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理想汽車在近日正式發布旗下首款純電SUV車型理想i8,這對于純電SUV市場有一定影響,也標志著理想汽車正式進軍純電市場。理想汽車雖然憑借增程式技術在國內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中占據頭部地位,但在2024年沖擊純電市場時遭遇滑鐵盧,如今再度出發的理想汽車,能否在純電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撰文|蔡家倫、編輯|禾 子
理想汽車正式發布理想i8,不僅是再次踏入純電市場的挑戰,更是技術積累和供應鏈重構的集中體現,隨著汽車市場電動化和智能化進程加快,理想汽車急于踏出增程領域這一舒適圈,雖然清楚國內純電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但仍要邁出這艱難的一步。
從增程“護城河”到純電技術“突圍戰”
理想汽車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的佼佼者,是新能源車企之中率先實現轉虧為盈的典范,憑借著在專注家庭用戶的精準定位和增程技術的迭代,2024年,理想汽車以超過50萬輛的出色銷量足以證明增程領域的地位。不過,增程式技術路線在2025年面臨著雙重壓力,一方面技術成熟使得車輛成本進一步下降,中低端市場有零跑汽車這樣的黑馬占據,高端市場又有問界一眾虎視眈眈,更加激烈的競爭使得理想汽車腹背受敵;另一方面,國內乃至全球的純電轉型浪潮已然無法逆轉,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純電車型的銷量達到628.1萬輛,市場占比58.5%,在這種情況下,理想汽車的純電轉型戰略也是市場倒逼的被動選擇,不過,理想汽車在純電技術上已有所累積,理想i8的出現即是證明。
今年2月份,理想汽車宣布自研800V高壓平臺、碳化硅功率模塊以及新一代電驅總成量產下線,這一技術組合使得理想i8實現了12分鐘補能,500公里的超快充性能,且能耗效率較傳統平臺提升15%,由寧德時代提供的麒麟5C電池續航能力得到保證。理想汽車的常州工廠為其純電戰略轉型提供了強大的保障,“電驅動研發-電機生產-整車制造”的全鏈條布局可以讓理想汽車在純電車型生產方面得心應手,可以說,目前理想汽車具備了從芯片到整車的垂直整合能力。現在的理想,已經不在像MEGA上市時倉促,而是整裝待發,從容面對純電市場這一“修羅場”。
MEGA失利與i8重構
理想I8的設計以及技術路線,是理想汽車在對MEGA遭遇滑鐵盧之后的迅速調整。MEGA的失利在于兩個方面:作為MPV車型在設計風格上更加激進,尤其在媒體添油加醋之后不被眾人接受,其次是對于市場調研不夠清晰,定價過高。理想i8則通過重塑產品力的方式來提升消費者對于這臺車的接受程度。在造型設計上,理想i8并沒有沿用MEGA過于激進的風格設計,而是融合MEGA的興建設計元素,但整體的氣質則更加偏向于理想L系列,實用性排在第一,前臉采用封閉式造型和分體式大燈,而尾部則沿用了理想L9(參數丨圖片)的貫穿式尾燈以及雙重擾流板設計,從理想i8新風格來看,還是更加傾向于家庭用戶對于功能性和審美包容度的需求。而在定價策略上,理想i8則直接錯開與理想L系列的價格定位,以避免自家產品內部競爭,理想I8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X以及蔚藍ES8這樣的高端中大型SUV,預計起售價格為45萬元左右,目前,理想在30萬到50萬的新能源市場之中存在短板,理想i8的出現無疑是為其拓寬市場版圖提供有力幫助。
理想i8能否重塑純電市場格局?
雖然理想i8對于許多競爭對手而言是強勁對手,但重塑純電市場格局仍然不夠樂觀,理想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仍然存在,雖然理想i8搭載了理想汽車自研AD Max智能駕駛系統,但采用的激光雷達+高精地圖方案,與華為ADS 3.0的無圖化技術相比還是略顯滯后。此外,理想踏出增程技術的舒適圈,踏入有著續航焦慮的純電領域,還是很容易引發用戶的信任危機,理想汽車當前純電技術的可靠程度還沒有太多用戶了解,沒有接觸過純電車型的用戶能否勇敢嘗試還不好說。
點評
理想汽車從增程踏入純電領域的道路依舊漫長,這是應對市場紅海競爭的必然選擇,同樣也是在純電技術累積之后的順勢而為,盡管遭遇理想MEGA的滑鐵盧事件,但還是能夠迅速調整,理想現在也在積極布局充能網絡,對于擁有快速迭代產品能力的理想而言,此次踏入純電領域也是比較有把握,如果理想i系列車型能夠順利落地且取得成功,那么,理想汽車將會成為純電市場的一個重要變量。此次理想汽車能否續寫輝煌?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