔,并對就業困難學生提供“一對一”精準幫扶,全面助力學生高質量就業。
環境學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黃杵睿表示,針對深耕土壤修復、秸稈綜合利用、廢棄物資源化等領域,學院一直在構建“專業+就業”雙輪驅動模式,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園藝學院博士生王鐵表示,自身將堅定知農愛農信念,將學術理想融入農業現代化,扎根實踐,推動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錘煉本領,在育種創新和新型栽培技術等領域不斷突破,以實際行動踐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囑托。
今天,祝“她”節日快樂!
誠邀全球英才!
??
全國人大代表、校長吳德赴京參加兩會
文字 | 四川農業大學新聞網
圖片 | 人民網
編輯 | 李舒童
責編 | 孫若煜
點亮“在看”,一起看兩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