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皖南事變后新四軍軍部重建。在重建新四軍軍部的過程中,無為游擊隊、新四軍第3縱隊、皖南突圍部隊以及部分地方武裝整編成立了新四軍第七師。新四軍第七師成立后,張鼎丞擔任了師長,曾希圣擔任了政委。在這之后,第七師迅速奔赴抗日前線,繼續投身拯救國家與民族的抗日斗爭當中。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人就曾在新四軍第七師戰斗過,并且還擔任過第七師代理師長,他的名字叫譚希林。韓希林出生于1908年,湖南省長沙市人,出生于一個工人家庭。早年時期,譚希林曾在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附屬乙種工業學校讀書學習,14歲的時候,因為家庭貧困,他輟學回家,進入湖南紗廠,成為一名工人。
在當工人期間,譚希林接觸到進步思想,1925年,他加入了共青團,此后譚希林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當中。1926年1月,譚希林轉為正式黨員。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恰好是大革命時期,兩黨處于第一次合作期間,因此,入黨之后的譚希林報考了黃埔軍校,并進入黃埔軍校第5期工兵營學習。
畢業之后,譚希林進入葉挺獨立團,成為一名排長,隨部參加了北伐。大革命失敗后,譚希林參加了湘贛邊界武裝反抗國民黨的斗爭,并隨部上了井岡山,參加了井岡山根據地的反“圍剿”,例如黃洋界保衛戰等戰斗。
1929年,紅四軍離開井岡山后,譚希林隨部轉戰閩西,擔任了閩西紅軍學校校長、紅20軍代軍長等職務,此后他參加了中央根據地的反“圍剿”,并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譚希林擔任了陜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參謀長,負責保衛邊區。1938年年底,他奉命調到華中地區,此后他擔任了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等職務。皖南事變爆發后,新四軍軍部重建,譚希林擔任了第二師第六旅旅長、第七師代理師長等職務,參加了鞏固與發展津浦路西與皖江根據地的斗爭,并與國民黨頑固派以及日本侵略者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解放戰爭時期,譚希林前往山東,擔任了山東野戰軍第七師師長、膠東軍區代理司令員以及32軍軍長等職務,參加了解放山東半島的主要戰役,在加強山東半島的防務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49年年底,譚希林接到上級指示,被調到外交部門工作。對譚希林來說,當時有點茫然,因為他是軍人出身,參加革命后幾乎一直在打仗,如今讓他到外交部工作,他一時有點不適應,并且主動表態自己不合適。
最終在許世友等人的勸說下,譚希林還是服從組織安排,放下部隊的工作前往外交部。在這之后,譚希林擔任了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等職務,在國際社會積極宣傳新中國的各項外交策略,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1954年,譚希林重新調回部隊,1955年,也就是在他被調到外交部門后6年,譚希林參加了我軍的授銜儀式,并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為開國中將。在這之后,譚希林擔任了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于1970年因病去世,享年62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