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一下史上最慘的10位設計師是誰?
1.安東尼·高迪 (Antoni Gaudí)
安東尼·高迪童年時因患有風濕病,無法自由活動,1878年,他從巴塞羅那建筑學院畢業時,校長曾感嘆:“我不知道我們今天是給了一個天才還是瘋子畢業證書。”
1883年,高迪接手了圣家堂的設計工作,這成為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由于資金短缺,圣家堂的建造進展緩慢,高迪不得不四處籌款,甚至親自上街乞討。
高迪的晚年生活充滿了孤獨和悲壯。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圣家堂的建設中,搬到工地附近居住,將個人全部收入投入到建設中,他的設計理念依然遭到部分人的質疑,甚至有人詛咒他 圣家堂“永遠無法完工”。
1926年,高迪在前往教堂工地的路上被電車撞倒,因衣著破爛,像個流浪漢,長時間無人上前搭救而去世。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圣家堂的地下室,而這座未完工的建筑至今仍在建造中,預計將在2026年高迪逝世100周年時完工。
圣家族大教堂(La Sagrada Família)
另一個角度
唯一一個高迪生前完工的立面
內部造型
仰視效果
安東尼·高迪作品 巴特羅之家
安東尼·高迪作品 米拉之家
2.艾琳·格雷 (Eileen Gray)
艾琳·格雷是20世紀初的家具和室內設計師,她的作品以極簡主義和功能性著稱。然而,她的才華在生前并未得到廣泛認可。
她的經典設計“E-1027”別墅是現代建筑的杰作,但合作伙伴讓·巴多維奇在未經她同意的情況下,邀請勒·柯布西耶在別墅墻上涂鴉,破壞了她的設計。
涂鴉充滿挑逗性,充滿了性別歧視的意味,包括公開挖苦艾琳的雙性戀以及她與前夫的關系。
這座別墅動蕩不安的過去一直延續到之后的幾十年,因為戰爭讓這座別墅變得千瘡百孔、空無一人,德軍在戰爭期間把這座別墅當作靶子,后來房子的主人在客廳地板上被謀殺。
格雷的作品直到1970年代才被重新發現,并被譽為現代設計的先驅。她的“Bibendum”椅子和“E-1027”別墅如今被視為設計史上的經典之作。
“E-1027”別墅
“E-1027”別墅 客廳
“Bibendum”椅子
3.查爾斯·埃姆斯 (Charles Eames)
查爾斯·埃姆斯與妻子雷·埃姆斯是現代家具設計的先驅,他們的作品如埃姆斯椅和埃姆斯躺椅至今仍廣受歡迎。
然而,他們的早期職業生涯并不順利。1941年,查爾斯與設計師埃羅·沙里寧合作設計的“有機椅”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比賽中獲獎,但由于技術限制,這款椅子無法量產,導致破產。
埃姆斯夫婦一度陷入財務困境,甚至不得不搬到洛杉磯重新開始。直到后來,他們通過創新的膠合板技術設計出經典的埃姆斯椅,早期因過于前衛不被接受,后期因昂貴和不實用備受質疑。
經過10年的反復設計修改,最終成為現代家具設計的經典。
埃姆斯躺椅
4.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Frank Lloyd Wright)
賴特年輕時才華橫溢,師從著名建筑師路易斯·沙利文,迅速在建筑界嶄露頭角。因與客戶妻子的婚外情曝光被業界排斥,甚至接不到項目。
1914年,他的情人和兩名學徒在塔里埃森工作室被謀殺,因此備受打擊,生活陷入混亂。
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讓他陷入財務危機,不得不靠寫作和演講維持生計。
1940年代,他設計的約翰遜制蠟公司總部因結構問題遭質疑,甚至面臨法律訴訟,職業生涯再次受挫。
直到晚年,他設計了古根海姆博物館等標志性建筑,才重新贏得尊重。賴特一生設計了超過1000座建筑,其中532座建成,他的作品至今仍影響著現代建筑設計。
古根海姆博物館
古根海姆博物館 外景
流水別墅
5 雷蒙德·洛伊 (Raymond Loewy)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洛伊負傷,后從從法國逃到美國,語言不通、文化陌生,只能靠畫插畫和設計櫥窗維持生計。
1940年代,他 為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設計的流線型火車“S1”因技術問題未能投入量產,一度陷入低谷,幾乎退出設計界。
但隨后為可口可樂設計的瓶身成為全球經典,重獲聲譽。
晚年,他設計了NASA太空實驗室和空軍一號涂裝,成為設計界的傳奇人物,被譽為“塑造美國夢的人”。
流線型火車“S1”
可口可樂瓶身設計
全球知名的殼牌LOGO設計
雷蒙德·洛伊logo設計作品
6.薇薇恩·韋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1970年代,韋斯特伍德與男友開的服裝店多次破產,她靠兼職賣唱片維持生計,早期設計因過于激進被嘲笑為“垃圾”。
1981年,她的首場時裝秀“海盜系列”顛覆了時尚規則,但秀后她窮到借錢支付模特工資。
1990年代,她因財務問題關閉部分店鋪,生活再次陷入低谷。
晚年她的設計才逐漸被時尚界接受,并成為全球知名的設計師。韋斯特伍德的設計風格融合了朋克、古典和環保理念,她的作品至今仍備受追捧。
1981-82秋冬“海盜”系列造型
1994-95秋冬“論自由”
7.保羅·蘭德 (Paul Rand)
1930年代,他試圖在廣告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卻屢屢被拒。公司認為他的設計過于前衛,沒有人愿意給他機會。
為了生存,蘭德不得不接一些零散的設計工作,十年后,他為《方向》雜志設計的封面引起了業界的關注,這些作品融合了現代藝術和商業設計,展現了他獨特的設計語言。
1946年,他成為威廉·H·溫特勞布廣告公司的藝術總監,開始在設計界嶄露頭角。
1980年代,他為史蒂夫·喬布斯的NeXT公司設計標志時,經歷了巨大的壓力。喬布斯對設計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蘭德不得不反復修改方案,甚至一度感到疲憊想放棄。他曾直言:“喬布斯是一個很難合作的客戶。”
保羅·蘭德是平面設計領域的傳奇人物,后期他的設計合作立下三條規則:
第一,先付款,后開工;第二,只給一稿,不給備選;第三,不滿意可以不用,但不能退款。
保羅·蘭德為喬布斯設計的NeXT標志。
把標志穿在身上的年輕喬布斯
其他LOGO設計作品
8.菲利普·斯塔克 (Philippe Starck)
菲利普·斯塔克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他的設計風格前衛且富有創意。然而,他的許多設計因過于前衛而遭到批評。
他為法國總統密特朗設計愛麗舍宮的私人公寓,這一項目讓他名聲大噪。然而,他的設計風格依然充滿爭議。
他為意大利品牌Alessi設計的“外星人榨汁機”因造型奇特而遭到質疑,甚至被批評為“無法使用”。
為喬布斯設計的游艇“維納斯”因成本過高和技術問題備受爭議。此外,他的一些產品設計被認為過于注重形式而忽視功能,導致市場反響不佳。
盡管如此,斯塔克的設計作品如外星人榨汁機和路易幽靈椅至今仍被視為設計史上的經典之作。
喬布斯的游艇“維納斯”
外星人榨汁機
幽靈椅
9.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的女性建筑師,她的設計風格以流線型和未來感著稱。
出生于伊拉克的扎哈·哈迪德早期職業生涯充滿挫折。 她的設計理念大膽前衛,但在早期并未被接受。她的設計因過于激進和難以實現,多年沒有被建成的現實作品,全都是設計稿,而被嘲笑為“紙上建筑”。
為了維持生計,哈迪德不得不靠教學和參加設計競賽賺取收入。她的設計作品屢次在競賽中獲獎,但仍然無法落地建造。
1993年,哈迪德終于迎來了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她的首個建成項目——德國維特拉消防站落成,這一設計以銳利的幾何形狀和動態的線條打破了傳統建筑的規則,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然而,盡管這一項目獲得了贊譽,哈迪德依然面臨財務困境。仍然因施工難度高、成本昂貴而遭到質疑,許多客戶望而卻步。
直到2000年后,她的設計才逐漸被接受,并成為建筑界的標志性人物。她的作品如廣州大劇院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至今仍備受矚目。
德國維特拉消防站
廣州大劇院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10.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威廉·莫里斯出生于一個富裕家庭,年輕時對中世紀藝術和手工藝充滿熱情,1861年,他與朋友共同創立了壁紙和紡織品公司。
由于生產成本高昂,市場需求不足,公司破產,需要四處借錢為員工發工資。
他用15年時間,通過不斷改進設計和生產工藝,逐漸降低了成本,重啟了公司,但受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他的設計理念因過于理想化而遭到質疑,許多人認為他的手工藝生產方式無法與工業化競爭。莫里斯一度感到疲憊和挫敗,甚至考慮退出設計行業。
他的一生都在與工業化生產的沖擊作斗爭。他的設計工作室曾多次面臨經濟困境,甚至不得不靠其他收入維持運營。直到去世,他的作品并未獲得廣泛認可。
莫里斯的設計作品如壁紙和紡織品如今被視為工藝美術運動的代表作。威廉·莫里斯是工藝美術運動的先驅,他的設計理念強調手工藝和自然美。
草莓小偷 Strawberry Thief (1883)
柳枝”壁紙 (Willow Bough)
Snakeshead printed textile (1876)
印花作品
印花作品實際效果
你的生涯有哪些挫折故事?~聊一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