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
作為經濟總量超過1.3萬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3萬億元的地級市,佛山的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到了最迫切、最關鍵的時期和階段。
今年初,佛山提出“再造一個新佛山”。這不是簡單追求規模和數量,也不是一點兩點的單兵突進、局部攻堅,而是方方面面的求新求變、求質求效。作為全國唯一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佛山將如何書寫制造業大市轉型升級的探索新篇?
“作為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佛山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具有先天優勢,這也是我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長白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城市進化論專訪時,解碼了佛山走出的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的轉型升級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長白濤
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佛山,總結來路,白濤形容佛山是一座“把論文寫在生產線上的城市”;展望未來,白濤強調佛山將繼續堅持應用型科技創新,圍繞“產業所需、創新所能、企業所盼”,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01
以“三箭齊發”
增厚制造業當家實力
城市進化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佛山作為制造業大市、強市,將如何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挑大梁”?
白濤: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深刻指出,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并重。
今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的《佛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明確佛山的核心功能定位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承載地,體現了國家對佛山制造業的肯定和寄望。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錨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各項目標任務,堅持制造業當家不動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布局“三箭齊發”,推動新舊動能共同發力、穩健轉換,全面夯實增厚制造業當家實力。
圖片來源:VCG211338892995
城市進化論:制造業轉型是佛山近年來的核心議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是什么?
白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傳統產業是佛山制造業的基本盤,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有7個屬于傳統產業。為進一步鞏固傳統優勢產業,我們提出“向存量要質量”,以數字化轉型為主攻方向,支持企業在創新研發和品牌發展上增值攀升,推動傳統制造業在迭代升級中實現新的突破。重點抓好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以“智改數轉”重塑生產效能,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智能化躍遷。近年來,佛山以超常規的力度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統籌推動龍頭企業“示范轉”、產業鏈條“協同轉”、產業集群“抱團轉”,實施數字化轉型的規上工業企業超7400家、占比超72%,轉型后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16%、成本降低17%,降本增效成效明顯。比如,海天味業推動醬油釀造全過程數智化管理,從“經驗依賴”邁向“算法驅動”,獲評全球首個醬油釀造領域“燈塔工廠”。
今年,佛山將著力提升數字化轉型的廣度和深度,力爭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達80%,并帶動全市10.6萬家工業企業加快投身數字化轉型浪潮,讓“佛山制造”加速邁向“佛山智造”。
另一方面,聚焦研發與品牌兩端發力,引導企業由傳統生產商、供應商向技術輸出商轉變,支持企業塑造高端品牌,拓展制造業微笑曲線價值空間,持續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金字招牌。
城市進化論:壯大和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另外“兩箭”的發力重點又是什么?
白濤: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我們提出“向增量要動能”,以最快速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向變量要未來”,以最優角度切入未來產業賽道。
壯大新興產業,是佛山優化產業結構的關鍵。我們以發展“沿鏈經濟”為切入點,以應用型科技創新為導向,推進“四鏈融合”(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支持季華實驗室、藍橙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緊扣產業需求開展創新研究。
下來,我們加快建設佛北戰新產業園和“雙十園區”等重點平臺載體,瞄準新型儲能、新型電力系統裝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聚力突破,促進新興產業組鏈成群、聚能起勢。
圍繞未來產業,我們精挑細選了一批產業“種子”,不斷開辟高質量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比如,佛山早在2009年就布局發展氫能產業,經過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努力,現已集聚相關企業機構超170家,實現了氫能“制、儲、運、加、用”全鏈條布局。
其中,在交通領域,我們正牽頭開展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建設,投入示范應用車輛超1800輛,安全行駛里程超1億公里;在工業領域,仙湖實驗室成功突破氫復合動力和氨氫融合零碳內燃機核心技術,其研發的全球首條陶瓷工業氨氫零碳燃燒技術示范量產線已在佛山企業落地投產。
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新賽道主動發現、前瞻遴選、產業孵化機制,科學布局綠色氫能、智能機器人、細胞和基因治療等未來產業。同時,聚焦讓“企業家出題、科學家答題”和“科學家給技術、企業家用技術”協同發力,加快打造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臺,積極搶占產業發展戰略制高點,努力在未來產業發展的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圖片來源:VCG211375354628
02
發展應用型科技創新,
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
城市進化論:您剛才提到要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智能化躍遷。以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佛山有怎樣的基礎條件,具體如何賦能?
白濤: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持續推進 “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佛山制造業體量大、門類全、應用場景豐富,能夠為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應用提供有利條件,這是我們發展人工智能的底氣和驅動力所在。
我們充分利用佛山制造業數字化帶來的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制造業”融合發展,搭建起全省首個地市級人工智能應用賦能中心平臺,把人工智能嵌入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環節,在家電、家具、陶瓷、紡織等行業構建一批特色化“AI+”應用場景,比如維尚家具打造國內家居行業首個“AI設計工廠”、伊之密打造國內首個AI注塑工藝輔助助手,有效促進企業降本增效。
同時,我們搶抓“兩新”政策機遇,推動傳統裝備制造、泛家居等優勢產業終端產品向智能裝備、智能家居等方向轉型,更好滿足企業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圖片來源:VCG211535853470
城市進化論:佛山的另一大城市核心功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承載地”,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佛山應如何走好科技創新之路?
白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科技創新,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佛山推進科技創新的活力蘊藏在產業配套強、應用場景多、成果轉化快的優勢之中。可以說,佛山是一座“把論文寫在生產線上的城市”。
我們始終立足產業根基,著力發展應用型科技創新,近五年財政科技投入累計383億元“真金白銀”,走出了一條具有佛山特色的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的發展道路,不斷擦亮“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招牌。
接下來,佛山將繼續圍繞“產業所需、創新所能、企業所盼”,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
一方面,培育壯大科研平臺,健全“企業出題、科研答題”機制,支持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藍橙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繼續優化升級、發展壯大,推動創新平臺涌現更多首創、首發科技成果。
另一方面,堅定不移發揮好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特別是用好剛剛設立的總規模200億元的佛山新動能產業基金,支持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投向具備明顯科創屬性和成長潛力的種子期、初創期企業和項目。同時,大力發展中試產業,籌建先進制造中試轉化創新中心,梯次建成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110家以上,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走進“大市場”。
城市進化論: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節點城市,具體到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佛山將如何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
白濤:制造業是佛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我們將依托自身產業基礎優勢,精準對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加強灣區城市聯動發展,持續深化與香港科技大學的科創合作、與澳門中醫藥協同創新和產業化合作,做深做實港科大(佛山)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加快推動香港(佛山)科創轉化合作區、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等合作平臺建設,助力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
文字 | 吳林靜 楊棄非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城市進化論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