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定親,22歲結婚,又因為從事地下工作,結婚兩年后,便讓20歲的妻子守寡,有些事情,真的無法兩全。
王孝和是我黨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名黨員,入黨時只有16歲,他有一位娃娃親妻子,比他小四歲,兩人于1946年結婚,于1948年生死兩隔,因為犧牲時間在1948年,王孝和也被稱為犧牲在黎明前一刻的烈士。
以身許國,再難許卿,這是最能描述王孝和與忻玉英愛情的一句話。兩人在1937年相識,當時日本侵略我國,攻打上海,11歲的王孝和跟隨家人到寧波外婆家避難,外婆家與忻玉英家只隔著一堵墻。
7歲的忻玉英,11歲的王孝和,還有王孝和的兩個弟弟,四個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王孝和因為年齡比較大,在玩耍的時候,還充當著照顧弟弟妹妹的角色,讓忻玉英對王孝和非常有好感,兩家人看這一對小家伙玩得來,就給定了個娃娃親。
雖然11歲就定親了,但兩人的在一起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首先是王孝和讀書進入了上海的一所專科學校,然后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指示下,進入了楊樹浦發電廠。
離開寧波后,一是距離,二是兩人年紀小,很快兩個人就淡了聯系,忻玉英在鄉下勤勤懇懇的干活,照顧家人;而王孝和則先是學習,后又從事革命工作,對這段娃娃親都忘了個差不多。
而兩人之所以走的艱難,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我黨對黨員的對象也要進行考察,結婚要打申請,還要滿足一些硬性規定,所以王孝和想要娶親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一回事。
如果忻家人不再重視這個娃娃親,兩人可能一點兒機會都沒有,但忻家人非常守信,忻玉英十八歲的時候,忻家人就主動打聽找到了王孝和,不是逼婚,只是要一句準話,當年的娃娃親,算不算數。
王孝和因為工作原因,也沒有找對象,眼看自己的娃娃親對象找上門,王孝和自然也是很欣喜的,忻玉英長得不賴,雖然一副鄉下人打扮,但面容清秀,非常耐看。
因為自己的婚姻要經過組織批準,王孝和就將這件事上報給了組織。在當時那個特殊時代,對黨員對象的審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特別是地下人員,敵我斗爭形勢嚴峻,在我黨特工不斷打入敵人內部的同時,敵人也不斷派遣特工打入我黨內部,而拋開熬資歷的方式,婚姻是最快獲得接觸機密情報的路徑,所以結婚審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地下黨人員的婚姻對象考察和作戰部隊以及根據地行政單位人員的婚姻考察有很大不同,地下黨原因的對象考察更重視因地制宜。
王孝和是我黨組織工人運動的黨員,他的任務不是為了刺探極為機密的情報,而是擴大我黨在工人中的影響力,利用這影響力為工人兄弟們謀福利,組織工人的革命運動,所以對王孝和的對象考察主要看重以下幾點:
“1、身世清白,不是敵人;2、踏實可靠,無不良嗜好;3、最重要一點,兩人要真心相愛。”
對于那個時代的黨員來說,這樣的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忻玉英就經歷過這樣的考察,通過了考察,兩人才能夠結婚。
忻玉英雖然是農村長大的女孩,但她的見識一點兒都不低,說話雖然很質樸,但卻能夠一針見血。王孝和和忻玉英說到鄉下局勢,忻玉英直說鄉下國民黨很壞,經常欺負鄉親,從這點來看,她或者說,她所處的哪一個階層,都對國民黨有一定的恨意。
兩人的結婚申請得到了組織上的通過,當然,這件事忻玉英并不知道,為了保護妻子,王孝和一直都沒有告訴她,自己的真實身份。
但王孝和依然還是讓自己的妻子參與了一些組織活動,比如開會的時候,王孝和會帶著同為黨員或預備黨員的工友到自己家假借打麻將的名義開會,這個時候,王孝和就會讓忻玉英到門外望風,如果有人來,就讓忻玉英敲三下門。
有時候,王孝和還會讓忻玉英進行一些送信以及送資料的活動,讓忻玉英帶著資料到特定地點,給組織送資料。
作為一名黨員,將不知情的妻子拉進來,應不應該這么做呢?說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確定,忻玉英到底知不知情。
王孝和所做的很多事情,實際上都沒有瞞著忻玉英,比如開會,比如送文件資料,忻玉英雖然不認識字,但基本的觀察能力還是有的。
比如王孝和打麻將,讓忻玉英望風的時候,忻玉英難道就沒有疑問嗎?打個麻將,還要望風。
所以忻玉英可能不知道王孝和的具體身份,但至少知道一部分事情,比如,自己丈夫所做的事情必然充滿了危險,很可能有殺身之禍。
對于忻玉英來說,知道這一點就夠了,知道有危險,可是她依然選擇這么去做了,不管是望風還是送資料,說明忻玉英是支持王孝和的,相信王孝和的。
為什么會這么做,忻玉英晚年曾給出答案,當時她就知道自己丈夫和她的那些朋友不同尋常,但她還是選擇按照自己丈夫的說的做,一來是相信自己的丈夫,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個善良的人,其次,是她看他丈夫的朋友,他們都不是什么惡人,都是好人。
人心都是向善的,知道好壞,而一個能辨別好壞的人,就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忻玉英就是如此,她知道自己丈夫所交往的都是好人,所以她沒有畏懼危險,無意中參與了革命活動。
組織工人運動,危險程度雖然沒有在中統、軍統臥底那么高,但暴露的風險卻很大,隨著王孝和多次組織工人活動,他的名字已經進入了特務的名單,在大致確定王孝和的身份后,王孝和就被特務監視了。
由于王孝和多次組織工人活動,他在工人中有很高的威望,所以特務不敢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迫害王孝和,而且他們也打算利用王孝和,引出更多的地下黨員。
特務們一邊勸降,一邊監視王孝和,與王孝和接觸最多的是一名叫萬一的特務,由于經常來王孝和家,加上語氣和善親切,讓忻玉英都對萬一沒有那么大的排斥。
只是特務們都是要完成任務的,多次勸降無果后,特務們決定對王孝和進行抓捕,而在抓捕的前一天,萬一跑來告訴王孝和,他們要抓人了,讓王孝和趕快逃走。忻玉英聽到萬一的話,非常心動,開口就勸王孝和,但王孝和并不想走。
該不該走?其實這并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王孝和自被監視的那一天起,就走無可走了,而萬一也不是真正拿王孝和當朋友,萬一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他讓王孝和走,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陰謀。
彼時,王孝和已經被監視,不管去哪兒,都有特務尾隨。如果王孝和聽從萬一的話,選擇逃走,那王孝和能逃去哪里?只有去別的聯絡點,找自己的同志,最后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同志因為自己被特務們抓捕,害了自己的同志。所以對王孝和來說,根本沒有走這一選項。
1948年9月,王孝和被判處死刑,被敵人殺害,而在他被執行死刑的時候,他笑著尋找著自己的妻子,可是特務們根本不敢讓人圍觀,忻玉英根本進不到法場。
王孝和犧牲時年僅24歲,而他的妻子只有20歲,結婚兩年,除了給王孝和生了個女兒外,還有一個遺腹子,也是一個女兒。
王孝和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了自己的所有,而他對不起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自己的妻子忻玉英,讓忻玉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從事革命工作,讓忻玉英為自己生兒育女,自己卻沒有能夠完整盡到作為父親,作為丈夫的責任,這是王孝和最大的遺憾。
那么忻玉英有沒有怨恨過王孝和,我覺得,其實是沒有的,那每天必不可少的中英文混雜的告別和問候,還有那真切的關愛,忻玉英感覺的到,兩人相處的時間很短,只有兩年,但都盡其一生愛著彼此,只是一個的一生很長,一個的一生卻戛然而止,很短很短,但這份愛就像高山大河一樣,一直存在著,一直流淌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