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曾經說過,“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中國都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英國學者馬丁·雅克也曾表示,中國曾在過去的歷史上多次崛起,現在不過是“重回巔峰”而已。但他們都沒有說清楚,在過去的數千年里,人類文明不知凡幾,為何只有中國能夠“多次崛起”,并且繁衍生息、薪火相傳到如今,而這個秘密,近日被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一句無心之言而揭破。
據中國日報網3月6日的報道,盧卡申科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我可以十分肯定地說,中國既不希望戰爭,也不愿意讓關系惡化,對抗并非中方所需,這也是中國人的天性”。盧卡申科指出,“中國人會安靜地做事,他們明白在沉穩中同樣能夠取得成功,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盧卡申科很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一語道破天機,說出了中國能夠“持續復興”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中國能夠在和平中崛起。
遍翻全球歷史的風云,西班牙是在與阿拉伯人、美洲人的戰爭中崛起的;葡萄牙又是在與西班牙人、伊斯蘭世界和東南亞人的戰爭中崛起的;英國是在與西班牙人、荷蘭人和法蘭西人的戰爭中崛起的,就連當今世界霸主,也是在與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和南方奴隸主的戰爭中崛起的。而只有中國,卻是在和平中崛起,用盧卡申科的原話來說,“中國人會安靜地做事,他們明白在沉穩中同樣能夠取得成功”。
比如說,漢朝是在文景之治之中崛起,并在漢武時期進入全盛,成為比肩羅馬帝國的超級大國;再比如說,唐朝初期對突厥稱臣,隨后在貞觀之治中崛起,并很快在高宗時期成為東北亞的霸主,與阿拉伯并列為全球最強大的帝國。此后每朝每代,基本上都是在和平中達到自己國力的巔峰,如宋朝的仁宗盛世、明朝的永樂盛世,清朝的康雍乾盛世都是如此,可見中國歷來是慣于“在和平中崛起”。
有人可能表示,漢唐明的對外戰爭呢,清朝對準格爾的戰爭呢?這不是戰爭嗎?沒錯,但這與這些朝代的崛起無關,恰恰是崛起之后,才有能力“攘外”,而攘外的目的,就是因為游牧民族干擾到了中國的“和平生活”,游牧文明是逐水草而居的,他們是不事生產的,所以是破壞性的力量,而中國、中原是農耕文明,老婆孩子熱炕頭,只要穩定就能生產,只要生產就一定能夠崛起,所以厭惡戰爭是“中國人的天性”。
再放到現在的新中國,新中國的崛起是靠對越、對印戰爭嗎?靠抗美援朝嗎?不靠這些,這些戰爭恰恰是為了保護“發展環境”,是為了“爭取和平”。所以在1988年南沙自衛反擊戰之后,咱們再也沒有對外作戰了,然后就進入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快車道,并能夠在隨后不到40年的時間里,就崛起成為了全球僅次于美國的超級大國,幾乎達到漢唐明巔峰時期的國力和國際地位。
所以,盧卡申科揭示了一個讓西方人感到恐怖的事實,那就是中國可以不靠戰爭就能崛起,只靠自己的雙手和頭腦,不偷不搶就能成為全球超級大國,這太不可思議了。因為西方文明本質是海洋文明,或者說是海盜文明,他們可以同時做生意,同時出海去劫掠,去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傳播信仰的火種,他們需要資源,需要奴隸,甚至需要用槍炮去打開和爭奪市場,但中國不需要,中國用產品就可以碾壓一切。
所以,“中國人安靜地做事”,而美西方卻焦慮地看著自己慢慢被超越,不知道該怎么辦,中國所做的一切符合國際法,沒有戰爭,沒有掠奪,平等競爭,后來居上,你怎么和這樣的對手“競爭”?無奈之下,美國不斷發出威脅和警告,但深諳中國崛起之道的王毅外長卻淡淡地表示,“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這難道不是對中國“和平崛起”的一種深刻詮釋嗎?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就會由著美國胡來,所謂“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圣人之深誡也”,如今和平紅利帶來了發展崛起,咱們又豈能坐享和平而無視正在集聚的風暴?所以,咱們必須“內修文德,外嚴武備”,時刻準備應對外部的軍事挑釁,以保衛和平,保衛來之不易發展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