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當柔和的春風輕輕拂過廣州這座充滿煙火氣的城市,草長鶯飛,整座城便陷入了一片花的海洋,處處洋溢著春天的蓬勃生機。對于愛花之人與熱衷探尋城市古韻的我來說,這個季節無疑是一場盛大的狂歡。而在眾多賞花佳處中,我選擇走進光孝寺,因為聽說這里的黃花風鈴木花與李花在盛放,在千年古剎的梵音繚繞中,尋找春日的蹤跡,是這個春日的一件美事。
光孝寺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在越秀區光孝路109號,乘坐地鐵1號線至西門口站C出口,步行幾百米即可到達,交通十分便利。開放時間為8:30 - 16:30,游客記得合理安排時間,以免錯過這場古寺與繁花的約會。進入光孝寺的門票僅需5元,如此親民的價格,卻能收獲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性價比超高。
光孝寺可是有著漫長歷史的千年古寺喲!有句俗話說得好:“未有羊城,先有光孝”,這就完全能表明它歷史特別長,在廣州的地位也特別重要。對于來廣州旅游的人,特別是那些喜歡追尋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朋友,光孝寺那絕對是不能錯過的一個景點。有記載說,光孝寺一開始是南越王趙建德的私人花園,到了三國的時候,吳主孫權把虞翻流放到這兒,他的子孫就把宅子改成了寺廟,叫“制止寺”。接著呢,到東晉那陣子,西域名僧曇摩耶舍來這兒傳播佛法,在制止寺建了大雄寶殿,還把名字改成了“王園寺”。經過唐宋時期好幾次改名,到南宋紹興七年叫“報恩廣孝禪寺”,紹興 21 年又改成“光孝寺”,等到明成化 18 年(也就是 1432 年),明憲宗下令叫“光孝禪寺”,從那以后,這個名字就一直用到現在啦。
沿著事先規劃的參觀路線,我來到光孝寺后,就開啟了這場春天的古寺探秘之旅:天王殿、鼓樓、大雄寶殿、吉祥殿、觀音殿、六祖殿……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走進了歷史的畫卷。大雄寶殿莊嚴肅穆,洗缽泉清澈見底,瘞發塔巍然屹立,六祖剃度處……每一寸土地、每一處建筑都像是一位位沉默的史官,靜靜訴說著千年的風云變幻與佛緣故事。
在光孝寺的春日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那一片片盛開的繁花。從進門后的右手方向的佛事登記處走,這里就是黃花風鈴木花和李花觀賞處。
今年的黃花風鈴木花雖沒有往年那般繁盛,但正因如此,少了些擁擠的人群,拍照時更加愜意。依然能見到那一串串金黃的花朵掛滿枝頭,宛如風鈴在風中搖曳,陽光灑下,花瓣晶瑩剔透,每一朵花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在黃花風鈴木花的一邊,李花也在開放,李花不僅是春的使者,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承載著無數的詩意與情思。在雖僅有一株,卻成為了整個光孝寺的點睛之筆。滿樹銀花,潔白無瑕,宛如冬日里的一場雪景,清新脫俗,讓人驚艷不已。盛開花兒的李樹上的李花,靜靜綻放,仿佛在訴說著春日里最溫柔的故事。
在光孝寺的這一趟春日之行,我不僅欣賞到了黃花風鈴木花與李花的綽約風姿,更感受到了這座古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就像一個時光的容器,將千年的歷史、莊嚴的佛教文化與爛漫的春日繁花完美融合。在這里,繁華與寧靜交織,歷史與現代對話,每一次的駐足凝望,每一次的虔誠禮佛,都讓我對這座城市、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戀。如果你也愛花,也鐘情于歷史文化,陽春三月,不妨走進光孝寺,在千年古剎的梵音繚繞中,感受春日的溫暖,品味歷史的厚重,尋找內心的寧靜。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收獲一份難忘的春日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