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個月前寫了一篇文章《》,里面不負責任猜想了幾個方向,一個月下來,感覺演繹得更加極端。
首先是,今年紅利指數可能會跑輸大市。
直接上圖,這巨大的分叉。
截止到2025年3月7日收盤,今年以來滬深300指數漲0.23%,中證紅利跌4.39%,紅利低波100指數跌4.16%。
其次是,滬深300指數今年將會顯著跑輸偏股混合基金指數。
現在主動權益基金又開始熱起來了,相信大家可以在一季報里面發現,一大堆主動權益基金規模都實現了不錯的增長。
倘若你還抱著紅利,那么你的體驗相對于拿著其他主動權益基金的投資者而言,就是這樣:
白線是中證紅利,跌4.39%,紅線是偏股混合基金指數,漲7.88%,一來一回差了12個百分點還要多。所以前段時間有個段子說,有基金經理抱著紅利,排名一直倒數,非常痛苦,結果買了機器人后終于能睡著了。
第三個猜想是,今年轉債資產可能會階段性領跑股票市場。
年內中證轉債指數走出了畫線派的感覺,如果拉長看,轉債的性價比其實也是很不錯的。
轉債的波動低,收益也并不差,所以今年,真的要注意轉債類資產了,像張翼飛、胡劍、曾琬云、黃波等擅長轉債的大佬,后續還是值得關注的。
除此之外,還提到了中小盤可能也會跑贏大盤。
這個太明顯了,恭喜你解鎖比微盤股彈性更大的新品種寶藏指數,創業板中盤200指數,至今沒有基金公司有意識持營這個產品(存續產品4只)。
我后面可能會買,用來做交易。
其實大家看今年做小盤增強的經理,凈值已經贏麻了。
考慮到大家又開始喜歡主動了,再盤幾個大家問得比較多的經理。
1、博時ESG量化選股,劉釗是主觀量化,擅長成長風格,但是前幾大持倉不太像量化選股選出來的,集中度比較高,其實劉釗管的固收+也不錯,但是很遺憾是一年持有期產品;
2、富國核心優勢,我加自選比較早但是沒有買,吳棟棟形容自己的風格是在景氣度趨勢投資中找勝率賠率綜合性價比高的板塊和個股;
3、廣發多因子,楊冬的行業輪動特征明顯,會擇時,這個持倉集中度肯定不是純量化,除了22年,其他年度都不錯;
4、永贏睿信,高楠的風格是自下而上挖掘個股與自上而下因子考量+市場潛在預期分析相結合,比較靈活,最近很多投顧調倉進去了,他有個二級債基表現也很強。
攢夠一波下次再聊。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作為投資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