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14日,硫磺島戰役進入尾聲,日軍23000余名精兵損失殆盡,在大炮巨艦和飛機的轟炸下,折缽山幾乎成為焦土。藏身地洞深處的殘兵敗將,卻絲毫不想投降。
金井一郎是一名幸存者,他親眼看到了最慘烈的一天。
硫磺島
3月14日上午10點,日軍混成第二旅團試圖與北部陣地殘存的大約900名士兵合流,合成一支突擊隊。自從9日發動總攻擊之后,原有2000多人的混成第二旅團只剩下了殘兵500名。
旅團長千田率領幾乎用光全部武器和炮彈的殘兵,白天潛伏在硫磺島東側的地下戰壕中,夜晚沿著東海岸向北部陣地偷偷前進。千田旅團長希望能與北部的士兵匯合,編成新的部隊抵抗美軍。
千田旅團長的執著沒有回報,他不知道的是美軍已經提前占領了北部戰壕的外圍地區,美軍正在那里嚴陣以待,等著千田和他率領的500名殘兵去自投羅網。
硫磺島地圖
3月16日那天是個好天氣,白天萬里無云,海風輕輕地吹拂著海面,吹拂著大戰過后的折缽山。成片的日軍尸體的衣服,在海風的吹拂下,烈烈地發出聲響。
傍晚來臨的時候,夕陽在海面漸漸沉了下去,成群的日軍殘兵正沿著海岸偷偷前進,三三兩兩的日本兵分散前進,他們壓低了身子匍匐而行,盡可能地減少被美軍發現的可能。
美軍監視下的硫磺島
金井一郎走在隊伍的最后,他的腳踝在前天的戰斗中被子彈削傷,所以走在最后方。行軍的過程很順利,可就是這種順利讓他感到不安,他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似乎有什么事情要發生。
這種感覺很微妙也很激烈,金井一郎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這是他在戰場上的生存法則,這種法則也是他現在還能活著的原因。他是絕不會做一個逃兵的,可是這種感覺令人想要逃跑。
日軍在行軍
突然,一發紅色的信號彈飛上天空,所有的日本兵驚愕地抬頭看去,天空被信號彈照成了紅色。緊接著,漂浮在海上的美軍巨艦調轉艦炮,朝著硫磺島東側的海岸線發起了炮擊,占領了北部陣地美軍也用迫擊炮、山炮向下進行轟炸。
短短幾分鐘內,海岸邊落下的炮彈如雨點一般。金井看到,先頭部隊被炸得四散分裂,人的身體被炮彈撕碎,又像雨點般落下來,掉進海里和戰友身邊,冒著白煙和燒焦的氣味。殘兵們驚慌失措,一個個奔逃著躲避炮彈。
千田旅團長緊急命令殘存的士兵向硫磺島北端的“溫泉濱”地洞躲避,殘存的日本兵在炮彈的爆炸向地洞奔去,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在奔逃的路上,不斷有殘兵被炮彈擊中撕碎,那種場面猶如地獄一般。
轟炸撕碎了一切
金井一郎看著四散奔逃的日本兵,一個個像老鼠一般奔向“溫泉濱”地洞。他看著眼前迷亂的一幕,內心深處感到有些忐忑不安,他拖著受傷的腿向地洞走去。就在他還未靠近地洞時,美軍的炮擊又開始了。
這一次的炮擊更為猛烈,美軍的炮彈像長了眼睛一樣,美軍的艦炮、野炮和飛機投下的炸彈,對“溫泉濱”地洞進行了掘地三尺似的飽和轟炸,重磅炸彈落下后炸得泥沙飛濺,炸得山上的土石亂崩。
美軍的飽和轟炸
第一發炮彈落下后炸出小坑,第二發、第三發……一直到幾百發、幾千發,一點點將地洞的小坑炸開,地洞被炮彈炸翻上來,空中彌漫著炸彈的硝煙,飛濺著地洞內戰壕的構建,還有撕破的軍服。
長達一兩個小時的轟炸,美軍投下了幾千噸炮彈,沿著整條地洞炸了一個遍,躲藏在地洞深處的殘兵被炸飛出來,炮彈炸出的巨大彈坑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洼地,日本兵的尸體堆滿了洼地。
自旅團長以下500名殘兵全數被滅,金井一郎沒有來得及躲入地洞,轟炸時躲進了一處洼地僥幸逃得一命。日軍500殘兵全部被滅,距離會合的地點僅僅間隔200米……
美軍抓住日軍俘虜
幾十年后,金井一郎拿出泛黃的日記,再次讀起了這段往事。他總是這樣哭訴道:
“日軍在硫磺島有多慘?我親眼看到炮彈撕碎日本兵!這就是殘酷的硫磺島戰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