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歲月:在平度插隊期間愛上漂亮的農村姑娘,最終兩人奉子成婚
1968年12月下旬的一天早飯后,一輛輛滿載著青春與理想的汽車緩緩駛離青島,向著距離青島一百多公里的平度縣進發。車上,18歲的王玉成懷揣著離家的愁緒和對未知生活的憧憬,心中充滿了忐忑和不安。王玉成身體雖然有些瘦弱,眼神卻透著一股堅毅,作為響應國家號召的知青,他放棄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機會,決心到廣闊天地揮灑汗水,書寫別樣人生。
圖片來源網絡
上午十點半,滿載知青的汽車來到了平度縣,在平度縣城短暫停留后,十幾輛汽車又分別駛向了縣城周邊的各個公社駐地。中午十二點半,王玉成他們乘坐的汽車停在了公社革委會大院,在革委會大院吃過午飯,按照分派名單,知青們便跟隨前來迎接的社員,去了各個生產大隊。
王玉成跟隨著幫他們推行李的社員來到了李家集大隊,他們十名青島知青被分派在李家集大隊第三生產小隊插隊落戶,大家臨時借住在老鄉家中。
初到李家集,艱苦的生活條件如同一記重錘,敲碎了王玉成心中的浪漫幻想。低矮昏暗的土坯房,粗糙難咽的高粱面窩頭,再加上天氣的寒冷,大家的情緒都很低落。好在李家集的鄉親們都很熱情,對待青島來的知青就像對待來走親戚的客人一樣親切。
因為當時正是冬季農閑,地里沒什么要緊的農活,李隊長就沒給知青們安排農活,讓他們先熟悉一下村莊里的地理環境,然后自行安排時間。有時大隊召集知青開會學習,隊里就按出工勞動給他們記工分。
春節過后,天氣漸漸轉暖,趁著春耕春播生產還沒開始的那段時間,李隊長帶領幾名老社員把隊部的那三間土坯房子拾掇出來,搭建了火炕,壘砌了灶臺,置辦齊了一應生活用品,等火炕燒干了,知青們就都搬到隊部一起居住了。畢竟在老鄉家居住不是那么方便,知青們也不想總給老鄉家添麻煩。
知青們搬到隊部居住以后,李隊長安排了一名叫臭妮的姑娘臨時幫教知青們學習做飯,隊里給臭妮記工分。李隊長還要求臭妮盡快教會知青們自己做飯,最多半個月的時間。
臭妮姑娘姓李,她的名字叫李淑英,臭妮是小名。李淑英當年十七歲,長得挺漂亮,是李家集大隊為數不多的初中畢業生。李隊長之所以讓李淑英幫教知青們學習做飯,就是因為她有文化,便于和知青們溝通交流。
李淑英特別勤快,挑水、發面蒸窩頭、熬糊糊燉菜都是她自己做,除此之外,知青們的熱水瓶她都想著給灌滿熱水,還把自己的咸菜拿來給知青們吃。知青們都很喜歡她,對她的印象特別好。
王玉成看李淑英一個人又是挑水又是和面的,確實夠她忙活的。他就主動幫著挑水,幫忙燒火。李淑英說她能行,不用王玉成幫忙。王玉成就笑著說:“李隊長不是讓你教我們學習做飯嗎?我們不動手,咋學做飯啊?還有,你得教我們才行呀,你不教我們,我們也不會啊?!?/p>
幾天后,王玉成第一個跟著李淑英學會了打水,學會了發面蒸窩頭,也學會了熬糊糊燉菜。春耕生產開始以后,李淑英就不幫知青做飯了,她也和知青們一起出工參加生產勞動去了。
李淑英不幫著做飯了,知青們只好兩個人自由組合輪班做飯,輪到誰值日誰就早起做飯,不能耽誤出工勞動。
剛開始那幾天,王玉成天天都早起挑水,那幾名女知青不會搖轆轤,只能他代勞。好在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把面發上,早晨起來直接蒸窩頭,一個鐘頭多一點就能做好飯,蒸兩籠屜窩頭,十個人正好能吃一天,做飯也沒有多大困難。更何況每天晚飯后李淑英經常來幫知青們和面,知青們輕松了很多。
在生產勞動中,李淑英對知青們也特別關照,主動教知青們學習推獨輪車,教知青們學習干各種農活,看一個十六七歲的農村姑娘這么能干,王玉成他們幾名男知青都自愧不如。
在李淑英和鄉親們的幫助指導下,知青們漸漸學會了干各種農活,也慢慢適應了農村艱苦的生活環境,大家和李淑英的關系也越來越好。特別是王玉成,他不光是發自內心地佩服李淑英,還發自內心地喜歡上這個勤勞善良開朗又漂亮的農村姑娘。
圖片來源網絡
時光匆匆,一晃就到了下鄉插隊的第三個年頭。
那年初秋的一天晚飯后,氣溫依舊熾熱,空氣中彌漫著莊稼成熟的味道,王玉成和幾名男知青一起到村頭的場院納涼。
剛來到村頭,只見李淑英正站在那里,好像在等什么人??吹酵跤癯伤麄儊砹?,李淑英和大家一一打過招呼,笑著對王玉成說:“玉成哥,你那本《野火春風斗古城》看完了嗎?能借給我看看嗎?”“那咋不能,你在這等著,我回去給你拿來。”王玉成爽快說道。
看王玉成折身就往回走,李淑英趕忙笑著說:“玉成哥,你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崩钍缬⒁贿呎f一邊攆了過去,其他知青也沒多想,就去場院乘涼去了。
當時王玉成剛滿二十一歲,李淑英還不滿二十周歲,王玉成雖然挺喜歡李淑英的,可他還沒往感情這方面想過。李淑英的年齡雖然也不大,可當時農村青年十八九歲就開始訂婚了,早就有人上門給李淑梅提親了。她是初中畢業,很想找一個文化程度比自己高的小伙子。挑來選去,她的眼光就落在了高大英俊又是高中畢業生的王玉成身上。可當時插隊知青還沒有談戀愛的,李淑英也不好意思向王玉成告白。
那年秋后,大隊書記安排王玉成到李家集小學當了民辦教師,李淑英家就住在學校的南邊,王玉成去學校上課和放學回家都路過李淑英家的大門口,李淑英經常等在門口,給王玉成送一些好吃的,有時也找借口向王玉成請教一些問題,目的就是和他多一些交流。
老話說日久生情,王玉成慢慢就發自內心地愛上了李淑英,一天見不到李淑英,他心里就像少了什么似的。
之后的日子里,王玉成總會找各種借口與李淑英接觸,和她一起探討小說中的故事情節,還把自己寫的短篇小說拿給李淑英看。李淑英不光是喜愛王玉成,她也非常欣賞王玉成的才華,因為王玉成寫的短篇小說,都讓她讀出了眼淚。
隨著相處漸多,兩顆年輕的心越靠越近。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兩人相約在村外的小河邊散步。四周靜謐,只有潺潺的流水聲和偶爾的蟲鳴聲。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青春美好的輪廓。在這如詩如畫的氛圍里,愛情的火花徹底被點燃,他倆偷嘗了禁果,沉浸在彼此的愛意之中。令他倆未料到的是,這一夜的沖動,竟然給他倆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恐慌。
不久后,李淑英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讓兩人陷入了巨大的驚慌和迷茫之中。在那個思想觀念比較保守的年代,未婚先孕是難以被接受的事情,也是遭人病垢的丑事。李淑英嚇得不知所措,她害怕面對家人和鄉親們異樣的眼光;王玉成則心急如焚,卻也深知自己必須承擔起責任。他很堅定地說:“淑英,別怕,我會對你負責任的。”
利用星期天不上課的時間,王玉成坐車回到了青島,向他父母如實坦白了實情,他父母雖然很生氣,還是心平氣和地對他說:“玉成,你是男人,要敢作敢當,事情既然發生了,后悔自責也無濟于事了,回去吧,回去向她父母道歉,然后和她結婚!”
回到李家集,王玉成鼓起勇氣向李淑英的父母坦白了一切。起初,李淑英的父親十分震怒,覺得女兒的行為敗壞了家風,堅決反對這門婚事。無奈,王玉成去求助李隊長,李隊長來到李淑英家,笑著對李淑英的父親說:“事情到了這一步你還端什么架子,不知道什么叫輕重緩急嗎?非要把淑英逼死嗎?何況人家王玉成是個好小伙子,敢作敢當,做你家的女婿綽綽有余,你再端架子,倒時別后悔!”
隨后王玉成又一再發誓,他說一輩子都會對李淑英好,絕不會讓她受委屈,更不會拋棄她。最終,李淑英的父母答應了這門婚事,李淑英喜極而泣。
婚后,王玉成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學校不上課的時間,他就到自留地鋤草,割草喂豬,也幫著做家務。李淑英也特別疼愛王玉成,家務活盡量自己承擔,有點好吃的也省給王玉成吃,兩個人你謙我讓,恩愛有加,生活得很幸福很快樂。
兒子出生的那天,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初為人父的喜悅瞬間驅散了王玉成所有的疲憊與擔憂。看著襁褓中那個皺巴巴卻無比可愛的小生命,他心里樂開了花,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此后,他們的生活雖然依舊清苦,但因為有了彼此的愛,有了孩子帶來的歡樂,日子變得充實而溫暖。
后來的幾次招工,因為王玉成娶了農村姑娘,他也就失去了招工進城的待遇。不能招工進城,王玉成心里雖然很失落,可他一點都不后悔,因為李淑英溫柔又賢惠,他很滿足。
恢復高考后,王玉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山東海洋學院,他成了全公社第一個考上大學的青島知青。離開李家集的時候,李淑英淚眼汪汪地說:“玉成哥,你考上了大學,不會不要俺娘倆了吧……”“看你說的,我要是那樣做,我父母都不會答應的。”王玉成拍著胸脯打下了保證。
王玉成回青島上大學以后,李淑英到學校頂替王玉成當了民辦教師。李淑英一邊教書一邊照看不到兩歲的兒子雖然很辛苦,可她無怨無悔,丈夫是出人頭地的大學生,她驕傲,她知足。
王玉成大學畢業后分配在青島海洋研究所工作,留在了青島。后來李淑英通過考試,取得了到縣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資格,進修學習結業后轉成了公辦教師,她在教育戰線工作了二十多年,培養了好幾名優秀大學生,也把自己的兒子送進了山東大學。
兩地分居二十多年,退休后李淑英才來到青島和王玉成團聚。他倆的婚姻沒有因為王玉成考上大學受到影響,更沒因為兩地分居而破裂,主要原因是王玉成信守了他當初發下的愛情誓言—一輩子都對李淑英好。
講述完自己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經歷,王玉成很感慨也很激動,他說這輩子最欣慰的就是娶了一位善良又賢惠的好妻子,父母也含笑九泉了。最大的成功就是養育了一個好兒子,兒子的成就是他夫妻倆的驕傲。
圖片來源網絡
王玉成和李淑英的愛情故事,不光在知青老友圈里傳為佳話,在他們插隊落戶的第二故鄉也口口相傳,說起青島知青王玉成,鄉親們都說他是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都為他豎大拇指。(為了保護李老師的隱私,村莊用了化名)
作者:草根作家(感謝王先生提供素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