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的交易截止日,許多首發級別的老將球員更換了球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人們對這些換隊老將在轉會后的表現也充滿了興趣。本次主題將深入分析 2 月 8 日通過五方交易從邁阿密熱火隊轉會至金州勇士隊的吉米?巴特勒(Jimmy Butler)加入球隊后,勇士隊所發生的變化,以及推動球隊目前上升態勢的動力。
交易后的最大變化
自巴特勒完成首秀起,后半程的金州勇士隊氣勢不容小覷。從 2 月 8 日對陣芝加哥公牛隊的比賽開始,在進行的 12 場比賽中,勇士隊取得了 10 勝 2 負的戰績,從附加賽資格區的第 10 位一躍升至有望直接進入西部季后賽的第 6 號種子席位,成功實現了球隊氛圍的徹底轉變。
巴特勒在轉會至勇士隊后的 11 場比賽中,場均出戰 31 分鐘,得到 17.1 分、4.8 個籃板和 5.4 次助攻。盡管已經 35 歲的巴特勒未能展現出以往賽季那樣的出色表現,但他在勇士隊中成為了除斯蒂芬?庫里(Stephen Curry)之外能夠承擔進攻責任的第二選擇,并且為球隊帶來了新的激勵,這一點具有重要意義。
從數據上看,巴特勒的數據對于一個常規的第二進攻選擇來說,稍微有些不盡人意,也沒有特別引人注目的數據。但在他的數據中,最值得關注的部分是罰球的效率。加入勇士隊后,巴特勒嘗試了 85 次罰球,命中 75 次,場均罰球 7.7 次,以 88.2% 的出色命中率承擔著球隊的罰球任務。
在巴特勒加入之前,勇士隊的罰球獲得率處于聯盟最低水平,僅為 16.3%(聯盟第 29 位)。雖然不能將其視為決定性因素,但罰球獲得率低必然會對球隊的進攻效率(Offensive Rating)產生負面影響。罰球是最穩定、高效的得分方式之一。罰球機會減少,自然會導致輕松得分的機會減少,對投籃(field goal)和外線投籃的依賴增加,出手嘗試的預期得分提高,最終直接影響到每回合的預期得分,即進攻效率。
那么,巴特勒加入后勇士隊的罰球情況如何呢?從 2 月 8 日起的 11 場比賽中,勇士隊的罰球獲得率提升到了 32.7%(聯盟第 3 位),是巴特勒加入前的兩倍。
真的是巴特勒的影響嗎?
在交易截止日期間,勇士隊的進攻效率有所提高,犯規次數增加,罰球嘗試也隨之增多,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勇士隊的團隊罰球效率提高的原因真的能斷定是引進巴特勒的效果嗎?球隊罰球嘗試的變化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球隊戰術變化、球員角色調整、比賽節奏變化等。因此,要更準確地了解這一情況,需要查看巴特勒在場(on)和不在場(off)時的數據指標。
在場和不在場的數據指標(on/off stat)能顯示巴特勒在場上和場下時勇士隊罰球獲得率的變化情況,這是評估巴特勒影響力的重要標準。如果巴特勒在場時罰球獲得率顯著增加,那么可以認為他的影響很大;但如果沒有太大差異,就需要考慮這可能只是一種簡單的相關性。
目前,巴特勒在場上時,勇士隊的罰球獲得率為 27.3%,這一數據屬于聯盟前 1%,表明能獲得大量罰球機會。
相反,當巴特勒不在場時,勇士隊的罰球獲得率僅為 16.3%,處于聯盟前 89%,與交易前相比沒有明顯變化,罰球效率仍處于最低水平。
綜上所述,巴特勒的存在對勇士隊的罰球效率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這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相關性,而是切實起到了關鍵作用。
巴特勒獲得犯規的方式
當巴特勒在場上時,對陣勇士隊的球隊犯規次數比平時更多。這里重要的是,不是單純的球隊犯規增加,而是能誘導對手多少投籃犯規(shooting foul)。
犯規大致可分為投籃犯規和非投籃犯規(non shooting foul)。投籃犯規是在投籃動作中發生的,會給予罰球機會;而非投籃犯規,除非球隊犯規累計達到一定次數,否則只是給予進攻機會,并不保證直接得分機會。
罰球獲得率高的球隊,不僅僅是獲得更多犯規,而是積極誘導對手的投籃犯規,從而創造出高效的得分機會。巴特勒上場期間,勇士隊罰球獲得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也是因為他的突破(drive)和內線進攻(paint attack)經常能誘導投籃犯規。
從勇士隊中巴特勒的投籃圖表可以看出,他的大多數出手嘗試都在油漆區內進行。巴特勒在突破和背身單打(Post up)時,采取積極誘導身體接觸的比賽風格,導致防守方不得不伸手犯規的情況增多,這直接帶來了罰球機會。
在與布魯克林籃網隊的比賽中,巴特勒得到 25 分、2 個籃板和 6 次助攻,當天他嘗試了 10 次罰球并全部命中,罰球命中率達到 100%, 僅罰球就得到了 10 分。
從巴特勒的比賽風格來看,在突破轉化為出手的過程中,他不躲避對手的身體接觸,而是直接頂上去出手,所以無論出手是否命中,獲得投籃犯規的頻率都非常高。
特別是在勇士隊的比賽中,他和德雷蒙德?格林(Draymond Green)的化學反應非常好。與傳球質量高的格林進行的高低位配合(high low action),突破油漆區的進攻序列是比賽中隱藏的精彩場面之一。
從最近的比賽可以看出,格林和巴特勒在進攻中配合默契。他們之間展開的高低位配合已逐漸成為勇士隊近期進攻的標志性戰術之一。
在格林和巴特勒同時在場上的 540 個回合中,勇士隊的進攻效率為 123.1(聯盟前 3%),防守效率為 107.7(聯盟前 7%),凈效率(Net Rating)為 + 15.4。格林是目前勇士隊中與巴特勒配合最有默契的球員之一。
與凱文?杜蘭特相比,巴特勒的場均得分或許沒有杜蘭特那么高,但在關鍵時刻,巴特勒的表現堪稱球隊的定海神針。在比賽的焦灼時刻,巴特勒敢于持球突破,用強硬的身體對抗殺進內線,制造殺傷獲取罰球機會,或是直接在防守人的干擾下命中高難度投籃,這種在壓力下穩定輸出的能力是他的一大招牌。反觀杜蘭特,盡管擁有出色的得分能力,但在一些比賽的關鍵節點,他常常會選擇較為穩妥的外線出手,一旦手感不佳,球隊便容易陷入困境。數據顯示,在比賽最后五分鐘分差在五分以內的關鍵場次中,巴特勒的投籃命中率高達 45%,而杜蘭特的命中率則僅為 38%。這種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差異,凸顯了巴特勒作為球隊關鍵先生的價值。
因此,巴特勒的加入最令人欣喜的是,即使庫里不在場上,他也能與格林形成良好的默契,或者通過一對一進攻突破內線,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引援。
巴特勒加入后,勇士隊不僅僅是增強了實力,更在提升球隊整體水平方面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具有重大意義。在勇士隊中,巴特勒能夠擔任進攻的第二選擇,極大地提高了罰球效率,直接為球隊進攻效率的提升做出了貢獻。
特別是巴特勒誘導投籃犯規的能力,彌補了勇士隊長期以來在內線進攻方面的不足,對減輕庫里的負擔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與德雷蒙德?格林良好的配合,為內線進攻提供了更多選擇,使勇士隊的進攻節奏更加靈活。而且,在庫里坐在替補席時,巴特勒能提供穩定的進攻選擇,這成為了球隊比賽管理中的重要因素。
這些變化不僅有助于勇士隊進入季后賽,更增加了他們直接獲得季后賽資格的可能性。巴特勒的經驗和在季后賽中的競爭力,將在賽季后半段激烈的排名競爭中發揮更大作用,幫助勇士隊成為更強大的球隊。
這次巴特勒的交易不僅僅是即時的實力增強,它豐富了球隊的比賽風格,強化了長期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為勇士隊再次沖擊總冠軍提供了可能,成為了球隊實現飛躍的重要基石。#巴特勒 #杜蘭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