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很多地方都存在著拖欠、克扣或挪用教師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鄉村生活補助、鄉鎮工作補貼、班主任津貼、課后延時服務補助等等現象。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因為責任追究制度沒有及時跟進,讓那些保障教師工資待遇不到位的地方有了“拖欠無成本”的思想。
盡管拖欠教師工資和津補貼現象在很多地方存在,但不拖欠教師工資和津補貼的地方也是很多的。能否及時發放教師工資和津補貼取決于地方的認知高度和尊師重教的氛圍,與地方政府的主動作為和責任擔當密切相關。教育無小事,教師的工資待遇理應落實。
義務教育教師工資一直以來都有法律層面的明文規定,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落實一直以來也都是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非常重視的問題。在2020年年底前按照國務院設定的三年落實的最后期限,義務教育教師工資“不低于”目標在全國范圍內總體上得到了實現。
但之后,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的督查,有些地方出現了反彈現象,在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不低于”目標時沒有做到教師待遇與公務員待遇的聯動調整,甚至有些地方就連教師的基本工資發放都存在著拖欠,就不用說各類津補貼的按時足額發放了。
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由原先的縣或市統籌改為省級統籌不僅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基層一線教師和部分委員代表的呼聲而且現在來看條件已經成熟。國務院先前已作出過明確的要求: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由省財政統籌發放中小學教師工資,設立“教師工資專戶”。
教育部在2021年的重點工作中提出要健全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長效機制并明確要求各地要加強省級統籌,保障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另外,2022年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發出提醒函,要求各地將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列為政府的必保支出,確?!安坏陀凇背掷m落實落地。
以上這些為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省級統籌提供了政策上的條件,伴隨著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從每年各省市區所公布的gdp數據來看,各地經濟實力逐年增強,在各地按照要求安排年度財政預算時將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列為必保支出,這為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省級統籌創造了財力上的條件。
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省級統籌條件已成熟,這樣操作確保按時足額發放:省級財政部門設立“教師工資專戶”,各縣市在規定時間內將教師工資的年度財政預算款項(包括基本工資、各項津補貼以及政府獎勵性津補貼)打入專用賬戶,由省財政統籌按時直接發放到教師個人賬戶。
對于沒有按時將必保支出的財政預算款項打入專用賬戶的、謊報的、漏報的、少報的地方除了對相關部門和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和責任追究之外,還將給予一定數額的罰款并降低省級財政對地方的支持力度。唯有如此才能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并確保“不低于”目標持續落實落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