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在這春意融融、萬物復蘇的日子里,我們共同迎來了第115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在廣東這片法治熱土上,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執法律之劍守護公平,以公益之心傳遞溫度;她們既是法庭上理性鏗鏘的辯護者,也是生活中溫暖堅韌的引路人。三八婦女節之際,讓我們走近九位南粵女律師——看她們如何以專業為筆,書寫職業榮光;用熱愛為墨,勾勒人生芳華。她們的故事里,有法律的理性與溫度,亦有女性的柔韌與力量。
林海鷹
廣東綸正律師事務所
長期以來,我堅守法治宣傳一線,送法下基層、錄制維護婦兒權益的電視專欄節目二十余期,受眾數萬人。連續16年為汕尾市婦聯12338熱線提供全方位服務。實踐與理論結合,撰寫了《家庭和諧的法則》等十幾篇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章,編成讀本《寸草春暉》。
不僅如此,在工作中我勇于開拓創新積極發揮林海鷹三八紅旗手工作室作用,倡導并實施婦女兒童保護“1+2+3"模式。爭當公益法援標兵,加強與市、縣職能部門聯動,開展涉農民工、婦女(外嫁女)、退役軍人等群體的法援工作,幫困難群眾挽回損失數百萬元。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汕尾市三八紅旗手、“廣東省婦女維權和信息服務站項目優秀志愿者”,廣東省律師行業優秀黨員,廣東省律師協會優秀委員等稱號。
張文婕
廣東環球經緯律師事務所
尊老孝親是中華民族最優良的傳統。為了讓更多老年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從2017起,我和我的團隊開始嘗試用情景劇、微電影、模擬法庭等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普法。與時俱進,創作了一系列預防詐騙、居住權、精神贍養、科學訂立遺囑等與長者息息相關的普法視頻和文案,把模擬法庭開進社區、養老院、老人大學、廣州(國際)老年人產業老博會和各社團等。
公益路上有付出,但收獲更多。因為有共情力,我成為了老年人信賴的律師朋友,還在他們身上收獲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由于持續在基層深耕普法,我培育出以初老群體為主體的“夕陽紅”普法志愿團隊,讓曾經的法律受助人成為公益大使,更有能力幫助有需要的人。涉老領域存在不少的問題,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及時提交提案,積極回應民生訴求。厚積薄發,我在中華全國律協、省、市協持續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的調研和法律研究工作,參與編纂了兩本出版物,主筆了《我國老年人法律需求調研報告》并摘錄在《中國律師》雜志。我時常提醒自己,要以法為橋,做有溫度法律人。
這一路走來,并非一帆風順,但我的小家庭是我堅強的后盾。我的丈夫也是一名律師、一名公益人、一名政協委員,還是公益慈善引路人。在法律公益領域,丈夫專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鐘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彼此支持,雙向奔赴。當疫情突襲,他們共同感召3萬只N95口罩、1萬個隔離面罩,為海珠鑄造"愛心鎧甲";當春節“血荒”,我們帶著孩子到血液中心的獻血點,一起為志愿者加油打call;我們聯袂在云端直播間在田間地頭,累積超過600萬網友送去法理之光。在2022年被廣州市婦聯、市文明辦等評選為“最美慈善家庭”。
王靜
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
在律師執業的道路上,奉獻與公平是核心內涵,每一個案件的代理,都是對法治精神的堅守與踐行,是將專業知識和公平正義的力量傳遞給每一位當事人的過程。我深知自己的責任不僅是為客戶解決法律難題,更是在構建一個更加公正、有序的社會法治環境。
同時,作為曾經的羊城律政佳人志愿服務隊執行隊長,我感到投身公益奉獻的歷程更是充滿意義。羊城律政佳人志愿服務隊讓我有機會為弱勢群體發聲,為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撐起一片藍天。在公益法律服務活動中,看到受助者因為法律的保障重拾生活的希望,深感自己的付出無比珍貴。律師行業的奉獻不僅僅是職業要求,更是內心對公平、正義、博愛的追求,這份追求激勵著我在奉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而當我下班后回到家里,無論工作多忙多累,只要回到家中,看到孩子的笑容,所有的疲憊都會消散。這么多年來我努力平衡著事業和家庭,因為我知道,父母的陪伴和以身作則,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工作中,我秉持專業和敬業的態度,這也是我期望女兒在未來面對生活時能擁有的品質。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我想未來的孩子唯有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精神,才可以面對社會的挑戰和急劇的變革。我也希望可以不斷總結歸納人生的經驗和教訓,為孩子的人生之路提供有益的參謀和幫助,在她成長的道路上給予她足夠的支持和引導,成為她的良師益友。與她共同探索和開拓未來,和孩子一起構建一個寬廣而美好的世界。
潘永紅
廣東俊瑋律師事務所
時光悄然滑過,我深耕法律領域已有十幾個年頭了,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經驗和始終勤奮圖強、未敢懈怠的精神獲得了客戶與社會的信任和贊譽,是堅守公平正義和公益普法路上的長跑者,也是法治路上的追光者。
除了工作上主攻的民商事法律業務、企業法律業務、家庭糾紛及財富傳承業務等領域外,我深知社會群體對公益法律幫助的需求,經常在媒體開展公益普法與律師執業技能素養提升的宣傳講座,在政府法律服務部門值班接待等,積極參與政府法律援助、未成年人幫扶、弱勢婦女群體法律幫助工作,為公益事業而奉獻力量。
通過持續努力精進,取得了一點小小的肯定和成績,先后榮獲“省律協優秀委員”、“省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書面嘉獎”、“省律協女律師高級研修班優秀輔導員”、“民建珠海市委會優秀會員”、“珠海律協優秀委員”等榮譽稱號,但這些對過往的小小總結更是催人奮進的號角,鼓勵著還有很多不足的我鍥而不舍地在律師職業道路上前行。
作為常年參與社會法律服務活動及兩個孩子母親的中年女律師,深知女律師群體的不易和付出。值此三八婦女節,讓我們向所有女律師們致敬和祝福!
徐芳
華商(東莞)律師事務所
十六年的執業生涯,讓我深刻體會到律師不僅是職業,更是一份需要終生踐行的社會責任。在法庭上,我們以專業為劍,用邏輯與證據捍衛公平正義;在調解桌前,我們以同理心為紐帶,化解矛盾、彌合分歧。公益路上,我始終相信“信任是金”。作為女律師,我們天然具備的共情力像春雨,既能潤澤程序正義的土壤,也能澆灌公益之花的根系。十余年間,我帶領團隊深入鎮街開展公益普法講座三百余場,辦理了百余起法律援助案件,疫情期間為小微企業提供免費合規指導,深夜伏案撰寫普法手冊……
作為母親和妻子,我常被問及“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其實答案不在“平衡”,而在“取舍”與“共生”。家庭不是事業的絆腳石,而是滋養心靈的港灣?。我常帶著孩子參與公益普法活動,讓她親眼見證“媽媽幫助別人的樣子”。當他可以說出那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豪地說“我長大后也要用法律保護大家”,我深知言傳身教勝過千言萬語——法治信仰的種子,早已在陪伴中悄然生根?。
十六年來,我學會了用“律師思維”經營生活:談判桌上的理性教會我包容家庭摩擦,案件中的危機處理讓我更懂珍惜平凡日常。女律師的“多重身份”不是負擔,而是生命的饋贈——我們在職場披荊斬棘,也在廚房氤氳煙火;我們為當事人爭取權益,也為孩子系好人生第一顆紐扣。這份職業賦予的不僅是專業榮耀,更讓我懂得:真正的成功,是讓法治精神融入血脈,讓愛與責任代代相傳。
王淼
廣東嶺南律師事務所
每個案件,都是當事人沉甸甸的信任與托付。執業十五年來,深感律師執業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唯有追求專業與法律服務的極致,才能不辜所托。
選擇做律師,也就意味著選擇終身學習。因為,只有不斷突破認知邊界,才可以為當事人創造更高的價值。隨著執業年限的累積,我發現很多疑難案件的解決,需要深厚的法律理論積淀,已近不惑之年的我,選擇一邊工作、一邊讀博。求學路上,并不容易,五年來,記不清有多少次看到清晨的太陽升起……但是,因為是自己的選擇,也就有了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愿完成學業后,也讓我發現日積月累學習的力量。工作后,我們很難再有空閑時間,但是,如果可以把每天刷手機的時間空出來看書,日積月累,總會發現水滴石穿的力量。
身為一名女律師,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時間是真正的奢侈品。于我而言,與家人相伴,是最幸福的時光。生活的充實與幸福感,來源于內心的豐盈,簡單、質樸的生活,讓我們更容易照見自己的內心,獲得那份簡單的寧靜。
身為一名母親,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我最大的心愿。每位母親,都期望可以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可是,愛的能力是需要不斷學習、修煉的,這個過程并不容易。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保持學習、自省的狀態,讓我的兒子可以感受到我無條件的愛,被愛滋養,也具備愛的能力。
舒芳
廣東法丞匯俊律師事務所
作為一名執業十余年的律師,我深知法律不僅是職業,更是一份責任與使命。我在知識產權領域深耕細作,見證了無數創新成果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也感受到保護知識產權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性。每一次為客戶的智慧結晶保駕護航,不僅是對個案的努力,更是對行業創新環境的維護。在這個充滿挑戰的行業里,我深知奉獻的重要性。除了專業領域的鉆研,我還積極參與公益法律服務,為弱勢群體提供免費咨詢,幫助他們維護合法權益。在婚姻家事、勞動案件和公司股權等領域,我也盡力為當事人排憂解難,用法律的溫度傳遞正義。法律不僅是冰冷的條文,更是溫暖的守護,我深感肩上的責任,既要維護當事人的權益,也要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我將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前行,用專業知識和愛心,為更多的人點亮希望之光。
而在生活中,家庭則是我最堅實的港灣。作為一名母親,我的大兒子即將初中畢業,小兒子即將進入小學。他們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我最大的動力。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深知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他們,法律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正義的力量。孩子們在我的影響下,對法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會主動參與我為學校組織的普法活動,成為我的小助手。看著他們認真地向同學們講解法律知識,我感到無比欣慰。家庭是我事業的后盾,而孩子們的成長則是我最大的動力。我努力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找到平衡,用愛與責任為他們營造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我常常告訴他們,法律不僅是維護權益的工具,更是守護公平與正義的基石。無論是工作中的嚴謹,還是生活中的溫情,我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他們樹立榜樣,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既能心懷正義,也能腳踏實地,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孫媛
廣東謹信律師事務所
從業以來,我始終以 “在信念中堅守,于風雨中前行!憑熱忱為筆,繪理想之丹青”自勉,在法庭上以專業守護公平正義,在日常公益活動中傳遞法治溫度,積極參加法治宣傳活動,主動為家庭經濟困難的群體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其合法權益;多次為政府、企業、銀行、學校等單位提供法律講座和法律宣傳,在法律的框架下提出實質性意見和建議。每當受助單位、群眾得到幫助,紛紛向我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時,我便深切感受到律師的價值不在于案件的勝訴率,更在于用專業能力化解社會矛盾,用法治信仰溫暖人心。
作為女律師,我始終把法律人的理性與溫度注入家庭,把生活的細膩融入案件。在法庭上是嚴謹又據理力爭的法律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悉心照顧孩子的母親,這兩種角色看似差異頗大,但殊途同歸。我相信,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潤物無聲的身教。假期中我常帶著孩子參與各類法律公益活動,讓他們了解我的工作,懂得法律工作者如何用專業知識幫助他人;飯桌上討論校園糾紛案例,用"公平原則"讓孩子把握處理糾紛的尺度,懂得分辨是非對錯。這種日常滲透法治精神的行為,我堅信會在孩子心中種下法治中國的種子,歲月流轉,法治精神的幼苗終將抽枝展葉,最終綻放為法治中國綿延不絕的文明之花。
李瑋
北京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
我熱愛律師職業,律師可以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平正義,這是一份讓人感到人生充滿意義的職業,我十分珍視它。
執業這些年,我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把我的專業和正義感結合起來,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們。剛執業時積極參與法律援助工作,認真對待每一個案件和每一位當事人。我參加深圳市福田區司法局組織的新雨計劃,走進學校向青少年普法,連續兩年獲得福田區司法局頒發的“雨點獎”;我在深圳市婦聯作為律師志愿者值班,想盡辦法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嬰童、少年和婦女,因此被評為十佳優秀志愿者。由于積極參與公益工作,我被評為深圳市優秀公益青年律師。
在生活中,工作幾乎填滿了我絕大部分時間,工作的間隙才是我的生活,因此我生活簡單而真實,不工作的時候基本都是在陪伴家人,以真實的自我過著簡單純粹的生活,真誠對待鄰居和師友,很幸運收獲了家人、同學和朋友滿滿的愛護,這讓我內心充滿愛和前行的力量,孩子逐漸長大,我很欣慰孩子也是待人以誠,積極上進。我明白,生活和工作并不割裂,互為活著的不可分割體,工作讓生活更有尊嚴和價值,生活又給工作無限能動力。
供稿 | 省律協女律委
編輯、排版 | 樂然
校對 | 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