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前夕,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主動請纓,申請加入志愿軍。
對于毛岸英的主動請纓,彭德懷高度贊揚,說道:“國難當頭,挺身而出,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有個別高級干部就沒做到,叫他去都不去!但是毛岸英做到了,毛岸英是主動請求到朝鮮抗美援朝的。”
這個“個別高級干部”是誰?毫無疑問,這里所說的高級干部就是林彪。
因為在抗美援朝之前,毛主席是想要讓林彪領兵入朝的。
毛主席他老人家對林彪寄予厚望,但是一向服從主席命令的林彪不愿意領兵入朝,以至于毛主席泱泱不快。
在政治局會議結束后,毛主席臉色很難看,毛岸英對這一刻印象十分深刻,說道:“從未見過父親大聲嘆氣……”
毛主席“大聲嘆氣”的原因就是林彪不愿意領兵入朝。
雖然林彪表示“如果中央決定派兵入朝,他個人服從中央決定”,但是他一直不贊成派兵入朝,甚至提議“出而不戰”。
對于林彪的態度,毛主席十分不滿意,曾經公開批評“恐美病”:“他們看不透局勢,害怕犧牲、害怕轟炸、害怕東北的老底兒被打光……害怕失去來之不易的局面……”
時至今日今時,林彪不愿意領兵入朝都是一個熱門話題。
后人無數次提問,林彪當年為什么不愿意入朝作戰?
本期文章,筆者略抒淺見,和諸君一起來分析一下林彪為什么不愿意領兵入朝。
一:各領導人對領兵入朝的態度
毛主席、周恩來兩位領導人是堅決支持戰爭的,但是其他的幾位態度要么不明朗,要么就是反對。我今天在這里羅列一下各方的態度,大家一起來看看當時入朝作戰的一些問題。
毛主席:唇亡齒寒
周恩來:咱們中國和朝鮮,一千公里的邊境,如果年復一年的防御,每年要支出多少軍費?這就好比是,我們抱著一個不知道啥時候爆炸的炸藥包,還怎么加速社會主義建設?還怎么恢復經濟?
彭德懷:
出兵朝鮮是極其必要的,打爛了等于我們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就是了。如果讓美國占領了整個朝鮮,將來的問題更復雜。與其晚打不如早打,打爛了我們再建設!老虎總是要吃人的,我們要堅決反抗美國人的侵略;而且東北有重工業基地,歷史告訴我們,東北不安全國不安,出兵遠朝鮮必要的!
高崗:
連續八年抗戰,國民經濟急需恢復,尤其是重工業更需要恢復,東北乃我國的重工業之重;一旦開打,東北會被轟炸,美國出動五百架轟炸機,一夜之間就能把東北的四座重工業城市,全部給夷為平地。如今臺灣的蔣介石,無時無刻都在叫囂反攻大陸;國內問題就更多了,我們的西藏沒解決,土地革命更未完成,所以會面對重重困難;關于要不要出兵朝鮮,我本人持反對態度,應該沿著鴨綠江展開積極防御,一旦美國人真的來了,就把他們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林彪:不值得為了一個幾百萬的國家把一個五億人的大國拉下水。
朱德:如果沒有制空權,猶如單拳打老虎,無舟求渡啊……戰爭一旦打起來,我們必定會承受巨大損失。
從上面幾位主要領導人的態度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朱德的態度并不是很明朗;高崗、林彪不贊成入朝作戰;毛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三個人堅決支持入朝作戰。
當時分歧很大,甚至上升到政治局會議上,但是直到志愿軍入朝作戰,兩方都沒能說服彼此。
最后林彪沒有掛帥出征,彭大將軍領兵入朝。
關于林彪為什么不掛帥出征,我個人認為有兩點,其一是不劃算;其二是身體原因。
二:林彪不愿意入朝作戰的原因
1:不劃算
林彪在政治局會議上分析了美軍和解放軍的差距:
我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后美國軍隊,光美軍一個裝甲步兵師,就擁有榴彈炮72門,迫擊炮160門,其他炮244門 ,坦克154輛,各種戰車3718輛,相當于我們一個軍的三倍。而我們軍呢,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美軍則有一千多架飛機,兩百多艘戰艦配合作戰,相比之下力量懸殊啊。
林彪分析的不無道理,但是這不是核心原因,核心原因還是因為不劃算。
如果美國侵略中國,解放軍要和美軍打,就算有這些問題,林彪也不會有任何推辭。
這一點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就算是“小米加步槍”,林彪也沒有怕國民黨的美械。因為這是為中國作戰,是為五億中國人民作戰。
但是如果是為了朝鮮,那就有問題了,林彪不止一次提到:“不值得為了一個幾百萬的國家把一個五億人的大國拉下水。”
對于林彪來說,仗能不能打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劃算不劃算。如果費盡全力,打了一個慘勝,那么打仗的意義是什么呢?
這也不是林彪小家子氣,這個軍事態度和林彪的人生履歷有著密切關系。
林彪經歷過三個困難時期,分別是紅軍長征、八路軍抗日、解放軍在東北。
在這三個時期,我軍的武裝力量都比較弱小,遠遠沒有到和敵人硬碰硬的地步。而且這三個時期都是我軍的重要時刻,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我們就拿紅軍長征來說,林彪負責的可是黨中央的安全,萬一紅軍的力量不夠,不能保護好黨中央,那紅軍該何去何從?
林彪位居高位,往往是國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他不能不算這個“賬”啊。
他在作戰的時候都會考慮“節儉”,為什么?為的就是積攢一些力量,防止豺狼的襲擊。
為什么粟裕敢打“神仙仗”?因為有人托底啊,就算粟裕失敗了,黨中央的安全也有人保障。
但是林彪不行,林彪要是失敗了,黨的武裝力量將會大大縮減,黨中央的安全怎么辦?
所以在領兵入朝這件事上,林彪始終不支持,他提議“加強東北邊防”、“志愿軍出而不戰”。而這兩個策略的中心思想就是保全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決定入朝作戰的時候,采納了林彪的建議“出而不戰”。讓志愿軍構筑防線,六個月之后再談攻擊的問題。
而美國方面也規定“發生了中國或蘇聯大規模有組織的抵抗,聯合國軍總司令在向華盛頓報告之前,不得下令繼續前進。”可見,美國方面也沒有準備好與中國、蘇聯作戰。
林彪的建議還是有用的,但可惜被戰爭狂人麥克阿瑟毀了。
2:身體問題
林彪當時的身體實在是太差了,林彪在1938年的時候被晉綏軍的一個哨兵打了一個貫穿傷,命差點交代在1938年。
好在搶救及時,林彪的命保住了,但是從此得了植物神經紊亂癥,怕光、怕風、怕水、怕出汗、怕聲音,身體十分虛弱。
之后林彪南征北戰,一直沒有得到修養。建國后,毛主席還特意批示傅連璋組建一個專業的醫療小組,專門為林彪治病。
毛主席對自己的醫療小組都沒有這么用心,反而是特意給林彪組建一個醫療小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林彪的傷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曾經為了新中國,前往華北,前往東北、四保臨江、三下江南,轉戰西南,半點怨言都沒有。唯獨到了抗美援朝的時候,林彪才開始不贊成領兵入朝。
我思來想去,最終還是認為林彪不愿意領兵入朝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劃算。
但是對這件事,我們也不能太過苛刻,不是所有人都有毛主席的格局的。
毛主席是千年不遇的大才,他的戰略、格局都遠超同代的那批人。在關于抗美援朝的議題上,黨內的很多同志都不是很贊成,但是毛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等人堅持作戰。
事實上,他們的堅持是對的。抗美援朝之后,彭德懷激動的說道:“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這一戰,新中國徹底站穩了跟腳,全世界都見識到紅色中國的力量,見識到中華民族的力量。
七十年,彈指一揮間,至今我們都在紀念抗美援朝,都在享受著抗美援朝帶來的紅利。
而這些東西和毛主席是密切相關的,這也導致一些人在懷念毛主席的英明決策的同時對反對抗美援朝的那些人頗有微詞。
對于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毛主席還是認可林彪的,雖然林彪不支持抗美援朝,但是也為抗美援朝出謀劃策,毛主席仍舊信任他。
因為在毛主席看來,這些也很正常,他在早期領導紅軍的時候,也有一些人不認可他。但是,毛主席用自身證明了自己,贏得了其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抗美援朝期間,林彪也沒有再對這件事有過什么意見,而是積極響應中央政策,四野在朝鮮戰場立下了不少功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