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創(chuàng)制圖,版權所有
今天看到一個電影片段,應該是很早的影片,電影里面的女人解釋什么是“婦女解放”。
“婦女解放,就是我們女人看中誰就跟誰睡覺,誰也管不著。”
查了查,電影名是《一個女人的命運》。
單看電影里這個說法,我覺得還是有道理的。這是一種個人的自由。和誰睡覺的兩個前提,一個前提是看中了,第二個前提是“誰也管不著”。
這也是一種樸素的自由。自由是包含規(guī)則的,一些我們稱之為法律,另一些,我們稱之為公共道德。
有了自由,然后有規(guī)則。反過來是不行的:有了規(guī)則,然后有了自由。
比如在舊社會,是有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的,當然也有律法,也有道德。有貞節(jié)牌坊,有禮義廉恥,有明鏡高懸,也有酒池肉林,但女人沒有自由,或者說自由少得可憐。
所以有規(guī)則不等于有自由。有自由然后有規(guī)則。
看到抖音推送了一篇文章,叫“今天,不止祝你快樂,更祝你不被定義”。
我覺得“不被定義”不錯,比“就是我們女人看中誰就跟誰睡覺”要高級一些。
因為“我們女人”也有看不中誰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應該是“我們女人看不中誰就不跟誰睡覺”。
所以單單這個睡覺自由,我感覺究竟女人有沒有獲得還是值得商榷的。
真能做到看中誰就跟誰睡覺,看不中誰就不跟誰睡覺似乎還是有難度的。
不被定義,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它也有一定的風險。因為有時候,女人是要被優(yōu)待的,要不然這種不被定義就會陷于不被尊重的境地。
不被定義,意味著不可以定義,也就是沒有定義了。這個時候本來應該給予的優(yōu)厚待遇也有被取消的風險。
最近好像一直在提倡“媽媽友好崗”。這本身是有定義的,先有“媽媽”的定義,然后才有“育兒”和“工作”兼顧的概念。
如果去掉“媽媽”的定義,就是女人不被定義為“媽媽”,那就不能有“育兒”和“工作”這兩件事,就會導致“媽媽”這一定義淪落為不被尊重的境地。
所以為了女人和男人的平等,很多時候,必須有社會層面的定義“女人”和“男人”,要不然會失去尊重女性的公共意識和規(guī)則。
但是如果不被定義是自由的話,女人可以當媽媽,也可以不當媽媽,這樣一來,“不被定義”才會高級化。
但卻不能任何時候都“不被定義”,這會讓女性的權利大打折扣。
最近查到一個有趣的事,women’s day其實發(fā)源于美國,但是美國卻沒有一個官方的節(jié)日來專門慶祝,在這一天,往往是一些女性組織和機構自發(fā)舉辦活動。
這說明女人的自由也好,平等也好,是靠女人自己爭取的。
同時,作為男人,就從身邊的事做起,在可以為女人爭取自由和平等的地方,出一點力所能及的力,就好。
比如今天可以送一枝玫瑰,或者做一餐晚飯。或許這是節(jié)日的儀式感。作為男人,其實每天都可以想到給身邊的女人們一點幫助,有時候定義女人幫幫她們,有時候多給些女人不被定義的自由。
(木田之光寫于2025年3月8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