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也門戰場上發現了一款新型的12.7毫米大口徑狙擊步槍,它是也門當地槍械作坊制造出來的,已經用于實戰。
但有槍械專家發現這款手搓出來的大狙,使用的槍管居然是中國外貿W85型重機槍的槍管,但沒有下面活塞式導氣管,也就成了只能單發射擊栓動步槍。
而用W85重機改造的大狙毫無拼湊的感覺,不仔細看或者不熟悉槍械型號的還真認為它是一桿新槍。
另外,絕大多數型號的重機槍都是左側彈鏈供彈,所以也門槍械作坊用W85重機槍改造的12.7毫米大狙也是左側彈匣供彈。
這種用重機槍改造的大狙雖然比不上,諸如:巴雷特M88、我軍10式…等型號專業12.7毫米大狙,但是能在1000米內對小目標有較高的命中率就足夠了,因為即便是M88或者10式這類的大狙,在發射普通重機槍子彈時能有1000米的較高精度就不錯了,不能要求太高了。
有軍迷會問也門這些作坊為啥不能防止專業型號的大狙?用重機槍改造是要“毀槍”的,這多浪費呀?這個就涉及到工業能力的問題了,世界上能制造12.7~40毫米重機槍和小口徑高炮的國家少之又少,因為大口徑狙擊槍或者重機槍需要有堅實的鋼鐵工業能力才可以制造出來,就算是“短鋼鐵冶煉”流程也需要20噸以上的電弧爐——爐外精煉設備——3000噸級別的熱鍛機——1500噸的冷鍛機/深孔加工鏜床,而這些大型冶煉、鍛造和機加設備只有工業化國家才能配套齊全,歷史上我國援建敘利亞54-1型12.7毫米重機槍/高射機槍生產線,當時一個師重機槍裝備量也不過40挺,而這條生產線年產500挺,可裝備十多個師,所以重機槍/狙擊步槍的制造,沒有一定的工業是制造不出來的。
54-1比原型“德仕卡”輕很多,當年成都華慶廠(216廠)援建敘利亞制造出來的重機槍/高射機槍,敘利亞內戰雙方現在也都在用。
就是巴基斯坦白沙瓦“槍鎮”也沒法制造出來合格的大口徑機槍/狙擊步槍的槍管,也門的槍械作坊能用重機槍改造成大狙已經不容易了。
總之,也門槍械作坊能制造大狙,并且有一定的技術水平確實很不容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