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美軍就開始討論是否換更大口徑的子彈,當時他們對現役5.56毫米彈藥性能進行了一次全面評估,發現其在遠距離穿透力、殺傷效能以及應對現代防彈衣方面存在很大問題。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當時花250美元從中國購買的防彈插板,已經完全可以抵御5.56毫米子彈的攻擊,這仗還怎么打?
于是,美軍在2018年啟動“下一代班組武器”計劃,要求新武器采用統一口徑槍彈6.8毫米,同時整合現有的火控系統與消音器等尖端技術。
德士隆、通用動力、西格-紹爾三家公司進行了激烈競標,最終國防部看中了西格-紹爾的XM5步槍與XM250輕機槍的組合方案。
新槍族采用6.8×51毫米專用彈,彈頭質量8.7克,槍口初速超914米/秒,據說可在600米距離有效穿透現代多種防彈衣。
XM5步槍全長91厘米,配備的子彈較少,彈匣只有20發,打仗的時候,士兵要攜帶6個彈匣,外加槍上插一個,總備彈140發。
據說在測試中,XM5單發精度較M4卡賓槍提升30%,而XM250輕機槍比M249輕了2.1公斤。因彈藥重量增加,單兵攜行重量并不比用舊型號班機輕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新槍首次為普通步兵配備了火控單元SM157,可以理解為它就是在鏡子上面裝了一個火控計算機,集成了風速傳感器、彈道計算器以及紅外激光瞄準,再配合微軟的增強現實頭盔,可實現精準射擊。即便是槍法再爛的士兵,有了這套設備,也能打出狙擊手的精度。
不過,新槍的列裝并非一帆風順。2023年9月,美國101空降師在坎貝爾堡的測試中,XM5和XM250組合成功穿透20厘米厚混凝土靶標并擊中后方目標??傻搅?024年10月的實戰模擬中,很多美國士兵反映設備故障率較高,彈匣卡榫與消音器可靠性存疑。
盡管如此,美軍仍計劃今年9月份將新武器系統全面配發至第101空降師、第75游騎兵團等精銳部隊,同時進行大規模深度測試。
其實,這些小故障不是什么大毛病,一個班組火力系統是要不斷完善的,小毛病后續能改。關鍵在于槍和彈的設計理念,外加基于此的輕步兵戰術的改進。
在大方向上,美軍當下鐵了心要用中口徑的全威力彈。按照合同,美軍將采購10.7萬支XM5和1.3萬挺XM250,總價值超45億美元,這一規模遠超越南戰爭時期緊急換裝M16步槍的速度。
此次換裝折射出美軍對未來戰爭形態的深度思考,隨著大國競爭回歸,無人機在戰場上普及,美軍現在更加看重單兵的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美軍要求新槍族射程較M4提升50%,配合火控系統要達到“發現即摧毀”的效果。
戰術層面,美軍可能從依賴近戰轉向中遠程交火,原來的CQB戰術要拋棄了,這對士兵的體能與戰術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士兵不光要知道如何去開槍瞄準,還要會用步槍上的火控計算機系統,用它來實現長距離擊殺。理想很豐滿,可能最后士兵到了戰場上還是隨緣槍法,亂射一通。
戰術改變,那么美國士兵在戰場上活動的范圍也要更大。新槍3.4公斤的空槍重量控制的很不錯,與M4相近,攜彈量減少了22%,但是單兵負重又增加2.9公斤,因為子彈更重。當過兵的都知道,2.9公斤不算少了。10公里越野增加6斤的負重,總之看完就一個感覺,累!
現在有一個絆腳石阻擋美軍換裝新步槍,原本2017年就驗證好了,到現在還沒有大規模裝備,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造價太高了。每支XM5造價是M4的5倍,大規模換裝,牽一發動全身,要用錢鋪路,沒有500億美元估計搞不定。
該如何評價美軍此次換裝呢?我國要不要跟進?
從意義上看,美國這次決心很大,不亞于上個世紀美國搞的小口徑步槍彈改革。能不能成功,這誰也說不準,需要實戰來檢驗,而且是與大國對抗的正規軍實戰,治安戰不行。
中國目前是不會跟進的,我國191槍族已經提前出來了,而且解放軍的作戰思想明顯和美國不一樣,很顯然,解放軍每個班配備一個狙擊榴,要比換裝6.8毫米子彈效果更好。
裝備更多的無人機,或者是單兵小導彈背在身后,解放軍班組火力會更強,防彈衣打不穿的話,那就炸。況且6.8毫米子彈,依舊不能穿透當下防護等級高的防彈衣。
在中國只要1000元,大批量采購,可以買到質量一流的碳化硅防彈插板,它的防護性有多強?外網有人用莫辛納甘測試過,發射的是7.62全威力彈,近距離開火都能擋住,提高到6.8有啥用呢?至于那個火控計算機和增強現實功能,中國已經在測試了,這個還是很不錯的,是未來單兵裝備的一個發展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