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華是一名初二年級的女生,成績較優異。一次,阿華和父親發生了激烈矛盾,并在上學時出現了肚子痛的反應。其后的五周,阿華經常會因為肚子痛請假,回家休養。家長帶阿華在多地做過全身檢查,結果均顯示阿華并沒有生理問題。家長因此認為孩子故意的,想要逃避學業,然而說教甚至責罵都無法改善阿華肚子痛的情況,父母非常焦慮并且無奈。父母把阿華帶到咨詢室,希望我給予心理方面的幫助。
在初次評估后,我認為阿華的肚子痛反應是由情緒引起的軀體化問題。在阿華的敘述中我了解到,她的父母對她要求非常嚴格。阿華在家情緒出現起伏時,往往無法釋放,或無法用言語表達。例如,當她生氣時,父母會因此更加生氣。當她向父母表達學業壓力大時,父母會通過說教來要求孩子堅持。久而久之,阿華的情緒得不到表達和宣泄,情緒就借身體來說話,出現了肚子痛的問題。
在深入溝通后我發現,阿華遇到的問題與家庭教育有著重要關聯,且這一問題讓她的父母也深陷焦慮,并讓阿華與父母的關系面臨著挑戰。為提升阿華的干預效果,我對阿華父母進行適當的家庭指導,以幫助他們改善家庭互動的模式和氛圍。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發展的難題或者困境。如果家庭出現了問題,而家長卻認為這些問題是由于孩子的某些負面行為或品格所帶來的,那么無論是孩子還是家庭都會被問題所帶來的痛苦所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會將自己的孩子描述為懶惰,如果把這些問題等同于孩子的品格,那就相當于給孩子貼上了問題兒童的標簽。這既會讓家長和孩子面對問題時感到無力、焦慮、無助,同時也不利于家長發掘孩子身上的其他優異特質,從而無法進一步促成孩子的成長。
在阿華的案例中,她的父母在之前認為孩子是因為懦弱、懶惰、想逃避學業而故意裝作肚子痛,這種把肚子痛問題等同為孩子的負面品格的做法,讓阿華更為痛苦,親子間的信任也遭到挑戰。
當阿華的父母理解了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阿華讓他們的生活和親子關系變得一團糟時,父母就愿意成為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應對心理問題的盟友,進而竭盡所能地和孩子一起探索和應對問題。這樣,父母不會再因為自己教育出了問題孩子而自責與焦慮,而孩子也會從問題標簽中松綁,并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降低焦慮,變得更加接納自我和接納他人,增強應對當前問題的信心和主動力量。
阿華父母不再擔心教師會指責他們因不當教育方式,而導致孩子出現問題。通過家庭指導,阿華父母意識到,原來肚子痛是在提醒他們,之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需要調整。以前當孩子在家產生情緒時,父母不允許她這樣做,這時阿華的肚子痛反應會更加厲害。
當阿華訴說學業壓力大時,父母僅僅通過說教讓她堅持,會令孩子的情緒無處安放。而當肚子痛出現時,家長的注意力開始轉向對阿華身體或情緒的關注,這時孩子心理問題就會緩和。
阿華媽媽談及有一天早上肚子痛來了,阿華不想上學,這次父母都沒有逼她,還陪她在家看了一會電影,孩子很開心。而在平時,當爸爸實在生氣時,也會嘗試調整情緒,然后再和孩子溝通。我充分肯定了他們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努力探索,增強教育自信,并找到更多的教育方式,和阿華一起逐步和心理問題說再見。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華的病理性記憶,她去幼兒園,她還不懂放學后就能回去到,于是媽媽離開時她哭得很大聲,老師拉著她不讓她跟著走,她很害怕。因為哭得太厲害,沒過多久就感到肚子有點痛,老師讓她上小床躺著,她以為能一直躺在那里。然而過了一會兒老師問她困不困?她搖搖頭,老師便說,醒來就別再睡了。老師已經忘了她是因為肚子痛,以為她只是想睡覺,她覺得特別委屈。我對阿華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她委屈的情緒下降了許多。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華來到咨詢室驚喜地告訴我,她的情緒狀態改善和穩定很多,肚子痛已經很久沒出現了。父母對她的說教和指責變少了,反而有時會讓她主動關心家人,阿華在說起這些時眼中閃現著光芒。之后,我讓阿華看到自己在這一過程中的努力和堅持,她變得更加正面和有自信。
阿華媽媽向我反饋,近來當阿華在家有情緒時,會嘗試用語言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并開始和父母談及自己學習上的壓力。而在見證了阿華這一成長后,她的父母似乎也開始有所改變,他們較之前更加能接納孩子的情緒,自身也在有情緒的時候學會合理表達,親子感情在正向循環中不斷增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