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兄/文
大廳內人頭攢動,年輕的面孔有興奮的,也有焦慮的,更多的是懵懂的。
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的小樂還在和對面招聘者強調,自己有五年的工作經驗,絕對能勝任環境專員這個崗位,但對方表示學歷是死杠杠,一切都免談。后面的求職者給小樂支招,那邊好幾個公司都對學歷要求不高,“就是有點遠”。
“棋盤井聽過沒?”“諾日公知道嗎?”
在現場,內蒙古的企業數量不少,囊括各行各業,不過工作地點都顯得頗為偏僻,阿左旗、鄂托克前旗都算比較近的,有一家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地點被定在“內蒙古各項目部”。
小樂覺得這就像是開盲盒一樣,“沒準會在呼倫貝爾?”
這場“春風送暖·就業送崗”大型人才招聘會,就定在了銀川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這個位于六盤山路南側勝利街上的產業園,雖然略顯偏僻,但依然吸引了不少年輕人。
▲這是新華社拍攝的首場招聘會現場,地點是在寧夏體育館。
猛將兄也跟著擠了進去,想看看現在的招聘會是什么樣。
上一次去招聘會,也是在此之前唯一一次參加招聘會,還是遙遠的2004年的春天,整整二十一年前。當年即將大學畢業,工作毫無著落,同學們說銀川展覽館有大型招聘會,于是乎從寧大北校區出發,坐上當時銀川最新的24公交車,一路直達。
在接踵摩肩的現場,如同走馬觀花一樣。自己給生物制藥和味精發酵的廠子留下了簡歷,然后就沒有下文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無論是勞資雙方似乎都有不小的變化。
比如在這次招聘會上,來的最多的是職業學校、能源學校的畢業生,而參與招聘的,能夠為“初試”排起長龍的,也多是電力、新能源、化工類的企業。
轉了半天總算看到一個年齡比我大的男子,他不停地解釋著“我是學校老師,帶著學生過來看看”。
我和現場一個小伙搭訕,他說自己在寧夏最著名的民企下的公司干了多年,不知道什么原因,“過完年廠子就停產給我們放假了”。他打算碰碰運氣,再找一個同行業的工作,“總不能等著廠子開工吧”。
我倆正在聊著,旁邊一位大姐主動遞上了傳單,“要不要改行加入我們?”拿過傳單一看,上寫著某某保險公司誠聘業務員。
我和這位頭發已然花白的大姐打趣,如今經濟形勢不好,保險怕是不好干吧?
“那你錯了!”大姐瞥了我一眼,闡述自己的觀點,危機危機,有危也有機,“機會、機遇啊,這都是!”“做保險是給別人謀求穩定,越是經濟不好越有機會,小伙子你是做什么行業的?要不要考慮改行?我做這行二十多年了……”
試圖讓我改行的,還有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
招聘者西裝革履,顯得特別正式。我只是看了一下他們公司的展架,他立刻迎上來問我,要不要試著賣房子?我問工作地點在哪,他回答一個月只要公司打卡四次,剩下時間自由支配。
“別怕房價不好,反正我們又不是靠高房價賣房”“促成成交就行了”“我們也不看學歷,只要你能賣出房”“介紹朋友也行啊”……
在招聘會現場,還有突兀的畫面。
某某公司招形象氣質主播,年薪30萬+,不過鮮有問津者。招聘者穿著寬松碩大的衣服,頂著一頭精心挑染過的黃頭發,更像是剛從某個娛樂場所趕過來的一樣,和這個3K~6K的環境如此的格格不入。
位于中衛的某知名企業,還有“黨建宣傳崗”的招聘,要求除了是黨員,還要有黨建工作經驗,大型國央企黨建或宣傳相關工作經驗優先。月薪5K~6K。
無論是氣質主播,還是黨建宣傳,似乎都和這個大廳里神色匆匆的年輕人無關。
而一家汽車4S店的招聘崗位下,全是錯字別字,亂七八糟,一看就是糊弄了事。
也有精心準備彩頁,但卻頗為可疑的招聘公司,打著全球招募運營中心的名義招募促銷員。事后我專門在寧夏政務網站上搜索發現,已有網友反饋——
“其宣傳鏈經濟投資就會有8%的收益回報率,在靈武和吳忠等地還有線下店鋪,經常在小房子里講課。然后老太太被洗腦往軟件里投資了三十萬元左右由店鋪經理代為持有投資,所賺的收益是軟件積分可以購買軟件里的涇源牛肉紅酒等助農產品,但是提本金非常困難……”
類似的招聘,對于沒有太多經驗的年輕人而言或許只有危險,而沒有機遇。
沒準,就為虎作倀了。
大廳外,還有一波又一波的年輕人正在趕來,他們都會被人攔住,“進門之前先掃碼,關注賬號找工作不用愁!”
“要是找工作能和掃碼關注一樣簡單,就好了。”一個年輕人拿出手機,囁嚅著。
□校對:英子 搖搖
□審核:老六 金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