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的時候,孕媽們都充滿期待,希望能生一個天使寶寶,健康、平安地長大。
但往往生完之后才會發現,有的寶寶天生好帶、讓父母省心,而有的寶寶卻天生難帶,從小到大都讓父母操碎了心。
咱們民間通常把好帶的孩子,說成是來向父母“報恩”的,而不好帶的孩子,則說成是來向父母“討債”的。
01
雙胞胎姐妹,一個是來報恩的一個是來討債的?
我有個朋友雯雯生一對雙胞胎女兒,雖然兩姐妹的模樣長得一樣,但性格卻截然不同。
雯雯曾經跟我抱怨過:“我家妹妹呀,就是向我來討債的,真不知道我上輩子造了什么孽,才讓她這么折磨我!幸虧姐姐是來報恩的,不然我真的要瘋啦!”
她家二女兒出生時才4斤,比大女兒足足輕了1斤,一出生就進了保溫箱,直到兩周后才抱回家。
而大女兒出生時體重達標,一直待在媽媽身邊,從小就特別好帶,吃飽了就睡,很少哭,真是“天使寶寶”。
但二女兒很愛哭,有時候怎么哄都哄不好,不哄更恐怖,能哭一兩個小時,樓下都投訴她們很多回了。
“你家孩子哭聲太吵了,能不能管管”,雯雯每天要花很多時間哄二女兒,都快神經衰弱了。
而且二女兒睡覺很困難,要媽媽抱著到處走動,才能睡著,但一放到床上又醒了、不停地哭,所以雯雯經常需要抱著二女兒睡,落下了腰酸背痛的毛病。
直到3歲以后,這老二才不那么愛哭了,但有時候不如她的意,她還會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上學后,兩姐妹的差異也很大,老大自律性很強,寫作業從來不需要催,自己能完成得很好,考試每門都是A+;而老二還是那個需要雯雯操心的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的、總走神,不是要上廁所就是要喝水、吃零食,很難集中注意力,后來去醫院診斷出“注意力缺陷”,成績就更差了,雯雯經常輔導作業被氣得不行。
雯雯問我:“為什么她倆都是我的孩子,還是同一天出生,差別就這么大呢?”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性格、特質都不一樣。
復旦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發現:嬰兒的“難養指數”與5-HTT基因有關。攜帶特定基因型的孩子,大腦處理壓力的杏仁核活躍度高出30%,就像自帶“高敏雷達”,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同卵雙胞胎也會有性格差異。
簡單來說就是,有的孩子是高敏感娃,很難帶,是民間所指的“討債”的。
我想如果可以選擇,大家都想生一個“報恩型”的孩子吧。
02
“報恩”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我兒子出生在老家的縣城醫院,那里的婦產科主任跟我婆婆是熟人。
婦產科主任跟我們: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從剛出生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像那種出生時哭得很大聲,一直哭,怎么也哄不好的孩子,大概率是很難帶的,父母帶大他們要操不少心,這就是所謂“討債”的。
但一看你家這孩子,就知道是來報恩的,就剛出生時哭了幾聲,很快就不哭了,以后你們可有福享咯。
別說,真被這醫生說中了,我兒子真的特別好帶,讓我少操了不少心。
他除了餓了、尿了、不舒服了,基本上很少哭鬧。人也聰明,上學時從不鬧事,沒被老師投訴過,都說我兒子好乖。
他的成績也不錯,寫作業也是自己完成,還經常喜歡搗鼓一些手工,動手能力非常強。
反正,我兒子現在12歲了,基本沒有讓我們操過心。
通常來報恩的孩子,有以下幾個特征,家長們對照一下,你家孩子中了嗎?
1、不愛哭,反而愛笑。
就像上面婦產科主任說的,很容易哄,情緒比較穩定,還很愛笑,就是天使一樣的寶寶,父母能省心不少。
媽媽不需要為了哄娃,而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有時間打扮自己、學習成長,對于整個家庭也是非常有益的。
2、身體很健康,幾乎很少生病
孩子身體好、不怎么生病,父母便輕松許多。
像我兒子,除了9個月的時候發高燒住過一次醫院,基本上就沒住過醫院,平時很少生病,即使感冒了也能很快就好了。
像疫情的時候,家里人持續中招,他就發低燒了一天多就好了,還能幫我照顧他爸爸和妹妹,要不然我一個人真扛不住,這明顯就是來報恩的嘛。
妹妹就不一樣了,不僅愛哭,而且身體弱一些,一生病就是發高燒40度,還不肯吃藥,真是把我累慘了。
3、共情能力強,懂得體貼父母。
有的孩子從小共情能力強,知道父母工作很辛苦,所以他們會主動做家務,還幫家長按摩捶背、洗腳,很體貼。
我在網上刷到過一個學霸高考后在工地搬磚賺錢,他知道父母賺錢不容易、很辛苦,所以想減輕父母一點負擔;還有一個男孩不在乎同學的目光,跟清潔工媽媽一起干活,這樣的孩子怎么能說不是來報恩的呢。
相反,有的孩子從小就很任性,各種惹事、逃課、打游戲,讓父母操碎了心,這明顯就是有來“討債”的意思了。
4、獨立自主,基本不需要父母操心
有的寶寶從小就獨立自主,能自己睡覺,自己寫作業,自己管理自己,父母輕松許多。
我在網上刷到過一個小寶寶,她餓了會用小手輕拍媽媽示意“我要喝奶了”,困了會自己抱著小毯子入睡。
有一次媽媽睡著了,她還自己拿著奶瓶喝,喝完就自己睡,獨立能力杠杠的,真是來報恩的孩子。
當然剛出生可能比較難帶的寶寶,通過父母的耐心教導和培養,他們也能成為“天使寶寶”。
而且也不是說身體不好的孩子,就一定是父母的拖累,像王菲為唇腭裂的女兒創立嫣然天使基金,倪萍為白內障兒子放棄事業求醫十年。
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生命最偉大的奇跡。
無論寶寶是來報恩的,還是討債的,都是我們最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