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全國人大代表王雁:建議徹底整治勞務派遣亂象,營造公平就業環境的新聞。我的心里感慨萬千。
入職這家知名國企五年后,讓我感到崩潰的不是工作壓力,不是業績考核,而是那個掛在胸前的綠色工牌:勞務派遣的標志。
每天早晨走進辦公大樓,藍卡的正式工可以刷所有電梯,而我們這些綠卡派遣工只能排隊等候客梯。食堂窗口前,阿姨看一眼卡的顏色,就知道該打多少飯菜。這些細微的區別,日復一日地提醒著我們:你不是"自己人"。
我們都知道,靈活用工對企業發展很重要。但現在的情況是,勞務派遣已經完全變味了,從一種補充用工方式異化為企業規避責任、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讓我和很多同樣身份的同事感受到被輕視和無力。
記得去年舉辦的技能大賽,我真是豁出去了。兩個多月啊,天天加班到十點,周末也沒歇著,就為了能拿個好成績。結果真得了第一,當時高興得不行,還在朋友圈發了照片,想著終于能在集團里露露臉了。結果人事給我潑了盆冷水:"按規定,派遣工不能參加集團決賽。"我手里拿著那張紙,就那么愣在那兒了,心里特別難受。晚上回家跟我爸媽說這事,他們直接懵了:"啥?你不是都拿第一了嗎?這也行?"唉,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解釋這種莫名其妙的規定。
在我們集團里,表面上大家都一樣:穿一樣的工裝,坐在一樣的辦公室,干著一模一樣的活兒。可福利待遇呢?簡直是天壤之別。工資條上清清楚楚地顯示:應得工資比比正式工少拿4000塊,年終獎也少得可憐,五險一金就按最低標準交,其他補貼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真是沒法比。
用人單位大概覺得很劃算吧,通過勞務派遣省下那么多錢,還能隨時辭退我們。可誰知道我有多少次盯著工資條發呆,想著少掉的4000塊能給我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嗎?知道每次過節發福利只有藍卡的一半不到,我們內心的感受嗎?
這真的很打擊我們的工作積極性。跟你肩并肩坐著的同事,干著一樣的活兒,工資卻比你多那么多,還能保持滿腔工作熱情嗎?上個月小李主動離職了,收拾東西走人了。臨走那天他跟我說:"哥,我熬了五年了,天天盼著能轉正,現在真熬不下去了。"看著又一個能力出眾的同事離開,我只能苦笑。
和我差不多一起入職的有七個人,如今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其他人都走了,有去私企的,還有幾個干脆自己創業去了。寧可在外面打拼,風險那么大,也不愿意在這兒拿綠卡了。
我曾偷偷聽到一位部門經理在會議上說:"派遣工流動性大,忠誠度低。"這話聽得我火冒三丈!誰不想穩定?誰不想忠誠?可當你發現同樣的工作,別人拿雙倍的工資,還有晉升機會,你還擱這談忠誠?
有時候我會想,這張綠卡仿佛是我額頭上的標記,告訴所有人:"這個人可以區別對待。"工作五年,考了很多技能證書,拿過多次先進個人,可在轉正問題上,領導永遠只會說"按照公司政策辦理"。什么政策?就是把我們當廉價勞動力的政策!
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公司明知道這樣做是灰色地帶。但還是每兩年換一次勞務派遣公司,讓我們重新簽勞動合同,以規避"連續工作滿兩年應當轉為正式員工"的法律規定。上個月我們又"集體跳槽"到了一家新的派遣公司,簽合同時那個辦公室的小姑娘居然還笑著說:"別擔心,除了發工資的抬頭變了,其他都不變。"是啊,對你們來說什么都不變,我們的不公待遇也不變!
我不是不懂事的人,也不是不能接受現實的人。可我真的感覺累了,累得不是身體,而是心。脖子上掛的這張綠卡,每天都讓我感覺:在這兒,我就不是"自己人"。
唉,家里人還催著我買房結婚,能怎么辦?咬咬牙繼續撐著吧,反正都熬了五年了。
我希望有一天,那些坐在寬敞辦公室里做決策的人能想一想:如果他們的孩子也拿著綠卡,被區別對待,他們會作何感想?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憑自己的能力得到應有的回報,而不是因為一張卡的顏色被貼上標簽。
我不知道這一天什么時候才會來。也許王雁代表的提案能帶來些改變,也許不能。
每次看到王雁代表這樣的人站出來為我們說話,心里就有一絲暖意,至少有人看到了我們的處境。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