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故宮的人基本都看到過珍妃井,紫禁城玄武門內的這口珍妃井,在葬送了珍妃性命的同時,也葬送了不少人的名聲,比如慈禧、隆裕、李蓮英、崔玉貴。
珍妃井
關于珍妃跳井,眾說紛紜,有人說崔玉貴是罪魁禍首。也有人說當年是珍妃在慈禧西逃的緊要關頭,不識大體,以死相逼,自己跳井而死,崔玉貴上前沒能拉住,也正是這一舉動,使他成為了這一事件的最大嫌疑人。也有崔玉貴口述記載,說是他手下的一個小太監奉慈禧之命把珍妃扔進了井里,結果慈禧為了逃脫干系,怪罪崔玉貴管理不力,縱容手下害死珍妃。
不管真相如何,反正崔玉貴最后是背上了這個黑鍋。就連崔玉貴的干爹、慈禧的弟弟桂祥為他說情求饒,都沒能說服一向慣于嫁禍于人的慈禧太后,就這樣,崔玉貴成了珍妃跳井這一事件的替罪羔羊,被逐出宮,從此結束了他的太監生涯。
雖然崔二總管被逐出宮,但事后來看卻未必完全是壞事。
作為晚清四大太監的崔玉貴(安德海、李蓮英、崔玉貴、小德張),和李蓮英是同事,一個大總管,一個二總管,崔玉貴卻看不慣李蓮英的蠅營狗茍,兩人一直不對付。雖然他身在宮中也免不了勾心斗角,吃拿卡要,但相對其他三人,崔玉貴卻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崔玉貴曾經為了安置兄嫂,在東華門萬慶館3號買了套宅子,就是現在的萬慶巷3號。同時期的李蓮英曾經可著四九城置辦房產,可崔玉貴的住處,如今有據可查的就只有萬慶館這一處。
左一為崔玉貴
過去凡是有錢有勢的太監,都得在宮外娶個三妻四妾的當擺設,更不要說這大太監了,可崔玉貴愣是一輩子沒娶老婆。有人給他保媒拉纖兒,他卻說:誤了自己,不能再誤了人家姑娘。就連他哥哥娶了三房姨太太,都是背著崔玉貴,每次被他發現,都是木已成舟了,而崔玉貴對他大嫂絕對尊重。
當年崔玉貴認了個干兒子,取名崔漢臣。崔漢臣長大成人,進了當年最熱門的京師同文館上學。他得勢的時候,正趕上兒子在京師同文館畢業。崔玉貴并沒借勢給兒子介紹個高待遇的工作,而是讓他在基層鍛煉。
崔玉貴捐資修建了地安門鐘鼓樓后面的宏恩觀,用來安置老弱病殘的退休太監們,大概相當于太監養老院。
當年崔玉貴被逐出宮后就住進了宏恩觀,家里人得知了他被逐出宮的消息,于是養子崔漢臣來宏恩觀接他回家。崔玉貴性情耿直倔犟,為了不給家人添麻煩,他每十天回家看望一次,每頓飯前都得嘗兩口窩頭,意在警示子孫不能忘本。
崔玉貴在宏恩觀沒住幾天,就搬到海淀區藍靛廠的立馬關帝廟居住。估計是想離城遠點,躲個消停。這座關帝廟的山門左側曾經有匹泥塑棗紅馬,所以被稱為立馬關帝廟。當年崔玉貴曾給這座關帝廟捐了680畝地,之后在這兒度過了余生。
崔玉貴目睹大清一天天衰敗,又聽說宣統皇帝被逐出宮,另有傳說軍閥曾對崔玉貴敲詐勒索,致使崔玉貴積郁成疾,最終得了不治之癥,于1926年離開了人世,享年66歲。
太監做到了崔玉貴這個份兒上,跟安德海、李蓮英比起來,雖然少娶了幾個老婆、少置了幾套房產、少結了幾個仇家,也少做了幾個噩夢,但他享受到了子孫的孝順,晚年的清靜,甚至是去世時的安詳。常伴慈禧左右,一生如此收場,已屬難得,總結崔玉貴的一生,嚴于律己、寬于待人是他壽終正寢的主觀因素,至于客觀原因,恐怕正是慈禧嫁禍導致他提前下崗,才使咱們的崔二總管有幸置身事外,安度晚年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