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以來,瑞典的教育系統一直被所謂的“成績通貨膨脹”所困擾,簡單的說,就是學生拿到的成績越來越好,但實際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卻越來越差。為了應對這個問題,瑞典多次進行了學校評分系統改革,但都沒有什么明顯的作用。
最近,瑞典又決定推出一個新的評分系統,用1-10的等級來代替原來的A-F。和原來的評分系統里A-E都是及格,F代表不及格相比,新的評分系統里沒有“不及格”這個概念,而是把以前應該得F的學生再次細分成了1-3三個等級,其中3離及格更近點兒,1離及格的距離則較遠。
除了對不及格學生的細分之外,新的評分系統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規定了以后全國統考成績應該占學生成績的30%,而之前是由老師自行決定在打分的時候多大程度上參考統考成績的。以及全國統考應該“集中打分”的,即卷子應該是匿名的并且由外校老師來判卷打分,而不是以前那樣由學生自己的老師判卷打分。
為了實現全國統考的“集中打分”,瑞典教育局從2017年開始就在開發一個數字化的統考系統。這個項目至今耗資6.97億瑞典克朗,原本計劃是在今年春季學期的全國統考時投入使用,并在2026年全面運行。
盡管試用的師生一直吐槽這個新的數字化考試平臺“用戶界面被指繁瑣、邏輯不清,此外,還存在其無法兼容所有類型計算機的不確定性”。但問題并沒有嚴重到完全不能用的地步。
然而,這周三的最新消息表明,新的數字化考試平臺被緊急叫停。原因是評估結果顯示,瑞典語科目的全國統考無法在考試平臺上進行,因為拼寫和語法檢查功能不能正常運作。之后進一步的測試又顯示,平臺還會把學生的個人信息泄露給不應該看到它們的老師。
因此,教育局發出了通知:“學生們今年春季將仍將按照現行方式完成這些考試,即使用學校自己的平臺或通過紙筆作答。受影響的群體包括普通學校6年級的學生、特殊學校7年級的學生,以及高中學生?!?/p>
對這個事情,瑞典教師工會的高中老師Niclas Wahlgren評論道:“我都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我的同事們花費數小時學習如何使用這個平臺,討論如何協作評分等問題。而現在,我們收到這個幾乎可以預料的消息。接下來,我們又得重新復印試卷,額外增加工作量?!?/p>
目前,瑞典教育局已經啟動了新的考試平臺采購計劃。
記者問:“為什么數字化考試平臺的采購會出現如此多的問題?”
教育局的Anna Westerholm回答:“答案是,這是一項極其復雜的任務,它是瑞典國家教育署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數字化項目。今天(周四),我們啟動了新的采購流程,希望相比2017年時,我們現在能取得更大進展?!?/p>
目前并還不確定緊急采購新的數字化教育平臺會不會影響新的評分系統的落地。不過Anna Westerholm表示,盡管時間很緊迫,目標依然是在2026年全面實現全國統考的集中打分。
參考新聞:
https://www.svd.se/a/93L9jp/skolverkets-provplattform-havererade-far-stark-kritik-fran-larare
https://www.aftonbladet.se/nyheter/a/pPEwyR/digitala-prov-skippas-minister-kraver-forklaring
瑞典工簽新政沖擊低薪行業,餐飲和保潔拒簽率大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