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趙苑旨 曹宇悅)3月6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藥學部主任王延東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該中心自二十世紀70年代至今,共研發出79種醫療機構制劑,目前仍在批文有效期內的有35種,“像治療干眼癥的人工淚液滴眼液、延緩白內障進展的利眼明滴眼液等都是廣受患者歡迎的明星產品,每個月都能開出數萬支。”
3月6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藥學部主任王延東在制劑室與同事討論交流。受訪者供圖
王延東介紹,這些自研制劑之所以廣受歡迎,讓很多患者從外地趕來開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部分醫院制劑填補了市場空缺,滿足患者需求。“比如我們中心用于治療飛蚊癥的碘化鉀滴眼液是目前唯一的含碘類滴眼液產品;針對白內障發病機制中氧化損傷的原理開發出的利眼明滴眼液能夠延緩白內障進展,目前市場上也沒有同類產品。”
“其次,中山眼科中心的制劑經過不斷優化和改良,配方和工藝更加成熟,療效和舒適性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認可。例如,利眼明滴眼液自20世紀80年代投入臨床以來,先后經歷了6次配方和工藝的改進,包括增加抗氧化成分、淘汰不穩定的成分、改用國際通用的更安全的防腐劑、優化除菌工藝等。”王延東說。
此外,中山眼科中心自研制劑的價格非常親民。王延東介紹,人工淚液滴眼液的價格6.05元/支,維明滴眼液為8.27元/支,利眼明滴眼液價格僅為5.66元/支,從2012年以來一直沒有漲價。為了方便外地患者,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還開通了互聯網診療渠道,復診患者可通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互聯網醫院”在線問診開藥,醫生審核通過后即可收到藥品快遞。
王延東介紹,目前中山眼科中心正在研發一系列新的醫療機構制劑,包括逆轉白內障、治療青光眼、治療螨蟲引起的瞼板腺炎的滴眼液等。“目前臨床上治療黃斑病變等眼底病主要使用雷珠單抗等注射類藥物,不僅價格較高、而且注射過程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痛苦。我們中心正在研發一款含有青蒿素衍生物的滴眼液,通過抗炎、抗新生血管和減少滲出等多種機制,有望實現無創、低成本治療早期眼底黃斑病變,計劃明年向藥監局報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