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次嘗試,美國時隔53年終于完成了一次徹底成功的登月,重返月球的步伐又向前進了一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NASA成功進行了六次載人登月,一共有12名宇航員登上了月球表面,在那之后人類還未進行過新一輪的載人登月。
現在來看,載人登月的巔峰時期又要到來了,中國確定要在2030年之前完成首次載人登月,把兩名航天員送上月球表面。而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也正在開展,雖然已經有過多次的延期,到目前來看2028年之前大概率會載人登月。
美國上一次的載人登月可以追溯至1972年的阿波羅17號,共有三名宇航員前往月球,其中兩人踏上了月球表面。
現在時隔53年,美國再次完成了登月,當然并不是載人登月,而是月球探測器的軟著陸。2024年開始,美國商業月球載荷計劃如期展開,先后發射了隼鳥號月球探測器和奧德修斯月球探測器,從結果來看只能算是沒徹底失敗。
隼鳥號自不必說,甚至還沒有飛多遠就直接掉回地球,渣都不剩了!
而奧德修斯探測器整體表現還算良好,最終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動作比較尷尬,奧德修斯月球探測器最終躺在了月球表面,勉強運行了一段時間便匆匆下線了!
今年美國商業月球載荷計劃繼續開展,現有“藍色幽靈”探測器登陸月球,后有“雅典娜號”緩緩跟隨。但結果我們已經看到了,同樣是“直覺公司”的雅典娜號探測器,跟奧德修斯類似,都是在月球表面躺平。
但藍色幽靈探測器就完全不同了,美國螢火蟲航天公司宣稱自己徹底的成功登月了,這也算是把2024年奧德修斯躺平在月球上給排除了!
藍色幽靈探測器成功落月之后拍攝了月球上的“日出”,整個畫面中有太陽、月球的表面以及它自己的影子,整體畫面美輪美奐。藍色幽靈探測器將會在月球表面工作一個月晝,大約是14天的時間。
藍色幽靈探測器搭載了10個NASA的有效載荷,負重150公斤,在為期14天左右的時間內需要完成月壤性質、地球磁場與太陽風交互、地質特性的分析工作,總體來說主要是為美國重返月球(Artemis)計劃提供數據支持。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藍色幽靈月球探測器的著陸精準度很高,已經達到了百米級別。
藍色幽靈探測器通過升級后的激光測距儀以及AI地形識別,很好地解決了姿態失控問題,避免了奧德修斯探測器躺平月球的問題再次出現。通過自動規避功能,讓探測器在100米井精度范圍內合理選擇平坦合適的位置。
百米精度內的登月并不常見,目前除了藍色幽靈探測器,只有日本的SLIM探測器曾經實現過!
2023年9月,日本的SLIM探測器開始奔向月球,經過四個多月的太空飛行之旅,在2024年1月成功進行了登月。但結果比較尷尬,SLIM探測器最終以倒栽蔥的形式落在了月球表面,正常發電功能自然無法完全實現,只能是慢慢熬到失聯。
雖然SLIM探測器以特別的方式登陸月球,但是人家精準度還是值得稱贊的,實際的著陸點跟預選著陸點僅僅相差不到百米,目前來看只有藍色幽靈探測器跟它有一拼,當然主要指的是落月的精準度問題。
在這里還有提一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他們的月船三號在成功登陸月球后好一頓宣傳,自認為掌握了新的著陸技術,認為NASA都很羨慕要學習。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精準的預選著陸點,在下降著陸的過程中臨時篩選,只要完好落下就是成功。
很多網友說這算不上啥新技術,主打的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無論如何,百米精度精準著陸,還是有一定實力的,算上這次,人類才一共有兩次,值得祝賀!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